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nm挖礦ASIC晶元大爆發;利潤降低,英偉達退出加密貨幣業務;比特大陸投資區塊鏈數據存儲初創公司Lambda

7nm挖礦ASIC晶元大爆發;利潤降低,英偉達退出加密貨幣業務;比特大陸投資區塊鏈數據存儲初創公司Lambda

GIF

1.挖礦晶元7nm ASIC大爆發,台積電代工,挖礦速度暴增!

2.比特幣礦業巨頭比特大陸投資區塊鏈數據存儲初創公司Lambda

3.半年多蒸發4萬億,市值跌去76%!幣圈再遭強監管

4.英偉達CFO:由於利潤降低,計劃退出加密貨幣業務

5.手機無故變慢 專家:可能被劫持挖掘加密貨幣

1.挖礦晶元7nm ASIC大爆發,台積電代工,挖礦速度暴增!

集微網消息,隨著在半導體工業領域的技術進步,全面進入7nm時代即將到來。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專註於虛擬貨幣挖礦的ASIC礦機將有望率先使用更為先進的7nm製程。

又一家廠商發布7nm ASIC

據日刊工業新聞22日報導,日本新創企業Triple-1已完成採用7nm製程的半導體晶元「KAMIKAZE」的工程樣品,該款產品是使用於虛擬貨幣挖礦機的ASIC晶元,在經過性能測試等作業後,將開始正式進行量產。

據報導,「KAMIKAZE」由Triple-1負責設計、並將委託台積電進行代工生產,和現行使用於一般挖礦機的16nm晶元相比,採用「KAMIKAZE」的挖礦機耗電可減半、處理速度增至約4倍。

另外,Triple-1也完成了搭載「KAMIKAZE」的挖礦機樣品,計劃在2019年初對外出售,並將以月產2萬台的目標進行量產。

根據Triple-1官網發布的研發時程表顯示,「KAMIKAZE」將在2018年8月內進行樣品出貨,並將於同年10月內量產出貨。

嘉楠耘智已先發制人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家宣布推出7nm ASIC挖礦晶元的公司。

早在8月8日,嘉楠耘智就發布了全球首個7nm量產晶元,以及7nm區塊鏈計算機阿瓦隆A9、12nm區塊鏈計算機阿瓦隆L系列萊特幣礦機。

根據嘉楠耘智官網公布的信息來看,新一代阿瓦隆礦機將會採用台積電的7nm製程工藝。此前業界已經對台積電的7nm製程工藝技術進行了全面的解讀,據稱全新7nm技術將會比目前主流的16nm技術降低約40%的功耗,並在速度上提升將近65%。

7nm對於礦機晶元是一個什麼概念?

7nm晶元,讓礦機實現了能耗減半、算力翻番。現在的主流礦機算力是14TH/s,如果晶元A3207用於阿瓦隆A9礦機上,其算力將躍升至30TH/s,提升幅度超過了100%,而功耗則為 1720W。這款新礦機,也被業內稱為「超級礦機」。

7nm製程是目前晶元領域的前沿技術,A3207的生產方是台積電,後者也是蘋果和高通的代工方,嘉楠耘智將礦機帶入7nm的競速賽。在7nm製程晶元的競速賽道上,礦機廠商需要更高的工藝技術、更大的投資,而礦機產業的毛利率也可能下降30%。(校對/落日)

2.比特幣礦業巨頭比特大陸投資區塊鏈數據存儲初創公司Lambda

據上周五的消息,中國比特幣礦機製造商比特大陸已經在區塊鏈數據存儲創業公司Lambda上投入了一筆未公開的金額。

Bitmain擴大其投資組合公司名單

新的投資將使Lambda進一步發展安全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和分散式應用程序(俗稱dapp)。這家新加坡初創公司已經進行了一輪通證的私人出售,吸引了如商業銀行、藍山、真基金和其他知名機構的投資。該公司目前正準備進行一輪首次代幣發行(1CO),其目標是籌集500萬美元。

Lambda首席執行官何曉陽表示:「比特大陸已經表明,它致力於擴大Lambda等實力雄厚的DAPP區塊鏈公司。這是對Lambda長期以來致力於創建世界級區塊鏈存儲解決方案的認可。」

Lambda將自身打造成一個高速、安全和可伸縮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它提供了多種模塊,包括可信和安全的數據存儲、公共數據訪問和事務、隱私數據保護、無限可伸縮的DAPP和塊鏈支持,以及物聯網、存儲和人工智慧數據。

至於lambda如何實現無限的可擴展性是我們感興趣的內容。這家公司表明它在邏輯上分離和分離了鏈和資料庫以實現上述目標。

比特大陸是全球用於加密貨幣挖掘的集成電路和硬體產品的領軍企業,它認為,在區塊鏈的背景下數據存儲是一個令人關注的領域。該公司對Lambda的發展和業務計劃表示滿意,他們的技術遠景、實用路線圖和最新進展是比特大陸決定投資的關鍵因素。

比特大陸說:「我們期待著與Lambda合作。」

比特大陸即將在香港交易所開展首次公開募股

這是比特大陸今年支持的長期項目中的最新一項。比特大陸已經投入5億美元在德克薩斯州建設數據和採礦設施。就在這個月,該公司還投資了三百萬美元在一家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廣告欺詐預防初創公司Tribeos,同時還投資了 Circle、Block.one和Opera。

隨著比特大陸在加密密碼初創公司的大量投資成為頭條新聞,如果報道可信的話,比特大陸也可能在9月份在香港交易所(HKEx)進行30億美元的公開發行(IPO)。這將使該公司能夠在其投資多達30家區塊連鎖初創企業的計劃中擴大其領域。鏈向財經

3.半年多蒸發4萬億,市值跌去76%!幣圈再遭強監管

(原標題:半年多蒸發4萬億,市值跌去76%!劣跡斑斑的幣圈再遭強監管)

幣圈和鏈圈都正在經歷一個多事之秋。

造富神話頻出的幣圈已連跌半年之久。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與今年2月份的高點相比,半年以來,數字貨幣資產已蒸發6300多億美金(摺合人民幣43119億)。1月8日,數字貨幣總市值達到8300多億美金,如今已快跌破2000億美金。

值得注意的是,此輪幣價下跌連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也無法倖免。

以太坊近日最低跌至257美元,創今年來歷史新低。相較於今年最高點1295美元,價格縮水逾八成,也引發了市場的進一步恐慌,近日價格起伏震蕩,但市場似乎並沒有止跌的態勢。

屋漏偏逢連夜雨,尚未從幣價暴跌打擊中恢復的幣圈又遭暴擊。8月21日晚間,業界突然發現,多個涉及區塊鏈和虛擬幣領域的微信公號被停止使用,涉及的區塊鏈媒體包括金色財經網、深鏈財經、大炮評級、吳解區塊鏈、火幣資訊等多個幣圈微信公號,目前,上述微信公眾號均已無法搜索,且相關內容均已被屏蔽。

自媒體泛濫,良莠不齊是區塊鏈圈子特有的現象。每一場區塊鏈相關的活動上,在媒體支持一欄都能看到幾十家「媒體」的logo,而這些媒體喜歡用「xx財經」命名,大部分自媒體的發布渠道只有微信公眾號,一些圈內比較知名的媒體則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稿件發布通道,網站、APP等都已打通,如金色財經已經有小程序在運行。

這些媒體的創始人及運營人員背景也很多元化,多來自傳統媒體和互聯網圈,在區塊鏈浪潮興起後投身此風口。如金色財經、深鏈財經的內容負責人此前都供職於網易、新京報等媒體,幣世界創始人此前曾供職美團網。

業內對此次封號反應不一,一些觀點認為,此次封號可能是監管將再次收緊的信號,可能對原本就萎靡不振的市場帶來打擊;也有觀點認為,此次封號是面向所有公眾號的整改,與行業屬性無關,但騰訊給出的回應否定了後者觀點。

而這並非監管第一次出手。

此前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一鋒就曾介紹央行在虛擬貨幣領域的清理整頓工作進展及成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組織屏蔽「出海」虛擬貨幣交易平台。

二是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

三是果斷打擊ICO冒頭及各類變種形態。

四是積極進行風險提示與輿論引導。

五是對於各類偽虛擬貨幣以及相關的非法集資、詐騙、傳銷等活動,積極支持配合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

多個區塊鏈自媒體大號被封

被封的微信號均為區塊鏈相關的知名公眾號,公眾號發布的內容涵蓋目前鏈圈業務的各個方面,包括快訊、深度訪談、區塊鏈項目評級,交易平台業務等。

一位上述公號的創始人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並不清楚具體是因為什麼原因被封號,之前也並未收到過相關警告。

騰訊方面給出的回應是,部分公眾號涉嫌發布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帳號被永久封停。

一位與信通院有合作的區塊鏈安全技術公司的創始人告訴券商中國記者,該公司公眾號在進行註冊的過程中被告知目前公眾號名字中有「區塊鏈」的都不能認證,除非提供行政機關許可函。該人士透露,微信認證最後一步會對公眾號的名字進行審核,有一個敏感詞庫,名字里包含敏感詞的都需要提供第三方證明,一般是行政許可。

「目前和區塊鏈相關的,只有兩種可以認證,一種是營業執照里有區塊鏈相關的營業範圍,一種是和國家機關有相關合作文件。我們是和工信部泰爾終端實驗室有共建區塊鏈安全研究中心的合作協議,所以才能給出證明。」該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券商中國記者就此事向騰訊方面核實,截至發稿尚未得到明確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封號的僅限於相關媒體的公眾號,網站、APP、小程序等均未受影響。幣世界創始人譚晨輝在朋友圈表示,雖然從微信起步,但該公司很早就去微信化了。金色財經、深鏈財經、大炮評級等也都設有網站。

對於同時運營著網站、APP等渠道的區塊鏈媒體而言,封號的壓力也並不小。一位上述被封的大號的負責人告訴券商中國記者,雖然網站也運營了一段時間,但主要精力還是在公眾號上。「肯定要停一段時間,個把月內我們不會再發東西了。」他表示。

區塊鏈媒體亂象

自去年區塊鏈火爆後,和良莠不齊的項目一樣層出不窮的,還有區塊鏈媒體。在形形色色光怪陸離的區塊鏈行業大會上,每一場的媒體支持欄都有幾十家區塊鏈媒體的logo。

只需要註冊一個公眾號,冠之以「XX財經」「XX區塊鏈」等的名字,便可以以「媒體」的身份行走幣圈,出席活動等。一些圈內比較知名的媒體已經建立了包括網站、APP、小程序等在內的相對完善的稿件發布渠道,大部分自媒體的發稿渠道只有微信公眾號。

如果區塊鏈媒體所進行的是基於事實的信息傳播,或許不會遭太多詬病,但實際上,多數區塊鏈媒體的運行並不這麼簡單,一些自媒體從融資開始便定位於某些機構和項目的「喉舌」,淪為幣圈一些口水仗的工具。

一位token fund(區塊鏈投資基金)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區塊鏈媒體的構成非常負責,有些代投,或者一個項目方的公關部,都會申請一個公眾號叫某某財經的區塊鏈媒體,專門宣傳自己的項目;還有些是需求倒逼的,因為傳統媒體或者一些自媒體大v都不會接受區塊鏈項目的廣告投放需求。

有趣的是,在鏈圈和幣圈的一些人看來,幣圈媒體似乎與主流媒體涇渭分明,自成體系。券商中國記者在報名參加一個業內某頭部token fund組織的交流會時曾被告知,由於之前的活動有傳統媒體報道出現偏差,不便邀請傳統媒體。

幣圈對政策面和消息面極為敏感,在沒有權威信息獲取渠道的情況下,一個惡意做空的假消息就可能引發幣價的大跌,且幣圈造假容易,成本低。尤其是在市場萎靡的時候,一個類似監管出手的假消息,配合二級市場拋量,一些「韭菜」就會恐慌。而這也是莊家洗盤的常見手法。

一位剛成立的區塊鏈媒體的負責人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目前來看,高質量的區塊鏈內容仍比較稀缺,很多年初在牛市時成立拿到幾十萬到幾百萬融資的媒體在目前市場遇冷的情況下已經融不到下一輪資金了,大批沒有盈利能力的小媒體將死去。

監管頻傳信號

此次區塊鏈媒體被封號引發了幣圈對監管即將再次出重拳的擔憂,市場上已經有相關消息在流傳,但都未經考證。回顧自去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叫停ICO及切斷數字貨幣和法幣兌換後監管層的表態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對打著區塊鏈名頭,以技術創新名義行騙的種種項目始終保持著警惕,對包括數字貨幣交易平台等在內的幣圈的各個鏈條均保持關注。而此次封號,也體現了政策在執行層面的一致性和有力性。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初,國內幾家主流財經媒體曾同時刊登一篇內容為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一鋒接受記者採訪的報道。該報道中,張一峰介紹了央行在虛擬貨幣領域的清理整頓工作進展及成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組織屏蔽「出海」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截至2018年5月,110個網站(包括火幣網、幣安網等交易平台)已被屏蔽。

二是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多次約談財付通、支付寶等非銀行支付機構,要求其嚴格落實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相關業務的要求。目前支付寶排查並關閉了約3000個從事虛擬貨幣交易的賬戶。

三是果斷打擊ICO冒頭及各類變種形態。密切監測、加強研判,打早打小、防患於未然,向市場傳遞更為明確的監管信號。

四是積極進行風險提示與輿論引導。會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提示民眾高度警惕虛擬貨幣相關活動的風險與危害。

五是對於各類偽虛擬貨幣以及相關的非法集資、詐騙、傳銷等活動,積極支持配合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張一峰在報道中表示,以上措施是人民銀行在前期清理整頓境內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和首次代幣發行融資(ICO)活動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針對相關非法金融活動的新變種與新情況,會同相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性清理取締措施,防範化解可能形成的金融風險與道德風險。

此外,7月份,央行副行長潘功勝也曾表示,ICO以及各類變相的ICO,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交易活動,以及互聯網外匯交易平台,涉及非法集資和非法發行證券,「是不讓乾的」。

他強調,目前部分機構在中國國內受到打擊之後,跑到國外,未經中國政府許可,仍然對中國的居民開展業務,這也是明確為非法並禁止的。他著重強調了要遏制增量風險。對一些新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業態的出現,在現有法律和政策框架中,如果不符合,那麼「露頭」就打。

此外,針對數字貨幣交易中隱匿的洗錢風險,國家外匯局副局長陸磊也在上個月的第五屆金融科技外灘峰會上進行了提示,陸磊表示,數字貨幣洗錢是潛在威脅——用各種token、虛擬幣作為中介,先將匯款人所在地的法幣轉為代幣,再在收款端將代幣轉為收款人所在地的法定貨幣,事實上完成了跨境支付。網易科技

4.英偉達CFO:由於利潤降低,計劃退出加密貨幣業務

Bianews 8月22日消息,據CCN報道,英偉達(Nvidia) 首席財務官Colette Kress宣布正式終止其加密貨幣業務,Kress表示「相信我們已經到達了一個正常的時期,而我們期待在前進的道路上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加密貨幣,我們的營收預期是,加密貨幣的專用產品本季度帶來約1億美元收入,但實際營收為1800萬美元,而我們現在預計未來的貢獻可以忽略不計。」

Nvidia的首席執行官Jensen Huang對Kress的負面情緒表示贊同,並補充說,隨著加密貨幣的價格下降趨勢,其以加密貨幣為主的採礦晶元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新浪科技

5.手機無故變慢 專家:可能被劫持挖掘加密貨幣

智能手機若毫無理由突然變慢、變熱且電量下滑,那麼手機可能已被黑客劫持用來挖掘加密貨幣。資安專家將這類新型網路攻擊稱為「加密劫持」(cryptojacking)。

資訊科技服務管理公司Wavestone的專家畢拉斯(Gerome Billois)表示,加密劫持「包括誘騙網路伺服器、個人電腦或智能手機安裝惡意軟體,用來挖掘加密貨幣」。

挖掘比特幣(Bitcoin)、以太幣(Ethereum)、門羅幣(Monero)和其他加密貨幣可能利潤相當豐厚,但挖礦確實需要大量投資且負擔高額電費。

但黑客已經找到一個更便宜的作法:偷偷利用民眾智能手機的處理器挖礦。

為了吸引受害者,黑客把特洛伊木馬惡意軟體(Trojan Horse)植入看似無害的手機應用程序。

資訊科技安全公司ESET的研究人員指出:「最近我們發現,在Google Play有100萬至500萬次安裝紀錄的熱門遊戲Bug Smasher其一版本,它一直偷偷利用民眾的移動設備挖掘門羅幣。」

這個現象顯然還在增長,卡巴斯基實驗室(Kaspersky Lab)資安研究員艾姆(David Emm)說:「過去12個月內有越來越多手機應用程序,隱藏與加密貨幣挖掘程序相關的特洛伊木馬惡意軟體。」

對於智能手機用戶來說,挖礦通常頂多只會導致手機速度變慢且發熱,因為處理器正忙著挖掘加密貨幣和完成其他任務。但在最糟情況下,可能會損壞手機。中央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集微網 的精彩文章:

陸企挖角IC工程師力度趨緩;三星自研GPU來了!告別存儲器依賴症;後張忠謀時代台灣半導體業要走出去
移遠通信踩「隱形紅線」衝刺IPO;同方股份一季度巨虧2億;海格通信旗下星輿科技獲近億元投資

TAG:集微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