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reedom!1000年前,這個宋代詩人就寫出一首古詩呼喚自由

Freedom!1000年前,這個宋代詩人就寫出一首古詩呼喚自由

我們學習古典詩詞,接觸自由的概念,大概從陶淵明開始。「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憤而辭官,過上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對後世無論是詩人的精神追求,還是中國古代哲學的發展都有意義。

而且從他的這些詩歌當中,能最早感受到自由的價值。後來我們讀裴多菲的詩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才真正意識到自由的意義。尤其是在看電影《勇敢的心》後,主人公最後喊出的「Freedom!」更是讓我們震撼。

其實在1000年前的一首詩歌,更直觀的寫出了自由的意義,而且詩歌中還寫出了獲得自由和自由受到限制的兩種對比,讓今日的我們能夠更直觀的了解。且看: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畫眉鳥》,作者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歐陽修是蘇軾的老師,最出色的作品應該是《醉翁亭記》。他在北宋的官職很高,而且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當時的文壇和政壇都是領軍人物。

這首《畫眉鳥》顯然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詩歌,詩人明寫的是畫眉鳥的生活狀態,在自然界自由飛翔,自由啼叫,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如果把它裝進金籠子之中,雖然也會啼叫,但終究不如在山林之中的畫眉鳥啼叫的更為悠閑,更為悅耳。

所以這首詩歌中詩人的用意也就非常明顯了:我就是那個畫眉鳥,之前一直被禁錮在朝廷之中,如今我想要回歸田園,釋放最精彩的生命。也只有到了那個時候,我才能真正的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

開篇就寫野生畫眉鳥的美麗生活。「百囀千聲隨意移」,詩人置身於山林之中,看到畫眉鳥在縱情歌唱。它們有自己的意識,在歌唱自己的生活,在歌唱大自然的美好,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新意飛來飛去,盡享自由之美。

「山花紅紫樹高低」,這裡寫畫眉鳥的生活空間,畫眉鳥有著廣闊的自然天地自由翱翔,飛到高空當中,可以俯瞰整個山林的美好,可以看到山花爛漫的開放,可以看到層層植被的覆蓋,可以在天空中「天高任鳥飛」。

看到此情此景,歐陽修也就開始感嘆,「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由此也才真正想起來,之前自己也曾經提籠架鳥聽到畫眉鳥的歌唱,但是與今日山林中畫眉鳥的啼叫聲相比,真的是差了太多太多了!

金籠子里的畫眉鳥,即便是啼叫,或許是哭泣,或許是哀怨,或許是嚮往外面的生活,它們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是被禁錮的,所以即便歌唱也不會悅耳;但是這山林之中的畫眉鳥,卻是自由的最好表達。它們擁有自由的權利,它們能夠支配自己的生活,它們的歌唱才是真正的自由之音。

歐陽修這首詩的言下之意,顯然就是表達了自己渴望回歸田園的願望。當他聽到山林中畫眉鳥的啼叫和飛翔,內心也生出幾分對於自由的渴望來了。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人都說文史不分家,不懂歷史確實不好理解這首精彩懷古唐詩
這是白居易最具良心感的唐詩作品,也是今天的我們所欠缺的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