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年輕人的資本主義樂觀指數下跌 「社會主義」一詞頻現

美國年輕人的資本主義樂觀指數下跌 「社會主義」一詞頻現

近年來,隨著「桑德斯現象」在美國的出現,美國年輕人對資本主義所持有的樂觀態度正在改變,固有的樂觀指數正在下跌。對此,我們只要看看民眾對社會主義的一些看法及其所發生的變化便可窺見一斑。

《雅各賓》雜誌封面資料圖片

民眾認可度在升高

8月中旬,美國蓋洛普諮詢公司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10年來,肯定社會主義的民主黨人數,首次超過了肯定資本主義的人數。雖然歷來民主黨對社會主義持肯定態度的人數保持在50%以上,但是此次調查的變化主要表現在民主黨對資本主義持肯定態度的人數,已經從2016年的56%下降至47%,為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在美國18—29歲年輕人中,45%的年輕人對資本主義持肯定態度,2010年時為68%;51%的年輕人對社會主義持肯定態度。

有分析認為,導致民主黨人對資本主義肯定度下跌的原因可能與特朗普政府有關。特朗普政府試圖推翻之前美國的商業、工業法規並進行稅改,因此可能導致民主黨人的不積極態度。

如今社會主義理念顯然更多地吸引了美國年輕人,但是這種吸引力是不是只是年輕人對理想主義的嚮往,或能否成為他們未來持續的政治信仰,尚有待觀察。

「社會主義」一詞不再諱於表述

有分析人士稱,此項調查的結果,在20世紀70年代幾乎是不可想像的。因為「社會主義」一詞在當時的美國政治環境中可以說是一個「禁語」。在大多數情況下,「社會主義者」常常以「進步分子」等詞語來代替。

2018年,「社會主義」一詞在各種報道中頻現。近日,年僅28歲的紐約州民主社會主義者亞歷山大·奧卡西奧科特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贏得紐約州第14區民主黨初選提名,更是讓「社會主義」一詞刷遍美國媒體。

「在荒涼了半個多世紀之後,『社會主義』重新回到了美國」,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歷史學助理教授帕克里克·艾伯在《社會主義重歸》一文中表示。他認為「桑德斯現象」不僅幫助消除了貼在社會主義上的一些固有標籤,而且為新一代的左翼以及進步主義者提供了一個新方向。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經濟學教授約翰·奎金(John Quiggin)在《有脊樑的社會主義:21世紀的唯一選擇》一文中認為,「社會主義」一詞在美國現時語境下並不是一個意識形態的表述,而是一種態度:「不妥協的社會民主」或者「有脊樑的自由主義」。今天美國民眾所支持的「社會主義」,是想表達與過去的謹慎漸進主義的決裂,民眾渴望免費高等教育、提高最低工資水平等政策。

更多新知識分子學習馬克思

2016年,有學者曾撰文討論過「80後」、「90後」「新知識分子」是如何介入公共文化的,以及他們的思想和追求。文章認為,如今的新公共知識分子幾乎全部是左翼,他們大多是出生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青年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他們學習並吸納了馬克思主義理論。

《異見》《國家》《新共和》等雜誌是美國公認的左派雜誌。近年來,以鮮明的「社會主義視角」為特徵的美國《雅各賓》(Jacobin)雜誌頗受歡迎。這本於2010年在喬治·華盛頓大學宿舍中誕生的雜誌,創辦者巴斯卡爾·桑卡拉(Bhaskar Sunkara)年僅29歲,紙質版訂戶已超過3萬,網路點擊量每月達1000萬。桑卡拉將「社會主義」定義為「一種建立世紀的方式」,這種方式強調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而獲益,而不是通過剝削、利用對方來獲益。

《雅各賓》雜誌編輯彼得·福萊斯(Peter Frase)在2016年出版的《四種未來:資本主義之後的生活》一書中,表達了未來人們並不會因為自動化而更加輕鬆,相反會帶來更多的焦慮、生態災難以及更加激烈的勞動力市場競爭等。他認為資本主義必定滅亡,並設想人類未來可能有四種選擇:共產主義、租賃主義、社會主義以及滅絕主義(exterminism)。

在桑卡拉等人主編的《我們想要的未來——新世紀的激進思潮》一書中,作者試圖摒棄自由主義解決方案的通病,提出另一種務實的選擇,並從財政制度、人力資源、充分就業談到新女權主義。不管這些人的想法是否可行,但他們有勇氣去思考並選擇另外的道路,這是值得鼓勵的。

原標題:美國年輕人的資本主義樂觀指數下跌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何迪雅 排版編輯:何迪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國際貿易問題》2018年第6期
G7和上合峰會:兩場盛宴、兩種結局背後的思考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