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馬云:人得自己成全自己

馬云:人得自己成全自己


本文由 擺渡職場


授權轉載




大家都知道,馬雲有個兒子,叫馬元坤,但很少人知道,坤(kun),是為了紀念一位澳大利亞朋友 Ken。


2004年, Ken 去逝,馬雲萬分悲痛,在唁電中稱 Ken 為  「

導師

」 。



2017 年 ,馬雲出資2000萬美金,在紐卡斯爾大學,成立了

Ma-Morley(馬&莫利)

獎學金 ,命名取自Ma和Ken的姓 Morley 。


這是一段怎樣的故事呢?





01 


1980 年,Ken Morley 一家五口人參加了澳中協會組織的中國之行。這年7月他們來到杭州站,住在了西湖邊的一個酒店裡。


而當時有一位叫馬雲的杭州少年,12 歲買了一台袖珍收音機,從此每天聽英文廣播。1980年,已經16歲的他,常常騎著自行車來到西湖邊和外國遊客練習口語。


7月的一個晚上,少年馬雲主動上前和正在公園玩耍的David搭訕:


——「你好,我叫馬雲。我剛剛開始學英語,我們可以做個朋友嗎?」



——「你好,我是 David,這是我的父親 Ken,這些是我家人。很高興認識你。」


……






就這樣開啟了一段悠長的跨國友誼。


之後,馬雲和 David 成了筆友,馬雲定期會給 David 和 Ken 寫信。


而 Ken 不僅會給馬雲回信,還順便輔導馬雲的英文寫作:「來信把行距留大一些,我好給你寫修改意見。」





02 

1985 年,21歲的馬雲讀大一。


突然收到Ken的邀請:「 Jack,來澳洲過暑假吧!」


到國外旅遊,對於年輕馬雲,是不敢想像的。


但Ken一直鼓勵馬雲說:「Jack,試試吧,試試吧,說不定你能拿到護照!」


於是,馬雲鼓起勇氣決定試試。結果,他花了差不多

半年

的時間才拿到護照。


馬雲異常興奮,以為拿到護照就可以去澳大利亞了。後來才知道,去澳洲,還得去辦簽證。


馬雲從杭州跑到了上海澳大利亞領事館,結果對方告訴他,要去北京申請簽證。


那時候去北京對馬雲來說是筆很大的開銷,但他還是想試試,於是坐火車去了北京。


他去北京申請簽證,結果連續

被拒簽九次

。馬雲住在一個地下賓館,一周後,錢快用光了,這是第十次申請簽證,也將會是最後一次:


——「這是我最後一次機會,我已經在這裡待了一個禮拜,已經嘗試了9次都被拒絕,我希望這次能申請到簽證。」

——「你為什麼要去澳大利亞?」

——「我的朋友邀請我去。」

——「我們不能發這樣的簽證給你,我們只能簽發給探親或是由政府派你出差去的或者是留學等性質的簽證。」


馬雲不甘心,他開始跟面試官講他是如何遇到 Ken 和 David 的。


於此同時,Ken 也找朋友幫忙,並向澳大利亞駐中國大使館發了一個電報。多方努力下,馬雲終於拿到了簽證,去了澳大利亞。




03 


第一次出國的馬雲,在紐卡斯爾待了整整將近一個月。



他們去了悉尼歌劇院



動物園





馬雲還在當地的一間會所,


給熱愛武術的外國朋友表演醉拳和猴拳。






馬雲說:



「我的澳洲之行徹底改變了我,改變之巨大完全出乎我意料。

我生長在中國,100%中國製造,我所學的東西都是父母和老師教的,他們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我們需要去拯救世界,我們應該去幫助其他貧窮的國家。

但是當我來到澳洲,天啊,我想中國才應該被拯救。

我學到了很多,理念、城市規劃、教育等一切。我在紐卡斯爾的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關重要。

後來我回國,在後來十年,每次想起紐卡斯爾之行,我就覺得中國需要改變,我需要開放思想,我們要換個角度來看事情。




這次澳洲之旅,為他打開了一扇世界之窗,讓他發現了中國以外的世界。


這次旅行之後,兩家關係更加密切,Ken和他的家庭經常到訪中國。





 04 


之後,便有了前文提到的事情,馬雲用2000萬美金報答了當年的知遇之恩。


馬雲說:



「Ken 沒有上過大學,但是經常和我談起紐卡斯爾大學。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我一直想,如果我足夠幸運,能夠成功,我想要為紐卡斯爾大學做點事情,因為這是 Ken 經常提到的一所大學。

我想要感謝 Ken Morley 和他的家人對我的幫助、支持、和理解。

過去的30年,我一直懷著感恩的心生活著,希望有一天,因為這份友情,我可以成為像Ken Morley 那樣的人,幫助和支持自己根本不認識、只是在街上遇到的年輕人。

我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多,希望可以在未來一直做下去。」




以下是,馬雲在

紐卡斯爾大學演講,還原了這段心路歷程。







有時候,我們常常想,為什麼是馬雲,成為這個時代的領軍人物?


看完這段故事,我開始明白,

馬雲懂得自己成全自己



為了學好英語,12歲開始堅持聽英語廣播,之後跑到西湖邊找外國遊客練習口語,

有多少人有這股子韌性和勇氣?



為了能夠出國,

連續9次

申請簽證被拒絕,但他還要去

第10次

,最終得償所願,又有幾個人能做到?


……


他的每一次嘗試,每一次堅持,其實都是自己成全自己。


我們常說,

天助自助者

其實人生從不缺乏機會,有些人在等待機會,而有些人在創造機會。


馬雲的成功固然有其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

但一個懂得自己成全自己的人,是不難成功的。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料 的精彩文章:

「寺廟太嚴肅,我化身偶像普度眾生」
趙雷是怎麼「廢掉」的?

TAG:有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