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和尚寫首詩拍朱元璋馬屁,眾人都說好,朱元璋大怒:拉出去砍了!

和尚寫首詩拍朱元璋馬屁,眾人都說好,朱元璋大怒:拉出去砍了!

原標題:和尚寫首詩拍朱元璋馬屁,眾人都說好,朱元璋大怒:拉出去砍了!


作為傳統文化之一,避諱一事,在中國古代有著兩千年多年的歷史,《公羊傳》所載:《春秋》一書就提出應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可見「諱」在中國,歷史悠久,影響深遠。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讀過魯迅先生小說《阿Q正傳》的都知道,阿Q因為頭上有幾處癩疤瘡,因而諱說「癩」字,後來連「光」、「亮」、「燈」、「燭」都一起忌諱。孔乙己偷舉人家的書,忌諱別人說「偷」字,而說是「竊書」。



儘管阿Q、孔乙已他們想千方百計為自己諱,但這些小人物的「諱」總是避不成。即使是王胡、小D、或是咸亨酒店溫酒的小夥計,都敢直呼其名。假令當年阿Q果真被「柿油黨」邀去「革命」,謀到了一官半職,孔乙己又高中了秀才、舉人,別人自然不敢對他們大不敬。可見構成避諱的先決條件是位「尊」。


封建時代,如果膽敢對尊者不諱,其後果極為可怕,極為可悲。明太祖朱元璋少年時在皇覺寺做過和尚,後來又投靠農民軍,征戰十多年後,居然成為了大明開國皇帝。當了皇帝後的朱元璋,對「光」、「賊」等字極為忌諱。


甚至與「僧」字音近的「生」字、與「殿」字相似的「則」字都不能容忍。為了這幾個字,他就殺掉了為數不少的大小官員。明代的官吏們實在是被殺怕了,竟要求禮部統一公布一下哪些字要避諱,哪些字不諱。



當時有個叫來複和尚奉詔進京建法會,一次拍朱元璋賜宴,來複本是打算拍拍朱皇帝的馬屁,寫了一首《謝恩詩》,詩中有兩句:「金盤蘇合來殊域,玉碗醍醐出上方。 稠迭濫承上天賜,自慚無德頌陶唐」。這本是一首諂媚十足的討好詩。在座的大臣聽了,也紛紛稱讚此詩寫得好!


但是敏感多疑的朱元璋卻認為「殊」是「歹朱」兩個字,是污衊他老朱家,「無德」是指他無德,勃然大怒,下令錦衣衛將來複和尚拉出去砍頭示眾,連辯解的機會都不給。這和尚也是點背啊,拍屁拍到馬蹄上,倒了八輩子血霉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大觀園 的精彩文章:

溥儀是怎麼偷盜故宮寶貝的?用了一個小花招,偷走76箱珍貴文物
絕色名妓出一上聯,對出者可共度良宵,乾隆的下聯令人拍案叫絕!

TAG:文史大觀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