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格力終於要造晶元了,成立集成電路子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

格力終於要造晶元了,成立集成電路子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

晶元製造一直都是國內製造業的一個痛,中興就曾經因為缺少核心的晶元製造技術,吃了很大的一個虧。所幸,最近晶元製造行業已經有所好轉,除了前幾天中芯國際宣布14nm的晶元製作工藝已經成熟之外,還有大量的資本進入晶元製造市場中,最近格力也要涉足晶元製造行業了。

早在今年的5月份,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就在一次採訪中說道,格力電器將會涉足晶元行業。當時有很多人認為不太可能,但是就在近日,格力終於做出了實際行動。

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8月14日,一家名為珠海林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的企業註冊成立,註冊資本高達10億元,而法定代表人就是格力電器CEO董明珠。

資料顯示,珠海林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為: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電子元器件、電子產品的設計與銷售;通訊技術、物聯網技術、嵌入式軟體、計算機軟體、移動設備軟體開發與銷售;技術服務以及技術諮詢;上述產品的批發與進出口業務。根據股東及出資信息顯示,海林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是珠海格力電器的全資子公司。

而且就在8月21日晚間,格力電器副總裁望靖東在接受採訪時確認,珠海林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就是格力電器剛剛註冊的公司,而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晶元設計,其中以研究高端變頻驅動晶元和主機晶元為主。

事實上,格力電器在三年親就有涉足晶元行業了。董明珠曾經說過,格力公司一年花在採購晶元上的錢就要花大概40億元,看到這些重要的晶元大部分都依賴於進口,董明珠表示很心痛。所以,格力要自己研發晶元來取代進口晶元。

董明珠在晶元製造問題上態度十分堅決。在今年5月份的採訪中,董明珠放下豪言:「格力哪怕花500億元也要把晶元研究成功」。在6月25日,格力股東大會上,董明珠表示,「現在還不能告訴你晶元要怎麼做,用什麼方式做,但有一條,做晶元堅定不移,必須做。」7月份,董明珠又在第四屆中以科技創新投資大會上表示:「做晶元,錢不是問題,關鍵看有沒有信心和決心。

但是我們都知道,晶元製造其實並不是只靠錢就能完成的一件事情。格力電器這次入局晶元製造行業,會成功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格力電器如果只是想做晶元的設計,那麼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想要設計晶元製造乃至整個晶元的產業鏈的話,那麼可能顯得不太現實。因為現階段的晶元製造,往往生產規模都很大,只有少數大企業才能夠負擔得起,而且一旦投入變少,那麼就很進一步的推進產業鏈進步。而晶元設計則不同,因為設計往往可以面嚮應用,所以哪怕是低投入也可以做。

倪光南

其實在家電領域,不少公司很早就進入晶元行業了。早在18年前,海爾公司就成立了集成電路公司。2005年,海信就發布了國內首個彩電晶元「信芯一號」。相對進入晶元行業較晚的TCL,也在2013年參股了多家半導體生產廠商。

不論如何,晶元研發製造是一個投入大,收效慢的產業。想要做好,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我們很開心的看到這麼多國內的企業和資本能夠投入到晶元研發製造行列中,希望未來中國的晶元產業能夠站在世界的前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小滑鼠 的精彩文章:

資金狀況不佳,20元一輛賤賣小黃車,ofo前路在何方?
360瀏覽器發文:中國沒有自主研發的瀏覽器內核並不可恥

TAG:科技小滑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