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智力發育的5個提醒,父母在3歲前就重視起來,孩子未來更聰明

寶寶智力發育的5個提醒,父母在3歲前就重視起來,孩子未來更聰明

原標題:寶寶智力發育的5個提醒,父母在3歲前就重視起來,孩子未來更聰明


研究發現,大腦發育存在一個「早期窗」,即,0-3歲期間,是孩子大腦發育的瘋長期——出生時,孩子的腦重只相當於成人腦重的25%;而到3歲時,孩子的腦重就已經相當於成人腦重的85%了。


在0~3歲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如何更好激發大腦潛能,就成為父母們密切關注的問題。


腦科學研究發現,運動佐助思考,特別是在個體出生的前幾年,孩子的思維發展是與運動能力融為一體的。即,孩子是在玩中學、學中玩,在遊戲中激發大腦潛能的。


那麼,3歲前,父母怎麼做才能更好促進孩子智力發展?


一個公式就很能說明:聰明大腦=營養+睡眠+運動+快樂+新鮮刺激


具體怎麼做?


心理專家給出的如下幾條原則性建議,供父母們參考:


1. 大腦發育離不開營養


研究發現,適當的營養、良好的睡眠質量、規律的運動等,是發展和維持大腦健康的重要條件。


其中,先決條件就是營養。


從營養醫學角度來看,聰明大腦的前提是神經系統的生長和發展是否健康,飲食健康(營養素的消化和吸收)在大腦功能發揮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比如,肩負著神經遞質傳遞重任的乙醯膽鹼、多巴胺和羥色胺等,就需要從蛋類、魚類、全穀類、各種堅果、果蔬、食用油中獲取。


因此,寶寶一定要均衡營養,多攝入有益身體健康的營養食物,少一些油膩、厚重或垃圾食品,滿足大腦營養需求,才更聰明。


2.鼓勵孩子遊戲和自由探索


有一句話叫「讓孩子親自去生活」,就是鼓勵父母放開對孩子的限制,讓他有機會去自由玩耍、探索和學習,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對孩子智力的開發了。


從某種意義上,我們說,父母學會放手,學會做懶家長,孩子未來更聰明。


比如,從孩子2歲多開始,父母就可以有意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安排的時候,明確告訴孩子:「你是家裡的小主人,這是你分內應當做的。」當孩子做好了一項家務,予以及時的鼓勵、認可。別對孩子說:「你來幫我做……好嗎?」或者用物質去利誘孩子做家務。這不叫參與,叫交易。


想滋養心靈,先學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與感官體驗,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孩子的大腦開發。


平時不妨經常帶孩子到戶外去探索,讓孩子多去觀察下大自然,去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手去觸摸,整個身心參與其中,去跟外部世界建立聯結,能夠很好地開拓孩子視野、鍛煉孩子體魄和膽識,很好鍛煉孩子。



3. 通過音樂、繪畫等藝術熏陶激發孩子右腦潛能


音樂和繪畫是開發孩子右腦的最好方式。

研究發現:孩子從小就對音樂有所反應,它們不僅能夠抓住孩子的注意力,還能開發右腦,尤其古典音樂對孩子右腦的開發有很大影響。


從孕期開始,父母不妨就將音樂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比如入睡前不妨給寶寶聽聽安眠曲;孩子情緒好的時候,不妨給他聽聽歡快的兒歌或協奏曲;甚至父母在跟孩子做遊戲時,也可以帶著孩子唱唱歌,或跟著節奏搖擺。


而寶寶繪畫的能力的訓練,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視覺感受、動手能力、聽覺描述、語言理解等,還能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創造力。


鼓勵孩子多去塗鴉,或捏橡皮泥、做手工等等,從小不妨多帶孩子去參觀花展、盆景展,以及各類博物館,直觀整體地欣賞美好事物,孩子感興趣,大一些還可以鼓勵孩子進行系統學習和深造。


需要提醒的是:音樂、繪畫這類方法,一定要是在孩子心甘情願的前提下進行的。滋養孩子是首要的,其它是附屬品。



4.每天堅持運動的孩子更聰明


研究發現顯示,運動能力和智力水平乃至創造力息息相關。而運動不足,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英國國民健康指導」就指出,5歲以下的孩子每天應該進行至少3小時的鍛煉。小嬰兒們也需要在「嬰兒健身房」進行游泳和拉伸鍛煉。


運動既增強孩子體質又激發大腦潛能的,簡單易操作,堅持就會有效,還等什麼,帶孩子出去跑跑跳跳吧。

5. 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


有數據調查顯示,如果孩子的睡眠長期不足,那麼他的學習成績不會好。睡眠非常重要,保護腦主要靠睡眠。好的睡眠是恢復腦的重要方法。若睡眠太少,很可能造成情緒失調和神經性疾病。


所以,寧可少上幾個培訓班,少做幾套練習題,也千萬不要剝奪孩子的睡眠。


分齡親子遊戲激發,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下面分享幾個親子遊戲,很適合1歲前父母帶著孩子玩,須知遊戲能很好滴刺激和激發寶寶大腦中神經元,讓他們之間連接起來,寶寶越玩越聰明哦。

  • 照鏡子遊戲

對小嬰兒來說,沒有什麼遊戲能比臉(尤其是爸爸媽媽的臉)更有吸引力了。


這個遊戲,從寶寶兩三個星期大就可以玩了哦,能一直玩到一歲多,寶寶興趣不減。


一開始,父母就是寶寶的鏡子,可以跟孩子面對面,模仿孩子的臉部表情,比如模仿小傢伙長大嘴巴,眨眼睛,皺眉頭,做鬼臉等,讓孩子從父母的臉上看到自己的表情。當然,父母也可以變換自己的面部表情,帶著孩子一起,讓他去模仿你,打哇哇,指鼻子等。


大一些的寶寶,父母可以拿個小鏡子,讓孩子去看鏡中人是誰,它有什麼動作,並引導孩子去觀察鏡子中的人物與自己或者父母有什麼差異。


照鏡子遊戲能夠有力地強化寶寶的自我認知。

  • 打滾遊戲

寶寶3個月開始就會嘗試著翻身了,這意味著寶寶對自己身體有了更多的掌控力。這個時候,就適合跟寶寶玩打滾遊戲了。


父母可以一人一邊,分拽浴巾的四角,將寶寶翻在其中,兩人配合輕輕抬起或放低一邊浴巾,帶動給孩子的身體去翻滾;


當然,也可在寶寶身體的一側他能看到但夠不到的地方放一個玩具,或用玩具吸引,引領寶寶打著滾兒去夠玩具。


等寶寶會爬了,父母還可以將玩具系在繩子上,拉動玩具,吸引孩子爬著去夠玩具,玩追逐遊戲。

  • 捉迷藏

寶寶八九個月開始,父母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想像,之前玩具藏起來了,他就會著急;媽媽不在跟前了,他就會焦慮地找或哭鬧;但這之後,他開始意識到某個東西看不見,但它仍舊存在,這是寶寶心智發展過程中一個很大進步——「客體恆常性」在漸趨成熟。


這就好玩了,五六個月開始,父母就可以帶著孩子玩躲貓貓、捉迷藏的遊戲,你可以藏在某個地方,偷偷叫他的名字,吸引孩子追著你玩或爬到你身邊去。


當然,一開始可以幼稚些,將自己的臉埋在被子里,呼喚孩子名字,吸引他跟你互動,參與到與你的遊戲中去。



親子遊戲的過程,不僅僅是讓孩子玩起來,更是讓孩子笑起來、樂在其中,並跟父母互動,建立情感聯結,這樣的孩子對他人和自身情緒覺察和感知能力也更強,也樂於與人交往,情商會更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在線mp 的精彩文章:

TAG:父母在線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