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華日報》:給亨通旗幟烙上鮮艷的「創新標識」

《新華日報》:給亨通旗幟烙上鮮艷的「創新標識」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民營企業家懷揣著產業報國夢想,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逐浪前行,打造了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發展標識」。亨通集團,在改革開放時代洪流中砥礪前行。8月20日,《新華日報》以亨通集團為代表,專版刊發亨通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嶄新起點上,以改革再出發的姿態推動新一輪發展,用創新實幹追逐更大的夢想,以創新發展的「亨通樣本」答好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問卷!

亨通集團無疑是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大潮中最顯著的代表之一。創立以來的短短30年間,亨通從一個瀕臨倒閉的農具廠起步,發展成為國內光纖通信領域的領軍企業,擁有光纖預製棒核心技術及自主產權,並獲得全球卓越績效最高獎等諸多榮譽,堪稱「醜小鴨」變「美天鵝」的典範。

「沒有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就沒有亨通的今天!」亨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認為,是這個偉大的時代造就了亨通。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嶄新起點上,亨通正以改革再出發的姿態推動新一輪發展,用創新實幹追逐更大的夢想,以創新發展的「亨通樣本」答好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問卷。

30年創業創新

成就民企發展「亨通奇蹟」

亨通創造了一個奇蹟。

在中國,每4公里光纖就有1公里是「亨通造」。這裡自主研發生產的光纖每天可繞地球三圈半,產品覆蓋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佔全球市場份額15%以上,躋身全球光纖通信前三強。

近30年來,從創業到創新,從異軍崛起到逐鹿世界,亨通集團以開創先河的實踐探索,創造了改革開放進程中民營企業蓬勃發展的一個「時代樣板」。

鏡頭閃回到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候的崔根良正值青年,從部隊退伍後回鄉投身商海,先後擔任多家瀕臨倒閉工廠的廠長,帶領企業一次次走出困境。曾經的通信兵經歷讓他敏銳地察覺到,通信行業大有可為!崔根良說服了省通信電纜廠,1991年在七都鎮成立了吳江分廠,這就是亨通集團的前身。

最初的起點令人不忍回首:雜草叢生的破舊廠房、幾台老掉牙的機器設備、一台報廢的鐵爐、巨額的債務,面對這個「爛攤子」,工人們都陷入了迷茫。如何破解缺資金、缺技術、缺市場等難題?頭腦冷靜的崔根良認定了一個「借」字訣。

一招「借雞生蛋」,當年就實現利稅幾十萬元。隨後,與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合作,靠著「借梯登高」解決了技術人才問題,填補了江蘇省光纜項目的空白。緊接著,他又找到日本企業合資,引進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流水線,實現了「借船出海」。到1995年底,亨通通信電纜產銷量已躍居全國同行第一,僅僅用了5年時間,幾乎是白手起家的亨通就站上了行業制高點。

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敢拼勇闖」的精神特質在亨通人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最典型的例證是光棒研發。

研發光棒,亨通面對的是一項多年未能填補的國內空白。自上世紀70年代起,我國就開始研發光棒製造技術,但直到2005年仍沒有實質性突破,該技術一直被美國、日本等科技大國牢牢掌控,國內90%以上光棒依賴進口。

2006年,在研發出世界同行水平的光纖產品後,亨通決心擺脫「卡脖子」局面,毅然上馬光棒研發項目。經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艱難拼搏,經過數不清的失敗重來,亨通自主研發的光棒終於在2010年成功下線!光棒的誕生,使亨通的產品線完成了從電纜、光纜到光纖、光棒的產業鏈覆蓋。

中科院原院長路甬祥院士率國家「工業強基工程」考察團來亨通調研時表示,亨通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先後自主研發掌握了光纖光棒核心技術,走出了一條依靠科技創新實現轉型升級、自主發展之路,是企業主導的科技產業化的典型案列,是我們民族企業的驕傲!亨通還有能力向更多高端技術領域拓展,在更多高端領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光棒的成功,也開啟了亨通從單一生產製造商發展成為一個集生產和服務於一體的光通信產業領域大型集團之路。

亨通的新辦法是,結合國家戰略,確立以國際化帶動工廠智能化、管理平台化、製造精益化的發展路線,瞄準通信網路的代際升級技術,推出基於下一代技術的光纖通信系統解決方案,藉助在雲計算、大數據等智能技術上的積累,積極布局面向5G的智慧社區、智慧家庭等應用,推動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

創業邁大步,創新不停步。從最初單一的光電纜製造到擁有完整產業鏈的集團化經營,直至如今發展成為服務於光纖光網、電力電網、大數據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和金融投資等領域的國家創新型企業,亨通是中國光纖通信、智能電網領域規模最大的系統集成商和網路服務商,連續13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民企100強,實現了從鄉鎮小企業到高科技國際化上市公司的「鳳凰涅槃」,其創業創新史既是吳江乃至全國民企發展的一個「樣板」,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時代滄桑巨變的縮影。

常態化系統化布局

造就創新「夢工廠」核心競爭力

今年7月,由亨通自主研發的500KV交聯聚乙烯絕緣海底電纜,被敷設於浙江寧波至舟山500KV大陸跨海聯網工程之上,這是中國跨海聯網工程中首次實現國產化,創下世界交流海纜中電壓等級最高、單根無接頭長度最長的兩項世界紀錄,為舟山群島新區建設提供動力保障。

這標誌著,亨通的海底電纜研製水平已站到了世界最前端,徹底打破長期以來大長度超高壓海纜依賴進口的局面,對我國海洋輸電技術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從「創新萌發」到「創新自覺」,創新一詞早已融入了亨通的「血液」之中。

回首2006年,亨通在一片質疑聲中,頂著巨大風險,成立200多人的研發團隊,投入巨額科研資金,耗時近4年,終於拿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光纖預製棒。這個轟動業界的創新之舉至今讓人刻骨銘心。崔根良坦言,雖然光棒研發成功了,但還是感到後怕:「做企業如履薄冰。創新絕對不是『急救招』,而是需要長期積累,是一個常態化、系統化的工程。」

為了實現這個「常態化、系統化」,亨通拿出的辦法是,全力打造戰略、人才、技術、機制、資本「五位一體」的創新體系,築造一座將創新貫穿於企業每一個「神經末端」的「夢工廠」。

近年間,亨通努力搶抓與國際級、國家級大院大所合作機遇,積極搭建「企業家+科學家」「商業+研究」「創新+經營」合作機制,開展原創性、自主性技術的研發創新,儲備一批世界級專家和有知識產權的自主創新成果,並加快產業化步伐,力爭實現產業發展新突破。同時借鑒吸收日本、德國精細化管理技術,打造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高質量人才團隊,形成了既有頂天立地的領軍人才,也有鋪天蓋地的專業工程師、高技能匠人的發展格局。

「我們攜手北郵、中科院上海物理所、英國洛克利相關技術團隊,在太赫茲、紅外感測、硅光子等領域分別開展聯合研究。」講起一項項前沿性技術開發,亨通集團執行總裁錢建林如數家珍。

靠著持續不斷的創新,亨通人一次次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高科技核心產品。

「這些年來,亨通能在國際市場與行業巨頭同台比武,靠的不僅是核心技術『殺手鐧』,更靠高質量的品牌信譽。」錢建林說,智能化是當前製造業發展的鮮明指向,智能化製造不僅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更有助於實現質量高標準。亨通提出「能用機器手不用人手、能用機器人不用工人」,大力建設智能工廠,推動「機器換人、人機互動、物物互聯」的製造模式創新,實現個性化定製、柔性化製造、快捷化交付。

走進亨通光電芯棒車間,所有設備產生的信號清晰反映在一個中控台上。在這個控制台上,車間每一台設備的生產狀態、控制目標、進度、溫度等主要控制參數一目了然,各系統還會自動根據設備在關鍵點上的生產步驟和突發故障發出提醒和報警。這是我國首座智能化芯棒車間,這套智能系統的使用,使該車間自動化水平和生產能效均提升30%!

目前,亨通已經建成9個省級智能製造示範車間,先進位造標準體系正在被廣泛複製,產品質量與智能製造的高度融合,先後獲評江蘇省質量獎、中國工業大獎、國家出口質量示範企業。

以快馬加鞭的勇氣

穿越「顛覆性創新時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全面融入全球市場經濟,民營企業也從全球化產業鏈中贏得了巨大的市場和空前的創新合作機會。崔根良多次隨國家領導人出席達沃斯論壇等國際會議,這令他清醒認識到:企業要做大,必須進行全球市場定位。「一個企業如果今天不進行國際化,明天就會成為別人國際化的一部分。」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看著世界地圖做企業、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成了亨通戰略定位的通俗表達。

2015年,亨通承接了俄羅斯的海洋智能電網工程,從產品研發到製造交付再到現場施工,整個工期比合同提前了兩個月,且一次性驗收成功。俄羅斯總統普京親自出席電網開通儀式,俄羅斯國家能源部對亨通的產品質量、工程服務給予高度評價,特別授予「俄羅斯材料領域突出貢獻獎」,並給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來表彰函,通過省發改委轉達到亨通集團。消息一傳開,亨通的廣大幹部職工深受鼓舞,紛紛感慨:中國製造,只有以品質取勝,才能獲得世界尊重!

在亨通,這樣的案例幾乎每個月都在發生。近年間,亨通先後承建了埃及總統府通訊工程、馬爾地夫環島海洋通信工程、聖彼得堡能源電網項目、拉脫維亞國家寬頻EPC項目、跨亞馬遜河特高壓工程等國際大項目,一路走來,中國民營企業亨通在全球市場綻放出璀璨奪目的光芒。

從市場國際化到產業國際化,再到品牌國際化,亨通以鏗鏘有力的「走出去」步伐,奏響了自己的國際化「三步曲」。如今,亨通已在歐洲、南美、南非、南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9個海外產業基地,在全球30多個國家設立營銷技術服務公司,在119個國家註冊商標,業務覆蓋130多個國家地區,向海外輸出中國技術,以自主技術、自主品牌、自主高品質產品贏得了巨大的國際市場。

「我們正身處一個顛覆性創新時代,必須快馬加鞭!」崔根良說,通信領域正處於量子通信、激光通信技術大變革的關鍵時期,亨通既要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也要保持對未知領域創新的敬畏和研究,矢志不渝地推進創新變革,迎接通信行業嶄新變革的到來。

量子通信、新能源、智慧社區、大數據技術、太赫茲傳輸技術、物聯網光電感測器、5G/6G射頻及微波前端晶元……如今,亨通全維度開啟新的發展路徑,正以一系列新的技術研發向行業「高精尖」挺近,她要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矢志不移邁向國際高端市場的決心,扛起高質量發展新時期賦予民企的嶄新擔當。

———— / END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亨通集團 的精彩文章:

TAG:亨通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