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書協主席蘇士澍少年時期的書法老師,為何極少有人聽說過?

中書協主席蘇士澍少年時期的書法老師,為何極少有人聽說過?

翻開現任中書協主席蘇士澍的百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藝術傳承:他曾師從啟功先生,從事書法碑帖編輯工作多年……百科中也提到了蘇士澍青年時期的書法、篆刻老師劉博琴。

事實上,書法篆刻名家劉博琴在1950年代的藝壇,有著較高的知名度,他當時幾乎可以和啟功先生齊名。資料顯示,啟功先生和篆刻家劉博琴關係較好,在啟功先生常用的私人印章中,有七方印就是劉博琴所創作的。那些作品風格多樣,刀工穩健,較全面地展示了篆刻家劉博琴的治印技能。

相對而言,蘇士澍的這位老師在當代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和啟功先生,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這是怎樣的現實,導致這樣的結果呢?

他之所以不被世人所了解,不被世人所了解,無外乎兩個原因。

在書法、篆刻、繪畫依舊吃香的20世紀上半葉,像劉博琴這樣的篆刻家不少,但有劉博琴這樣篆刻造詣的人不多。

他以出眾的刀工,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曾經被董必武、章士釗、沙千里、老舍、葉聖陶等名士邀請治印,影響力可知一斑。當時有「南孫(孫志魚)北劉」的說法。而在北京城,當時僅有張樾臣可和劉博琴相匹敵。1961年張樾臣病逝之後,行內人慨嘆「篆刻家劉博琴獨步京華」了!

篆刻家劉博琴談起自己的家事,他也很有些追慕往昔的味道:曾祖父是道光年間著名的藏書家,書法篆刻家;

祖父劉子重是同光年間的碑帖收藏家、篆刻家;父親早亡,叔父劉士彥曾在松竹齋當學徒,又奮鬥成了職業篆刻家——劉博琴的刀工正是同叔父學的……

當篆刻在當代已經日漸成為少數人的愛好時,篆刻家的名氣也就顯得更不受關注了。不只是早逝的劉博琴,當代一些篆刻名家,也只是在部分愛好的人心中有位子。

書法篆刻,本有同源之法。篆刻家也就常常是書法家,劉博琴也不例外!

劉博琴曾和眾多好友——郭風惠,張伯駒,鄭誦先,等一起加入了北京中國書法研究社,他曾在北京城題匾多處。又曾和老友們在電視上主講書法——那是1964年(54年前),不得不說,這在教育史上,是開先河的大膽嘗試……

隨後的時光,篆刻家劉博琴和當時的文化人一樣,蹉跎了歲月。等到歲月靜好時,雖然他不過才六十來歲,卻是傷病連連,很多事來不及做了。1984年,他病逝了,文從沈夢了解,當時才63歲。生命的迫不及待,時常令人猝不及防,許多事難免會成為遺憾!

對比而言,比篆刻家劉博琴年長九歲的啟功,晚年在書畫圈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地位也越來越高,在2005年以93歲高齡辭世。從這個角度看,人能高壽,也常常就有了更多時間來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能力,篆刻家劉博琴沒這個機會!

於是,在現在的網路上,要找到幾張劉博琴的書法、篆刻作品是比較困難的事兒,畢竟他的作品傳世的不多。

提到他這個名字,要被一般人點頭表示認識,又困難得多了!

大概只能說,他是中書協主席蘇士澍少年時期的書法篆刻老師,這樣,應和的人或者能多一點。畢竟,在善於遺忘的年代,談論文藝人物是令人羞恥的一件事兒!

按時間算來,蘇士澍跟隨劉博琴的時間應該不長,追隨啟功先生的時間應該不短。啟功先生曾任中書協主席,毫無疑問,啟功對中書協主席蘇士澍的影響更大……

以至於當代人知道,蘇士澍的老師是啟功,而很少有人聽過劉博琴了。

這,也是難免的事兒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圈 的精彩文章:

早年從事美術創作,60歲後研究書法,92歲獲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
生於貧寒農家,多次輟學,曾從王蘧常學書法,卻奮鬥成紅學大家

TAG:書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