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0年過去了,鐵路人有太多話想要說

40年過去了,鐵路人有太多話想要說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40年里

鐵路飛速發展

40年里

幾代鐵路人完成了交接

他們是這一切榮耀的見證者

他們有太多的話想要說

「我與改革開放40年」

主題徵文活動

正在火熱進行中

鐵道君從來稿中精心挑選

於本次推出5篇徵文

以饗讀者

一起來欣賞吧!

《上學的路》

邱立純

瀋陽鐵道報社

公路通,百業興。有志青年通過這條希望路,考出鄉村,開始創造美好新生活;青壯年通過這條便民路,乘上附近的哈大高鐵,到城裡打工創業;更多的村民選擇規模化養殖種植這條致富路,把特色農產品源源不斷地送上市民的餐桌。

向上滑動閱覽全文

初夏時節,我回到家鄉——遼南渾河岸邊的康明村。驅車在寬闊平坦的鄉間馬路上疾馳,道路兩側高大的白楊樹、綠油油的稻田和村裡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樓都在向我致意。學生們騎著單車,你追我趕,一路歡聲笑語。我不禁感慨萬千:「這條路變化太大了,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

眼前這條路曾是我整整十二年的求學之路。我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村小學距離我家只有三里多路,這是一條黃土路,晴天坑窪不平,雨天泥濘不堪,十分難走。趕上陰雨天,布鞋經常被黃泥土粘裹住。我心疼母親辛苦做的唯一一雙布鞋,索性把鞋子脫掉用手拎著,光腳丫在土路上行走,一不留神,腳底就會被埋藏在土裡的玻璃碎片劃傷。

中學距離我家稍遠些,必須有自行車上學才行。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半路下起傾盆大雨,我推車艱難前行,車輪逐漸被黃泥糊死。我只好把車扛在肩上,艱難往家邁進。由於身單力薄,自行車連泥帶水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眼望天空,在內心吶喊:「這是一條什麼破路啊?什麼時候才能走上平坦的柏油路!」

上了高中,仍然離不開這條黃土路。家裡給我買了一台嶄新的自行車,我高興的不得了。更高興的是當地政府興修道路,在我上學的黃土路上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礦渣,我再也不怕下雨難行了。但是,礦渣路並不平坦,尖尖的礦渣不時把車胎扎破,害得我只好推車回家。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這片希望的土地。要想富,先修路。要說家鄉變化最快、最大的,就數我曾經上學的路。政府修起了寬闊的柏油路,公路直接修到家門口,兩側還立起了路燈。

公路通,百業興。有志青年通過這條希望路,考出鄉村,開始創造美好新生活;青壯年通過這條便民路,乘上附近的哈大高鐵,到城裡打工創業;更多的村民選擇規模化養殖種植這條致富路,把特色農產品源源不斷地送上市民的餐桌。

如今,康明村摘掉了貧窮落後的帽子,自來水和互聯網早已貫通,連我84歲的老母親也用上了智能手機。貧困戶享受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免費醫療,每月有生活補助,逢年過節村幹部登門看望慰問。傍晚時分,華燈初上,男女老少走出家門,扭起大秧歌,載歌載舞,生活幸福之情寫滿臉上。

《我們這對父女》

田麗華

吉林機務段

兩年前,高鐵開進了圖們這座邊城。每當看見它賓士在家鄉的大地上,都會讓我想起40年前母親領我第一次乘坐火車時的場景。如今的快捷與方便,真讓人舒暢無比。

向上滑動閱覽全文

在我很小的時候,常去機務段的庫門等父親退勤回家。每當接到父親時,我總會問他:「爸爸,你開的火車有一天會不會像飛機一樣快呀?」每次父親都順著回答我:「當然會了,將來的火車或許比飛機還快呢,你興奮不?」我聽到後興奮地歡呼起來。父親拽著我的羊角辮梢說我是瘋丫頭,然後又悄聲對我說:「這可是爸爸的夢想呀,也是丫頭你的夢想呀。」每次聽到父親這樣說,我就會強烈盼望父親這個跟我一樣心口歸一的夢想,能夠早日實現。

40年前,改革開放的浪潮正在席捲神州大地,那是個充滿生機的時代,也是個萬象更新的時代。

我的家鄉圖們,這個寧靜而又特別的邊境小城,當時還很落後,我能經常遠遠地看到父親的火車,春天聞著花香看,夏天淋著細雨看,秋天頂著紅葉看,冬天踩著白雪看。那幾年,是我梳著兩隻羊角辮子最快樂的童年時光,每每跑到父親身邊時,我都會揚起臉,順著父親的臉龐看看那個喘著粗氣、冒著白煙的黑黑的龐然大物,就是它讓父親跟他的另外兩個夥計長年在鐵道線上奔忙。

記得第一次坐火車,是母親帶我看開車去廠修的父親。在從圖們到吉林8個多小時的漫長旅途中,我的情緒由最初的高興變成了後來的無聊,當時的火車車廂內人擠人,擠得密不透風,就連上廁所都要費好大的勁兒,我和母親被人群擠在坐位上非常不舒服。

這種坐火車的不適感覺是令我沒想到的,不過當我在機車廠看到了滿身油漬的父親時,還是開心地對他喊道:「爸爸,火車上的人真多呀,坐火車真好。」當時父親聽到我的話,一把抱起我轉著圈喊:「不錯呀,我的丫頭,也跟爸爸一樣喜歡火車,將來准能接爸爸的班。」

其實當時的我還很小,影影綽綽地能理解「接班」這兩個字的含義。長大後,一身工裝的我來到內燃機車整備場上,親手撫摸著一台台嶄新的內燃機車,這讓退休的父親無比欣慰,雖說我沒能開上機車,可也總算成為一名為火車頭服務的鐵路人了。

兩年前,高鐵開進了圖們這座邊城。每當看見它賓士在家鄉的大地上,都會讓我想起40年前母親領我第一次乘坐火車時的場景。如今的快捷與方便,真讓人舒暢無比。

這眼前的高鐵,有我們自已的知識產權,它的350公里時速,真正追上了飛機起飛時的時速,這不正是父親當年所說的夢想嗎?我耳畔彷彿聽到了從天國傳來的熟悉的聲音,「丫頭,40年了,我們這對父女的夢想成真了。」

《上陣父子兵》

王琦

阜新供電段

一家兩代鐵路人,見證了祖國鐵路幾十年的風雲變幻,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揮灑汗水。秉承父親的鐵路情懷,我把青春歲月奉獻在祖國十多萬公里的鐵道線上,每一步路都走得踏實而堅定,每一個理想都現實而有意義。

向上滑動閱覽全文

我出生在一個鐵路家庭,父親是一名在鐵路工作多年的供電調度員。從小受父親潛移默化,在大學期間,我毅然選擇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後,我來到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應聘,幸運地邁入了鐵路這個行業,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鐵二代」,從此開始了與鐵路供電事業的緣分。

我的父親出生在農村,艱苦的學習生活環境讓他愈加發奮圖強。經過多年努力,他考入了北京的鐵路學校,選擇了供電專業,日後成了一名鐵路職工,從技術員一路走到了工程師崗位。2001年,東北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哈大線」開通,父親有幸參與其中。他經歷了電氣化鐵路從無到有的探索,學習引進德國的電氣化設備和運營經驗,成為了瀋陽局第一批供電調度員。

2012年,東北第一條高速鐵路——哈大高鐵開通運行,父親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理念,從普速台調轉到高速台,始終堅守在鐵路供電事業第一線。小時候,對父親的工作並不理解,抱怨他沒有時間陪我。長大後,我對鐵路的認識越發深入,對父親的工作也更加熟悉,明白了他身上肩負的責任。看著他指揮一列列雄壯的鋼鐵巨龍賓士在廣袤的大地上,父親在我心中的形象愈發高大,而這偉大的身影也決定了我的選擇。

我從小有過很多夢想,但鐵路情懷始終深埋在心底。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我毅然選擇了投身鐵路供電事業。由於所學專業與生產實際存在差異,剛參加工作時,我一邊補習牽引供電的理論知識,一邊在現場跟著老師傅學習實作。在為期2個多月的接觸網二級修施工作業中,我牢牢把握住這個理論聯繫實際的好機會,熟悉天窗作業流程,動手參與實作,在車間領導的耐心指導和老同志的輔導幫助下,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現場經驗,業務能力有了明顯提升。

改革開放40年來,時代在變遷,鐵路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從引進學習國外技術到突破創新,再到今天有了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中國鐵路發展迅猛。一代代鐵路人愛崗敬業、默默奉獻、銳意進取、忠誠擔當;從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到電力機車,再到一步步發展成為如今領跑世界的高鐵列車,幾代供電人在鐵路事業發展中彰顯了生命的意義。

一家兩代鐵路人,見證了祖國鐵路幾十年的風雲變幻,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揮灑汗水。秉承父親的鐵路情懷,我把青春歲月奉獻在祖國十多萬公里的鐵道線上,每一步路都走得踏實而堅定,每一個理想都現實而有意義。薪火相傳,追隨父輩的腳步奮勇向前,助力鐵路事業高速發展,也許,這就是屬於鐵路人的傳承吧。

《飛馳的火車 我一直追隨》

許麗華

吉林機務段

看著白色的動車組在林立的樓群間箭一般地馳過,我的心中就會升騰起一種難以名狀的自豪感。追隨著鐵路的飛速發展,一路沿著鐵路線奔跑,從小鎮到城市,我不斷欣賞著沿途的風景,感受著改革的氣息。

向上滑動閱覽全文

四十年,對人生而言已是不惑。可在時間長河中,它不過是彈指一瞬。在這也長也短的時光中,最令我幸福和自豪的,就是我與改革開放一路同行走來,並搭載著這班越開越快的列車,走進了高速發展的新時代。因此,我常為自己不僅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更是四十年鐵路滄桑巨變的親歷者和參與者而激動。

因為父親在鐵路工作了一輩子,用當下時髦的話講,我便是一個「鐵二代」,因此對鐵路有著深厚的情感。更因為父親是火車司機,我對火車頭從小就熟悉得像朋友一般。

四十年里,我與鐵路的發展變化一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特別是我工作後的二十幾年中,身邊的火車頭不斷轉型、換代。由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再到電力機車、和諧號和復興號動車組,這些巨變,就發生在我與鐵路共同走過的每個平常卻又不凡的日子裡。而車型的轉換,也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

改革之初我只是一名孩童,家住小鎮,離父親工作的機務段很近,走出院門就可以看到吞雲吐霧的蒸汽機車。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內燃機車漸漸走進邊遠小鎮,取代了蒸汽機車,段址也由小鎮遷入了縣城,而我也由鐵路子弟成變成了鐵路職工。

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鐵路奔跑的速度加足了馬力。隨著生產力布局的調整,2009年吉林機務段段址擴建至江城市郊,運用的車型也越來越多,不再只是東風型內燃機車。這裡不僅有大功率和諧號內燃機車、電力機車,更有了CRH動車組。2012年在江城與春城間開行了城際列車,使松花江畔多了一道快如閃電的靚麗身影。

看著白色的動車組在林立的樓群間箭一般地馳過,我的心中就會升騰起一種難以名狀的自豪感。追隨著鐵路的飛速發展,一路沿著鐵路線奔跑,從小鎮到城市,我不斷欣賞著沿途的風景,感受著改革的氣息。奔跑中的我採擷一路的風景,用火熱的心書寫著我對鐵路的熱愛和深情。

可是速度太快、變化太快,我的筆跟不上日新月異的鐵路變革。2015年金秋,長琿高鐵在東北大地上開行。高鐵不僅駛進了邊疆,也結束了琿春無旅客列車的歷史。我那鑲嵌在最美高鐵線路旁的家鄉,在高鐵開通前,從長春乘坐最快的普速列車也要1小時40分鐘能到達,而現在只需26分鐘。

每當乘坐飛馳的高鐵,看著窗外迅速變換的風景,我知道無論用多少優美的語言,也寫不完四十年鐵路改革的壯麗;無論用多少深情的文字,也寫不出中國鐵路人在風雨兼程中對鐵路的熱愛。

《西鐵的變遷》

楊明

瀋陽鐵路旅行服務段

是的,如今西鐵人的全部世界早已經不局限在錦州和瀋陽了,外邊的精彩天涯咫尺。全國人均「一根粉筆棍」鐵路的不堪紀錄也早已成了歷史,四十年的發展和騰飛,讓中國高鐵不但躍居世界第一,建設勢頭仍方興未艾。

向上滑動閱覽全文

我於1967年出生在一座遼西小城的西郊。那一片是鐵路區,小城的火車站和鐵道線、生產和住宅區都在那邊,俗稱西鐵。

從我1歲到11歲,1978年以前的西鐵見證了我的童年。

那時候有句著名的口號叫「多快好省」,但那時的西鐵人感覺到的卻是「少慢費」。少,鐵路里程少,全國人均只有粉筆棍那麼長。西鐵所在小城向外開行的客車只有兩列,向東到瀋陽,向西到錦州,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外邊的全部世界好像就是瀋陽和錦州。貨運量也少得可憐。慢,那時的蒸汽機車時速最高才八十公里,有一次我爺爺出門探親,坐了兩天兩夜火車,倒車倒了三四次才趕到了黑龍江,把七十多歲的老爺子折騰慘了。費,那時的生產力落後導致粗放型作業,效率低下,僅一條手工制動的道岔線就得需要好幾個班組幾名甚至十幾名的扳道員。

四十年過去,滄桑風雨,西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今,我的老父親已經八十開外高齡,身體反而比過去更好了,老爺子平時最愛吃的一口就是瀋陽百年老店的正宗「邊餡餃子」,每隔一段時間都要美美地享受一頓。我女兒這兩年在遼寧大學讀研究生,每次回西鐵探親,上火車前總要去買了餃子打包在保溫桶里,坐上高鐵,僅用一個多小時,還冒著熱氣的餃子就已經擺在她爺爺的餐桌上了。是的,如今西鐵人的全部世界早已經不局限在錦州和瀋陽了,外邊的精彩天涯咫尺。全國人均「一根粉筆棍」鐵路的不堪紀錄也早已成了歷史,四十年的發展和騰飛,讓中國高鐵不但躍居世界第一,建設勢頭仍方興未艾。

西鐵還是那麼小,但昔日的舊貌已不再,天變藍了,水變清了,整潔幽雅的住宅樓區讓人安居,現代化的工作環境,處處充滿著希望與夢想的前景讓人樂業。

小小西鐵天翻地覆的變化,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熱土齊奔偉大復興的一個縮影,再過四十年,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祖國,又會是什麼樣?

而今邁步從頭越!

封面:任衛雲

編輯:林飛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鐵道網 的精彩文章:

這個最有味道的職業里,藏著最暖心的人
一場暴雨,讓鐵路蜘蛛俠變身水行俠!

TAG:人民鐵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