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西儀節之爭,清政府如何破解覲見之禮難題?

中西儀節之爭,清政府如何破解覲見之禮難題?

1861年3月之後,西方各國公使陸續進入北京,但覲見皇帝之禮一直未能進行。清朝的理由,最初是咸豐帝依舊制「北狩」熱河,不便舉行,後因咸豐帝去世,稱皇帝年歲太小,太后因中國禮儀不見外人。駐京的各國公使也未將國書親遞,一些公使僅將錄副本交總理衙門,還有一些公使赴任後甚至不提此事。

1865年7月5日,法國代理公使伯洛內(H.de Bellonet)照會總理衙門,對當時頻頻發生的教案不滿,言辭中多有威脅之意。儘管英國參贊威妥瑪曾作《新議略論》、總稅務司赫德(R.Hart)亦作《局外旁觀論》,呈遞總理衙門,但都以個人身份婉言告勸。如伯洛內以正式照會提出,且鋒芒直露,對清朝說來尚屬首次。奕對此極為不滿,復照中對伯洛內的指責處處駁斥,然對覲見一事卻細心地不置一詞。法方的照會也提醒了奕,隨著同治帝年歲增長,親政時間的到來,外國公使若再提出覲見,又將何以處之?

總稅務司赫德

1867年9月30日,距《中英天津條約》規定的10年修約的期限已近,為早作準備,奕等總理衙門大臣請兩宮皇太后下旨,命沿海疆吏及曾辦過對外事務的大臣18人,共抒意見,以備在修約談判中採擇。同時發下奕等人的信函,提出了近年中外交涉中的6項事務,作為此次大討論的綱要,其中第一項就是覲見,在討論中,奕等人說出了中國舊有傳統與近代國際社會銜接中的無奈,倒出了一肚子的苦水。但究應行何禮,卻沒有明說,卻隱隱露出可不行「中華儀節」。

慈禧太后

由於湘、淮系的崛起,清朝權力下移。手掌重兵的各省大吏對朝廷政治有了一些發言權。然他們收到此諭後,大多數人沉默了很久。作為沿海疆吏,他們清楚敵手的強盛,作為「天朝」臣子,他們理應奉禮教為先。12月13日,總理衙門僅收到3份回折,不得不再次催促,當日下發的諭旨一一點名,讓未表態的各大員迅速回奏。也恰在此時,奕派卸任的美國公使蒲安臣(A.Burlingame)為清朝出訪締約各國的使節,並派總理衙門章京志剛、孫家榖為隨員。他為此專門指示蒲安臣,到各國時,「無庸相見」各國君主,「或偶爾相遇」,「彼此概免行禮」,以免為今後的覲見儀節之爭落下口實。

蒲安臣

廣東人民出版社委託宣傳

( 茅海建:《當代學人精品:茅海建卷》,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

(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史碩士研究生 謝敏 )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興中會元氣大傷,暗殺或成為對抗清廷唯一激烈方式?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