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身患怪病,神算卻說道:她是未來的皇后,定會不治而愈
伏波將軍馬援,乃東漢的開國功臣,很早就跟著劉秀打天下,立下的功勞有目共睹,成語「馬革裹屍」就是由他而來。馬援六十四歲時病逝,在古代算是比較長壽之人,關於他妻妾的資料極少,只知道共有四個兒子和五個女兒,其中小女兒馬氏最為知名,長大後成了漢明帝的皇后,史稱明德皇后。
出身於名將之家,且是家中最小的孩子,馬氏從小備受父母的疼愛,但她從不恃寵若嬌,比哥哥姐姐還要懂事。公元49年,父親馬援病死於出征途中,雪上加霜的是,皇帝劉秀因聽信大臣的讒言,不僅沒有對馬援進行厚葬,且下旨收回他的印綬,等同於削去他的爵位。
經歷連番的打擊,馬援的妻子病倒了,只有十歲的馬氏扛起家族重任。《後漢書》中記載:「後時年十歲,干理家事,敕制僮御,內外咨稟,事同成人。」此話不難理解,十歲的她處理事情有條不紊,大小事宜安排妥當,行事風格絲毫不比成年人差,府上僕人、侍女對她佩服的不行,可見馬氏的思想成熟較早。
不管怎麼說,她還是個孩子,等到一切稍微穩定之後,馬氏突然身患怪病,母親請許多名醫為她醫治,卻看不到任何效果,病情一天比一天重。日漸消瘦的她,如果再沒有好轉的話,估計成不了太久,母親心急如焚,聽說京城最近來了一位神算,決定請神算為女兒治病,雖然感覺不太靠譜,但為今之計只能如此。
神算仔細觀察馬氏的身體狀況後,讓房間里的僕人全部退下,淡定地對馬氏的母親說道:「夫人不必過於擔心,從面相來看,您女兒是未來的皇后,定會不治而愈。」果然如神算預料的那樣,馬氏的氣色越來越好,三天後就能下床行走,僅過了半個月就痊癒了。
三年後,朝廷為太子劉庄選妃,雖然此時的馬氏家族不如從前,但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在一些大臣的推薦下,馬氏成功入選,並且得到婆婆陰麗華的疼愛。陰麗華不僅是當時的皇后,而且是劉秀最愛的女人,有她罩著,馬氏的地位無人能撼動,入宮第五年,也就是她十八歲的時候被封為貴人,沒多久又成為皇后。
馬氏德行出眾,且是個少有的才女,《易經》、《楚辭》及《周禮》等經典作品瞭然於胸,被公認為中國古代第一位女史學家。由於她沒有子嗣,皇帝就把太子劉炟交給她撫養,她將劉炟視如己出。除此之外,馬氏不但不爭風吃醋,反而經常主動把年輕的妃子、宮女推薦給皇帝,生活上極為節儉,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真正的母儀天下。


※成語「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指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想錯了
※為何諸葛亮一直想幹掉司馬懿,司馬懿卻對他手下留情?原因不簡單
TAG:異樣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