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關於「暇滿難得」的隨緣開示

關於「暇滿難得」的隨緣開示

上師仁波切開宣講於2018年8月9日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講關於「暇滿難得」的內容,因為你們現在正在學習「暇滿難得」。這裡講了很多,歸根結底講的是解脫的機會、成佛的機會很難得。這種機會和福報不是誰都有的,我們今生得到了人身,而且具備了學佛修行的條件,這樣我們才有了解脫、成佛的希望。如果沒有得到人身,轉生到其他道里,根本就沒有佛法,沒有解脫成佛的機會。

現在全世界有幾十億人口,但是信仰佛教的人非常少,有人即使得到了人身,也不是都有學佛修行這種福報的。大家要去觀察、思維,然後要珍惜這種機會。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將來再想得到這樣的人身是很難的,不能錯過這個機會,要珍惜這個福報。

佛法里說的解脫,是永遠地擺脫煩惱、擺脫痛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願望。沒有人願意遭受痛苦,願意讓自己煩惱。也許有的人認為想成佛是一種宗教信仰,和現實生活沒有太大的關係。實際上成佛是什麼樣的狀態呢?就是福德圓滿、智慧圓滿。大家為什麼要學這麼多知識,這樣拚命工作?都是為了福德和智慧圓滿,在精神上和物質上沒有任何欠缺,追求這樣一種完美的結果。這其實就是佛法里講的成佛之意,成佛就是這種狀態。

剛才講解脫、成佛的機會、福報不是人人都有,只有遇到正法、與佛有緣的人才有。世人為了實現這個願望,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想方設法、不擇手段,有的去賺錢,有的爭名奪利,有的求神拜佛,其實最終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佛成道之後,發現了解決問題的真正方法,同時否定了世間人都使用的方法,即如果不去拯救內心世界,不去解決內在的問題,不去解開心靈的疙瘩,不去放下心態,即使有再多的財產、再大的權力、再高的學問,也是煩惱、痛苦,甚至求神拜佛也是煩惱、痛苦的。所以世間人所用的方法都不是究竟的,無法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佛法,通過佛法,通過修行,通過智慧,才可以解脫,才可以不煩惱、不痛苦,才可以實現願望。

我有句法語太經典了,那是要訣:世上沒有完美,想開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不要鑽牛角尖,一切事物的真相本來如此。計較、鑽牛角尖就是輪迴,這樣就是痛苦的,而想開了、想通了就是完美。

世上沒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其實我們真的什麼都不缺,但是我們的內心不夠完美,所以我們缺少了很多。當我們真的把心態放下來的時候,一切都當下圓滿。

內心應知足少欲,無有慾望。其實我們該擁有的都已經擁有了,該得到的都已經得到了。我們忽略了身邊很多的美好。有首佛教歌曲唱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意思是當下就是完美的。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美好,如果我們內心能夠知足少欲、保持平靜,則處處都是美景,處處、時時都能感受到快樂。但是我們無明,無法發覺,都忽略了。

其實,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事物:一朵花,一朵雲……都多美啊!可我們卻不知道欣賞。如果我們知道欣賞,不就快樂了嗎?我們之所以都忽略了,就是慾望不知足、不少欲。我們的內心有太多的慾望,以至於得到的越多,越覺得窮。慾望讓我們不知足,不少欲,感受不到快樂。

如果我們有這種心態,即使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會感受到快樂。所以,作為學佛人,不要再糊塗。應該活在當下,不應該忽略身邊的一切美景,應當珍惜所擁有的一切。能吃一頓美餐,能睡一個美覺,這都是享受,應該從中得到快樂。但是我們沒有,如果這樣下去,我們的世界裡只有地獄,不會有極樂世界。

世上沒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知足少欲不是要穿破的、吃爛的,也不是住森林、住山洞。知足少欲是在心裡,有多大福報就享受多大福報,結什麼緣就了什麼緣,這就是知足少欲之一。前幾天我給大家講過,一個真正的學佛人、修行人,雖然不會特意去受苦,但是絕對是不怕苦的。

世上沒有完美,隨緣了、放下了就是完美。我們放不下,所以得不到,如果我們真的放下心態了,一切就都圓滿了。放下才能得到,但是我們放不下,所以永遠得不到。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是兩手空空,一無所有。如果不精進修行,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伴隨我們的只能是恐懼和無奈,及我們在這一生中造下的惡業。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一切都晚了。

放下不是不工作、不生活,不是逃避,而是一種心態,也可以說是塵埃落地——放下心態了,塵埃就落地了,自然就平靜了。一切的功德都是本具的,就是佛法里講的如來藏。如果真的放下了,一切功德是本具的,沒有必要再去修、再去追求,一切功德當下圓滿。

我還有一句法語:「放下不等於放棄,真正放下的時候,不要放棄一個人,不要放棄一件事。」因為到那個時候,事事都是好事,人人都是好人,當下就是極樂世界。

一切要隨緣——一切隨緣了,一切就順利了。世間就是我們的妄念、分別心。沒有一帆風順的,但是如果真隨緣了,就順利了。順利即沒有任何障礙——心裡不會有任何障礙,生命中也不會有任何障礙。因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能把一切對境都轉為道用,一切都是成就的助緣;人生的一切經驗都是寶貴的財富,所以對他來說沒有障礙,也不會有煩惱。

總而言之,如果放不下心態,塵埃不落地,就沒有完美。想開了、想通了、知足了、少欲了、放下了、隨緣了,這都是佛法里講的境界,這樣就完美了,當下就解脫了。如果沒有這種覺悟,即使擁有世間的一切,有再多的財產,有再大的權力,有再高學歷,有再堅定的信念,也是煩惱痛苦。

世間人為了達成自己的願望,追求自己的目標而不擇手段,忙碌了一輩子,造下了無數惡業,但最終還是大失所望。比如說財富,龍樹菩薩講積財、守財、失財都是痛苦的。如果心裡放下了沒有事,放不下就是痛苦的。

積累財富的過程非常難,而且是煩惱痛苦的,真正發財的人也很少。發了財也是煩惱痛苦的,守財,即保護財產的過程也是煩惱痛苦的。有多大的財產就有多大的壓力,有多大的壓力就有多大的煩惱痛苦。因為心態沒有放下,精神不夠強大,財富就會變成精神上的壓力,壓力大煩惱痛苦就大。

失財,即最後要麼你離開財富,要麼財富離開你,別無選擇。這都是痛苦的。有些人破產了,擁有的財富一夜間化為烏有,然後想不通走上了絕路。財富沒有了,是很痛苦的。

也許世間人覺得,財富能伴隨自己一輩子,這是好事,是種快樂。其實不是的。當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擁有的財富會變成你往生的障礙,因為很難放下。如果放不下就走不了,就要做鬼了,那會很痛苦。不是人死如燈滅,人的身體死了,但靈魂不會死,靈魂都知道,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積累的財富被人拿走了、搶走了,心裡會舒服嗎?不可能!所以都是痛苦的。

我這是拿財富做比喻,世間任何事情都包括在內,如果心裡沒有放下,心量不夠大,都是這樣。所以佛講世間是苦的,是種染污,是種痛苦。其實無論是世間還是出世間,取決於你的心態,如果心態沒有放下都屬於世間,包括佛法;如果心態放下了,都屬於出世間,包括世間的俗事。

所以今天可以告訴大家,如果真想解決心裡的問題,真想有個圓滿的人生,就要珍惜機緣、修持正法。我們在「暇滿難得」里講的就是這個,這也可以說是佛教的人生觀。

別的都是不究竟的,只有佛法才是究竟的;解脫成佛才是頭等大事,學佛修行才能解決問題,才可以不煩惱、不痛苦。佛法是真理,佛法、正法跟其他宗教不一樣。

我之前也跟大家講過,佛法才是所有宗教里唯一的真理。因為佛法強調每個眾生都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者;想改變命運就要改變心態,心態改變了命運自然就改變了,改變命運就要依靠佛法、依靠智慧。

看一切事物時,要從不同的角度看,這樣都是完美的。佛為什麼講極樂世界?極樂不是普通的快樂,「極」既是普遍的意思,又是無上的意思。普遍即遠離任何邊戲,無上即超越一切言思。這種快樂是永恆的、本具的,所以佛法是唯一的真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和追求,佛法是所有生命唯一的希望,是這個世界唯一的真理,值得我們相信和追求。依靠佛法的智慧,才可以獲得究竟的解脫、究竟的成就。所以不能把佛法當兒戲。

華智仁波切講過,有些人學佛是在茶餘飯後,沒事做了學一學,閑下來了修一修。學佛修行不是這樣的。有些人好像就是隨便聽一聽、看一看,這是錯誤的。

希求正法的心有多大,得到佛法的加持就有多大;若是沒有希求正法之心,即使在學佛的行列中,也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加持。所以大家應該珍惜,這種善緣、福報是宿世的積累,今天才有這樣的機會。

我們應該懂得什麼是人生真正的價值與意義。讓自己永恆的解脫,讓自己福德、智慧達到究竟圓滿,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真正的價值。

佛教在這個世界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個過程中出現過很多用生命追求佛法、修習佛法的人。這些人為什麼不求榮華富貴,不求世間的名聞利養?因為他們明白了什麼是人生真正的價值,懂得了什麼是人生真實的意義,所以他們什麼也不要,住在山洞,一輩子孤獨一人,就是為了生命的完善,為了追求究竟的利益、生命的真諦。

普通的世間人就不說了,我們也信佛、學佛了這麼多年,還在迷亂的顯現中徘徊。這一切都是迷亂的顯現,我們學佛那麼多年還執迷不悟,執著各種,甚至分辨不清。我們能對得起偉大的佛陀嗎?能對得起慈悲的上師嗎?能對得起我們這份難得的佛緣嗎?

普通凡夫都容易受外在的影響,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信眾、同修,珍惜自己的機緣。我經常跟大家講,個人吃飯個人飽,你學佛修行跟其他人沒有關係。也許很多人對佛法沒有信仰,不重視佛法,甚至詆毀佛法,但是我們不能受外在的影響,不能跟他們學,自己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宰。

個人吃飯個人飽,學佛修行是自己的信仰,真正的信仰應該用生命來保護的。看看我們的信仰,還算是信仰嗎?總是漂浮不定,不說用生命做代價,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動搖了。以這樣的心態、毅力是不可能獲得成就的。

大家千里迢迢來到朗措瑪寺,參加了無比殊勝的百日共修,希望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鐘都能珍惜,都不要虛度光陰。

我在百日共修的第一天給大家講過,每天、每小時、每分鐘都做一個總結,這叫扎紮實實地學修。這樣就會知道自己學修是否如法,是否造業。如果糊裡糊塗的——我們之前就是犯了這種錯誤,一天天過去了,也不知道自己做了善事還是造了惡業,自己的一切行為是否如法。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我們舉辦百日共修不容易,你們來參加百日共修也不容易,不能一無所獲,都空手而歸。這樣別說你們,我們心裡也難過。那應該怎麼辦?從百日共修的第一天開始,從今天晚上開始,認認真真地學修,你的一百天就不會浪費,你的百日共修一定會有價值、有意義。

今年是第九屆百日共修,之前我們舉辦過八屆百日共修,而且每年都在完善。往年也對大家嚴格要求,但是不像今年。我希望今年,百日共修結束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離開朗措瑪寺的時候,都不虛此行,滿載而歸。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真堪布 的精彩文章:

如何才能圓滿持戒波羅密
學佛人畢竟還不是佛

TAG:達真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