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互聯網+中華文明:智慧博物館建設

互聯網+中華文明:智慧博物館建設

按照國家文物局關於加強文物保護的相關要求,綜合應用感知技術、新型數字化採集技術、海量數處理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等現代先進技術手段,整合博物館各類數據資源,實現文物信息共享,創新管理模式,提升保護手段,實現「資源利用數字化、公眾服務智能化、業務管理信息化、產業整合網路化」,以信息帶管理、以信息促保護,將多種科技信息手段和先進管理理念相結合,從管理、保護、研究、服務等多層面統一構建博物館文物數字化保護與管理體系,全面促進文物數字化保護工作。

在全面梳理、分析已有信息化應用系統和數字資源的基礎上,制定統一的數據整合和交換標準,以及硬體及網路設施設備利舊措施,實現互聯互通、高度集成、統一管理。總體建設分為兩個板塊進行,分別是標準規範建設和文物數字化保護管理應用系統(含硬體支撐環境)建設,其中文物數字化保護管理應用系統需從內部管理、文物保護和公眾服務三個不同層面規劃建設相應數字化應用系統,以達到多方位、多角度保護文物的目的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與博物館文物數字化保護緊密相關的各系統建設為側重,重點從標準規範及安全體系、文物本體數字化保護系統、文物保存環境數字化管理系統、硬體支撐環境、博物館文物保護與公眾服務管理系統以及運維管理機制等幾個方面進行建設。

統一規劃,統一建設

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部頒相關政策文件和博物館管理工作要求,按照「完整、正確、統一、及時、安全」的總要求,統籌考慮博物館內部管理、觀眾服務、大數據分析、文物保護各類業務操作流程化、智能化工作,進行整體規劃,做好頂層設計,整體推進各項信息化建設任務,協調推進博物館信息化建設進度,進一步完善系統功能,規範業務流程,強化公共服務,提高管理效率,實現各項館內文物保護業務領域全程信息化,發揮整體效能。

數據集中,服務延伸

堅持應用系統集中部署,推動數據向上集中,開發統一的數據資源管理系統綜合管理博物館內數據,形成符合業務發展方向和技術實現要求的數據分布格局。根據各項業務的特點,採用相適應的集中部署模式,形成各級數據中心統籌管理各類基礎信息和業務信息、統籌支持各項業務辦理的局面。通過信息網路將服務延伸館內管理與服務的方方面面,為廣大服務對象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務。

標準統一,資源共享

嚴格遵循博物館信息化建設的統一信息和技術標準,提高標準制定層級和執行力,遵循信息系統業務指標體系要求。充分利用當前信息化取得的建設成果,推動集約化建設,實現軟硬體設備、網路等資源共享。加快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共享交換,努力實現博物館管理、服務、保護信息系統間的業務協同,實現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最大限度發揮信息化建設的效益。

深化應用,務求實效

把信息化建設工作與博物館運營管理轉變緊密結合,以館內管理、觀眾服務、商業運營等業務發展需求為導向,以文物保護、典藏管理的重點工作為切入點,確定系統建設的優先順序,抓好系統規劃和實施方案的制定。把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從鋪網路、建系統,轉移到提升博物館保障服務和管理能力上來,在抓系統建設的同時,更加關注系統應用,提升應用創新能力,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將應用效果作為衡量信息化成效的重要標誌

安全可靠,高效便捷

把信息安全放在信息化建設至關重要的位置,做到信息安全與信息化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發展。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統一的網路安全信任體系,面向全系統的重要業務系統發放使用數字證書,建設災難備份中心和重要實時應用系統的應用級災難備份系統,以提高數據安全性和重要信息系統業務服務的連續性。

智慧博物館系統建設集智慧管理、智慧保護、智慧服務、智慧運營以及基礎支撐平台於一體,致力於平台服務公眾與各類機構,用互聯網的思維和習慣,使用更便捷,體驗更舒適,內容更吸引人,鏈接文化旅遊,地方人文景點資源的全面了解;同時標準化的流程,提高管理的效率,為管理提供更詳實的依據輔助決策。智慧博物館系統設計包括七大部分:博物館雲計算中心、博物館共享服務基礎支撐平台、博物館智慧協同管理平台、博物館智慧資源管理平台、博物館智慧保護平台、博物館智慧服務平台、博物館智慧運營服務平台,運用於博物館各方面的管理、服務與運營。

博物館雲計算中心是為智慧博物館應用系統搭建基礎硬體運行的環境,包括基礎網路、WIFI建設、應用伺服器、數據伺服器、存儲備份系統的建設等,承載了智慧博物館各應用業務系統的運行以及數據的傳輸與存儲。

博物館共享服務基礎支撐平台是各業務應用系統集成形成一個整體系統與業務系統之間業務關聯、數據交互的基礎支撐平台,建立博物館信息交互的統一標準,實現信息共享。

博物館智慧協同管理平台圍繞博物館部門內、部門間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協調管理,高效協作。

博物館智慧資源管理平台是對博物館藏品資源、學術研究資源的管理,涵蓋典藏綜合管理系統、數字資源管理系統、圖書資料管理系統(介面)、學術研究綜合服務平台、大數據管理系統、全市文物資料庫(介面),是智慧博物館基礎的應用模塊。

博物館智慧保護平台細分為文物修復管理系統、文物預防保護系統,文物三維虛擬資源保護,將文物保護信息化,修復保護與藏品保護的流程管理起來。

博物館智慧服務平台包含智慧導覽服務系統、智慧票務服務系統、博物館智慧展示平台、智慧教育服務平台、智慧文創眾籌平台、長沙文化地理平台等子系統,各個系統都面向博物館觀眾群體,為觀眾提供館內外最優的服務體驗。

博物館智慧運營服務是對智慧博物館建成以後的整體運營服務,保證系統與博物館體系運作正常,真正活起來。

智慧博物館系統建設包含如下內容:

1) 建設雲計算中心、網路基礎與館內基礎監控為系統順利運行提供保障;

2) 對博物館工作中形成的圖、文、聲、像等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和存儲;

3) 博物館文物保護、文物修復、安全管理、日常辦公管理等實現數字化管理,智慧辦公;

4) 博物館面向觀眾服務,為觀眾提供便捷的參觀方式,更好的參觀體驗,打造博物館大數據中心;

5) 博物館為觀眾開放提供免費參觀的同時開發相關的文創產品、教育服務,採用創新的博物館運營機制,實現提供附加價值與創收,豐富博物館文物藏品與文化內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數字技術讓秦始皇陵銅車馬「跑」了!
說來你可能不信,琥珀家族又添新成員啦!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