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為兩位漢妃抬旗,除了令妃還有誰?

乾隆為兩位漢妃抬旗,除了令妃還有誰?

《甄嬛傳》和《延禧攻略》都為我們普及了一個清宮知識:愛妃出身低不要緊,朕可以為她抬旗;愛妃沒背景不要緊,朕願意為她抬旗;愛妃是漢女不要緊,朕愛她,朕就是要給她抬旗。

當然,這個旗也不是隨隨便便說抬就抬,名額相當珍貴,在乾隆的後宮中出身包衣旗的嬪妃相當多,但獲得抬旗恩典的卻只有兩位。

其中一位就是我們熟悉的令妃娘娘,令妃原名魏佳氏,是漢軍包衣出身。她從宮女一路逆襲,最後開掛成了皇貴妃,並且成為宮中開枝散葉的楷模,十年生六娃,盛寵之下,令妃抬旗是意料之中的。

乾隆將令妃全家旗籍由包衣旗抬入滿洲鑲黃旗,甚至可以享受皇后娘家才有的待遇,編為「世管佐領」,也就是滿洲鑲黃旗第十八佐領整個都由令妃娘家人管轄,世襲罔替,即世襲次數無限。

那麼另一位獲此殊榮被抬旗的漢妃是誰呢?

她就是高貴妃。

《延禧攻略》中的高貴妃,就如同《甄嬛傳》中的華妃一樣,驕縱跋扈、爭強好勝,根本不把皇后放在眼裡。富察皇后不想與之爭鬥,但她嫉妒成性處處要和皇后比。

但是歷史上的高貴妃並不是《延禧攻略》中的人設,其實人家和皇后相處的好著呢。在乾隆的文墨中,多次提到高貴妃「佐助中宮」,與皇后是「同心益友」,還評價她「尤耽文翰」,可見也是一位頗有文採的女子。

那麼為什麼在《延禧攻略》中,要把高貴妃黑成這樣呢?

想來還是套路惹的禍,看過宮廷劇的都知道,一定要有一個讓人恨得牙痒痒的女反派,劇情才好看。能與令妃抗衡同時有資格膽大狂妄的寵妃,數來數去,這個角色扔給高貴妃挺合適,為啥?因為在歷史上,她地位高而且紅顏早逝。

歷史上的高貴妃出身於內務府包衣世家,也是一位漢族女子。她的父親高斌是雍正朝文淵閣大學士,雖然是個官,但沒什麼權勢。依照慣例,內務府三旗女子均需參選秀女,入宮當差,作「承值侍應之人」,她通過包衣選秀入選。

當年雍正為給皇子們充實府邸,分給了當時的寶親王弘曆當侍妾,人稱高氏。或許因為其父高斌有官職的緣故,不久,她被雍正下旨提拔為弘曆的側福晉。

一年後,雍正駕崩,弘曆繼位成為乾隆帝,乾隆繼位還未滿一個月,就下詔將高氏封為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富察皇后,還將高氏母家一族由內務府包衣抬入滿洲鑲黃旗。可見,高貴妃的確是得到寵愛的。

高貴妃也算是走向了人生巔峰,可惜她始終沒有為乾隆帝生下兒女。史料中顯示,高貴妃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常常吃藥養著,乾隆十年(1745)剛過了元旦,高氏舊疾複發一病不起,乾隆帝突然在正月二十三日下詔,晉封貴妃高氏為皇貴妃,意為沖喜。同期不少妃嬪跟著沾光晉陞,其中就有令妃魏貴人晉陞為嬪。

成為皇貴妃僅兩天,高氏就去世了。 乾隆帝為此傷心欲絕,賜謚「慧賢皇貴妃」,這是乾隆帝第一任皇貴妃。

對於「賢」這個謚號,皇后表示喜歡,還請求乾隆在其百年之後也能得到「賢」的謚號。後來,皇后病故,乾隆為其上謚號為「孝賢」。到了嘉慶二十三年,嘉慶帝命將玉牒內慧賢皇貴妃母家改姓,正式稱為高佳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長眼量 的精彩文章:

希臘米諾克斯島不大,為何德國挑中此島抵債?
瑞典曾把沙俄堵在波羅的海岸上,後來為何不行了?

TAG:風長眼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