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生,最關鍵的是這三點!

養生,最關鍵的是這三點!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後,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度。《曆書》曰:「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

祛濕多開窗通風

俗語稱,「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此時雖已入秋,但暑去仍需一段時間。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階段,溫度仍較高,加上時有秋雨,濕氣較重,濕熱並行,所以有「秋老虎」之說。另外,晝熱夜涼,氣候寒熱變幻,稍不注意容易傷風感冒,陳年舊疾多有複發。

祛暑濕先要做到多開窗通風,尤其是一早一晚,正所謂涼來暑自消。留滯在身體里的暑濕,可用捶背的方法開宣肺氣,開啟身體的肅殺之氣來祛濕。

具體方法是:端坐,腰背自然直立,雙目微閉,放鬆;兩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兩側,各捶30次。捶背時,要從下向上,再從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兩側。這種方法可暢胸中之氣,通脊背經脈,健肺養肺,以祛除身體的濕氣。

祛乏需調整作息

處暑天氣由熱轉涼,此時天地間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也相應地隨之轉換。另外,處暑後人體出汗漸漸減少,代謝較夏季逐漸減慢,機體開始進入休整階段,此時人們往往容易感到一種說不出的疲乏,也就是常說的「秋乏」。

調整好起居作息可讓人遠離秋乏。首要的是晚上增加睡眠一小時,另一方面要保證有質量的午覺,以養精神。

除了充足睡眠,還可以從飲食上來調理,百合銀耳粥(百合50克,銀耳1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煮粥食用)就是不錯的選擇。百合有清心潤肺、滋陰寧神的作用,可減輕心悸、煩躁和失眠等癥狀。

銀耳味甘淡性平,歸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適用於虛勞乾咳、少痰和痰中帶血絲、口燥咽干、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症,兩者共食正是祛除秋乏的佳品。

益腎養肝多吃清潤食品

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處暑過後,氣溫逐漸下降,日夜溫差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此時飲食調養方面宜益腎養肝,潤肺養胃。飲食上宜多吃鹹味食物如荸薺、沙葛、粉葛等,也可多吃新鮮果蔬,以及銀耳、百合、蓮子、蜂蜜、糯米、芝麻、豆類、奶類等清潤食品以防秋燥。

處暑養生菜譜

紅燒鴨子

材料:鴨肉 姜 料酒 鹽 白糖 生抽

做法:

1. 鍋內倒入水加幾片姜,煮沸;

2. 放入鴨子,燙熟,然後砍成塊;

3. 鍋內放少許油,翻炒鴨子。

4. 炒成變色了之後,它本身會出很多水,蓋蓋子燜干水;

5. 放點料酒下去,放鹽、白糖、生抽。

功效:養胃生津、清熱健脾

百合蓮子湯

材料:干百合100克 干蓮子75克 冰糖75克。

做法:

1. 百合浸水一夜後,沖洗乾淨;

2. 蓮子浸泡4小時,沖洗乾淨;

3. 將百合、蓮子置入清水鍋內,武火煮沸後,加入冰糖;

4. 改文火續煮4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養心,健脾和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的長壽我的團 的精彩文章:

TAG:我的長壽我的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