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雎水古鎮入畫來》文/熊小慶

《雎水古鎮入畫來》文/熊小慶

雎水古鎮入畫來

文/熊小慶

八月十七日,我有幸參加了《綿陽日報》副刊孫興偉編輯組織的一次文化採風活動,來到了安州區雎水鎮。

雎水,我熟悉。這幾年春節後,我好幾次陪朋友們來這裡的太平橋上踩橋。這時,會有十多萬人聚集在一起,從橋上走過,好一個熱鬧!在人山人海中迷失一下自己,享受著人擠人,人喊人,走又走不動。找不找不到的焦急,特別是遇到春雨霏霏,走在已經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太平橋上,看到雨水中橋石上出現的古海洋動物化石圖案,分外的驚喜,傳說得到了印證。因為這裡是中國唯一海綿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典型化石區,太平橋上的橋石才會顯現這樣的化石圖案。

踩橋活動,相傳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每年農曆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開始,人們來這裡踩橋,把錢幣包裹在衣服里,扔到橋下,祈福來年百病消除,人壽年豐。橋下,有一些人站在河道里撈錢,上面扔錢,下面撈錢,也是一道有趣的風景。現在,此項活動被評選為」中國最具有特色的民族節慶活動「和」中國最具有創新價值節慶獎「,響譽海內外。

雎水,我不熟悉。今天,鎮黨委、政府有關領導們詳細介紹了雎水鎮的古往今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能浮光掠影,走馬觀花,深入細緻的了解後,又有了全新的認識。

今天的雎水鎮,成蘭鐵路安州區段有三十三km從雎水鎮的元寶村、光明村等地方通過,給這座千年古鎮增添了新的發展契機與活力。據趙述國書記介紹,成蘭鐵路雎水站建成後,將實現「40分鐘到成都」、「90分鐘到九寨」,聽得我們連連驚呼。早在秦漢時期,雎水關就是邊防重地,三國時蜀國大將魏延就曾經在這裡駐守,關外是羌人的地盤,當年的沙場廝殺,金戈鐵馬已經逝去,現在的雎水古關樓處有一塊指示牌,遺址處尚存幾塊古代的關石,不久將會重建關樓,恢復這個重要的景點。

當年的雎水古鎮是茶馬古道上一個商賈雲集、邊貿興旺的集散地,是通往松潘、茂縣,和藏區的重要關口。雎水鎮是大九寨旅遊環線上的一顆明珠,古迹故事很多,現在各地都在挖掘打造旅遊文化旅遊經濟元素,雎水鎮黨委、政府抓住機遇,響應區政府的號召,帶領全鎮人民走上一條發展地方特色經濟,共同致富的道路,他們目前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顯著。

千年古鎮,必定少不了文化積澱。在這裡,一個李調元,一個沙汀,最為人們傳頌。

李調元是清代乾隆年間進士,安州人,他的家離雎水鎮三十多里地,當年經常攜友到雎水關遊玩,寫了很多有關的詩歌,李調元也是美食家,對這裡出產的黑磨竽(又叫黑豆腐)情有獨鍾,寫下了「黑鴨黑腐皆上品,輔以老窖頰留香。」的詩句。可見古人和今人對美食美味都同樣喜愛,整上幾杯醇香的好酒,哥們兄弟幾個,談古論今,吟詩作畫,增添不少雅趣。

沙汀先生是當代文壇的驕傲,曾出任中國作協副主席,他也是安州人,曾經在雎水鎮上居住過十多年。就住在核桃樹旁邊,這棵核桃樹在他的作品中經常提及,位於現在雎水派出所右邊,經常有全國各地的作家文人們前來朝謁。沙汀的長篇小說《淘金記》、《困獸記》主要在這裡構思創作,這裡的凱江河是龍門山脈的邊緣地帶,河道里出產沙金,從沙汀的作品中也可以側面得到印證。

農業觀光旅遊經濟是一個提升地方品牌和文化品位的重要抓手,鎮上大力打造的「環湖碧荷園」景區就是一大亮點。景區緊鄰居省級著名風景區白水湖,一眼望去,十里荷花、漫山果園,青山疊翠、碩果累累,涵蓋了白河、紅石等數個村了,惠及八千餘村民。景區以「荷」為主題,將農業發展、自然風光、旅遊休閑、生態保護等融為一休,以展示原生態鄉村文化元素為特色,形成了雎水鎮獨具特色的旅遊人文風格。

雎水鎮的荷花目前已經超過兩千多畝,一部份是食用荷,一部份是觀賞荷。荷花不僅有觀賞價值,還有經濟價值。每年的五----九月,十餘里環湖碧荷園蓮葉接天、萬荷競放,好一片奼紫嫣紅、恍如畫圖之中。遊客們慕名而來,品著雎水的美味,喝著雎水的美酒,唱著雎水的山歌,看著雎水皮正全老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單戲。

雎水——山好、水清、天藍、人和;山與水,人與大自然,陶融在水天一色中。

作者簡介:熊小慶,四川省作協會員,曾出版長篇小說《浴血川陝》《韓非闖天涯》,詩集《憂鬱的情歌》等;著有40集電視連續劇劇本《綿州才子李調元》,長篇小說《愛與恨的天平》(獲2012長江杯全國網路長篇小說大賽優秀獎),歌曲《感恩》(參加2012年央視四套春晚演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風文苑 的精彩文章:

《梓州與三國時期歷史文化》文/奇蹟
《回憶鄉下那幾年的民辦老師生活》文/秦道廉

TAG:蜀風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