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滅」說得有鼻子有眼,你會信嗎?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滅」說得有鼻子有眼,你會信嗎?

原標題:「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滅」說得有鼻子有眼,你會信嗎?


個人覺得首先這個問題誇大魏忠賢的歷史作用。就明朝後期那個爛攤子,別說是魏忠賢不死,就是朱元璋再生,恐怕也是無力回天。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如果魏忠賢不死!明朝政治舊的平衡就不會被打破。當時所謂的朋黨之爭。魏忠賢是其中一方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如果說魏忠賢不死的話,那麼兩方勢力實力均衡的情況下。崇禎皇帝就不會變成一個孤家寡人。崇禎皇帝就能成為一個左右朝局的中心。那麼他的一些主張就會能夠得到貫徹實施。對挽救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雖然這種作用並不大。



明朝後期,皇帝居然連出征的軍費都無法籌措。這充分說明了,如果朝中勢力一方獨大的話,皇帝就會被架空。皇帝就會相應地失去話語權。


明朝的衰弱滅亡是有其歷史規律決定。明朝後期,各種社會矛盾已經累積到了,不得不爆發的地步。再加上天災人禍。可以說是官逼民反。大明王朝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非人力所能挽救。


任何一個王朝的歷史,都不是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書寫的。歷史,是由所有參與歷史的人書寫的。當天要大勢所趨的時候。只能是順勢而為,任何無視歷史的人都會被歷史所碾碎。


明朝並不特殊。明朝是中國封建王朝中的一個。所以它也受歷史興亡的左右。無論魏忠賢死不死,大明一樣會亡;因為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是歷代君王積累的矛盾的總爆發,或者說是量變引起質變。到了天啟、崇禎時期大明王朝已經積重難返,改革找死,不改革等死。說這種話的人一般的理由就是:你看魏忠賢的時候沒有黨爭,所有文人都被壓得死死地,要麼來跪舔,要麼滾蛋。再則魏忠賢善於理財,為國家聚斂財務,不像到了崇禎的時候,國家窮到了沒有錢的份上。



關於沒有黨爭。不能說黨爭不好,就以為魏忠賢厲害。魏忠賢那個時代不是沒有黨爭,是他壓制了所有聲音,萬馬齊喑而已。他派出的東廠太監,特務遍地,對魏忠賢稍有不遜,立刻就是下獄,輕則遭受暴打,重則慘死。這叫什麼能力,這叫唯我獨尊,這是恐怖統治。天下人民對他不滿由來已久,《蘇州五人墓》里記載的事可以參考。

其次他會理財。他會搜刮是真的,他搜刮來的錢財飽以私囊。這麼一個殘疾加文盲,他所擅長的就是仗著權勢,打擊異己,禍害天下。崇禎的時候之所以沒錢,是因為當時內有層出不窮的農民起義,外有金國人的虎視眈眈。



崇禎皇帝自己又剛愎自用 ,再加上顢頇東林帶著國家一步步走到了煤山。試想一下,如果魏忠賢還活著,他又能做什麼呢?在最寵信的時候,也沒見到他拿出什麼大的治國方針,這時候他估計更是一通瞎指揮吧 ,勝利了,功勞是他,失敗了,責任是大家的。



之所以再談及魏忠賢的積極作用,是因為他有區別於東林黨的顯著特點:顧全大局(不是只顧黨爭,排除異己),也就是這一點推出魏忠賢的重要作用,準確的說魏忠賢是無力挽回大明王朝江河日下的頹勢的,但能為大明王朝續命幾年是真的。


所以大明王朝的滅亡不因某個人做的某件事而改變運行軌跡;除非改變王朝運行機制性重新劃分利益格局,這無疑是觸動了多少權勢人物的利益,不會有人把他們推到王朝對立面(皇帝也不允許這麼做),這簡直就是在革自己的命,大明王朝如果痛下決心改革,在萬曆朝就該執行了,到天啟、崇禎時期,已經病入膏肓,魏忠賢這樣的人物也只能為明朝續命而已。只不過是把一個太監神話了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叔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古代皇帝貴為「天子」,從小接受「青春期」教育,和接觸異性

TAG:魚叔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