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戲》瘋癲的幻想
探索
08-23
《一出好戲》是由上海瀚納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製作的喜劇片,由黃渤執導,黃渤、王寶強、舒淇、張藝興、于和偉、王迅聯袂主演。該片講述了公司員工團建出遊遭遇海難,眾人流落在荒島之上,為了生存他們共同生活,並面對一系列人性問題的寓言故事。
看得出來,導演的野心很大,藉由一個荒島求生的故事,帶大家回顧人類發展史,最後探討人性善與惡,虛假與真實的故事。不是嘻嘻哈哈的無腦喜劇,看完值得思考,探討,有思想內涵,有深度的一部片子:做人呢,你得先活著,再考慮體面有尊嚴的活著,最後要有理想的活著。
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會使用工具?地球的主宰者?都不是。《馬克思主義原理》早就告訴了我們答案: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何為社會?人與人的關係而已。再通俗一點形容:你和我是不是一撥的。《一出好戲》里,30個人被大浪衝到了一個荒島上,剛剛解決了生命安全問題,小王就因為豐富的野外生存經驗而被推舉為「王」。然後,「王」和他的追隨者、馬進和馬小興(張藝興)、以及張總帶領的反對派之間迅速劃分出了三個陣營這一切,都僅僅發生在剛上島的三天之內。
整部電影的故事,其實也就是這三個陣營你爭我奪的故事。正如所有影評都在講的一樣,黃渤的野心太大。他在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里「還原了整個人類歷史」小王(王寶強)代表的原始社會、張總(于和偉)代表的資本主義社會、馬進(黃渤)代表的共產主義社會,不僅是整個人類發展進程的縮影,而且三種社會形態都導向了不太光明的結局。不要跟我說片子最後是大團圓,如果你刷到兩遍以上的話,整部電影里其實只剩下黑暗。
男人什麼時候最帥,或者說怎樣才能搞定心中的女神?影片告訴你不是屌絲般的暗戀,送點吃的,打洗澡水等給女神些小恩小惠就能抱得美人歸,更不是給情敵的汽車輪胎放氣,得知女神離婚在樓下放鞭炮慶祝,女神就喜歡你了,而是要做個有思想,在關鍵時候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做個眾人景仰的成功者,領袖,這個時候的男人自帶光輝,擁有無限魅力,你的女神就會被吸引,被征服,把你當成大英雄,心甘情願跟著你。因為自古「美女愛英雄」「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我覺得本片最牛掰的是它的社會隱喻。也就是影片後半段,黃渤和張藝興用理想,願景鼓動,激勵大家,地球就剩下咱們了,要停止爭鬥,齊心協力尋找更好的生存之地,建立新世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擁護,人人共享資源,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和諧社會中,吃得飽,穿的暖,人人都很滿足,興奮的的翩翩起舞,無比的歡樂幸福… 此時,奇怪的響聲再次響起,好奇的小王帶頭去一看究竟,結果看到了一艘船,正在放著絢爛的禮花……王寶強興奮不已,原來人類沒有滅絕,這下可以回家了!而剛剛建立起新秩序,成為實際領導者的黃渤和張藝興,張大了嘴,表情呆住了……救援的船來了,意味著外面的世界依舊,世界根本沒有滅亡!好不容易依靠自己的努力爬到了食物鏈的頂端,辛辛苦苦建立的帝國,擁有了實際上的權力,而且好不容易得到了以前只敢暗戀不敢妄想,現在視自己為英雄愛上自己的女神的愛情……而這所有的一切都將隨著大船的到來而不復存在!回到現實世界,依舊是屌絲,依舊貧窮,一切歸零……所謂的代表生存希望的大船,對黃渤和小興來說就是理想的破滅!
教授最在意女人這個細節,是在二刷後突然注意到的。如果說《一出好戲》和好萊塢電影有什麼明顯的區別的話,那就是它太「乾淨」了20個男人和10個女人困在荒島上,你說不發生點什麼,我不信。教授說,為了保證島上族群的繁衍發展,每個女人都要儘可能多地和不同男人交配。這件事如果換個角度去看,其實就是合法輪姦。為了繁衍,女人可能不得不和自己不喜歡的男人交配,而為了爭奪最好看的那些女人,男人之間可能會大打出手甚至更糟。電影並沒有順著這條線講下去,這後面的黑暗黃渤肯定知道,但他不會去講。反之,他用了一個調侃來化解了黑暗提出合法輪姦制度的人,偏偏是個教授。聯想到新聞里那些大學導師的性騷擾,聯想到不久前那個跳樓的甘肅姑娘,我們只能苦笑了。
與封閉直接相關的,就是宗教的產生。作為無限漁產和「黑科技」的代言人,馬進在後期的形象與耶穌無限接近,這是很多觀眾都能看出來的事情。當馬進和馬小興給身處黑暗中的人帶來光和電的時候,他站在探照燈下,一個剪影巍巍聳立,底下的人群伸出雙手迎向他。那個時候,他其實就是神了。「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聖經·創世紀》
這讓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真的需要外面的世界嗎?遠到冷戰時期的東德、六七十年代的中國大陸、近到如今的朝鮮,這樣的「孤島」其實到處都有,隨時都有。而比「孤島」本身的封閉更可怕的,是人們對這種封閉的擁護。《肖申克的救贖》里有一句話:這堵高牆很有趣,你剛進來的時候,恨它。時間久了,你就開始依賴它。細細想來,渾身發冷。
從廣義上說,島上的男男女女都有自己的家庭,有正常生活要繼續。但除了馬進和馬小興扎了一個破皮筏子,居然沒有任何人試過離開這裡甚至到後來馬進都不想走了。當壹哥為他們擔心的時候,30個人卻在島上生活得無比開心自在,他們捕魚、洗澡、唱歌跳舞,一切生活如常。他們忘了自己被孤島困住的境地,只是笑著,鬧著。
大家被大船救起回到文明社會後都成了名人,當年被困的荒島成了旅遊景點。當旅行團來參觀時,萬金油老潘(王迅)當起了免費導遊。人們問:「當時你們靠什麼堅持下來的?」老潘說:「團結協作,共渡難關!」(疑)就這樣,一出權力爭奪,你死我活的「暗黑戲」,就變成了一出大愛無疆,可歌可泣的「主旋律」。
電影的名字叫做《一出好戲》,壹哥覺得這名字起得非常棒。那個島上發生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被如何講述。它可以是荒島求生的艱苦卓絕,也可以是人性黑暗的全景展現,也可以是相親相愛一家人的融融真情。說來說去,就是一齣戲而已。想起了1994年新疆克拉瑪依的那場大火,那場大火奪去了288名小學生的生命,也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讓領導先走!但是近年來,又有消息稱那句話從未被說出過。說,還是沒說,這是兩個故事。《羅生門》早就告訴我們,故事是怎樣,取決於講述者的立場。而我們外人,永遠不會知道真正發生了什麼。
在「烏托邦」的環境下,眾人穿著藍白條紋的「病號服」,時常快樂的手舞足蹈,一切看似過於誇張的舉動暗示觀眾的是她們終究會回到正常軌道。然而無可置疑的是在當時當下,的確達到了一種鮮見的人與人之間的平衡狀態,回到破題的情節,這才是近乎「完美」的「假相」。不過,電影的表達本身採用了喜劇方式,在「真相」揭開的時候,並沒有殘酷和絕望,依然是溫和的。
用杜甫的《登高》結束此文!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