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比黔之驢更幸運:美國虹鱒僅用100年完成進化!

比黔之驢更幸運:美國虹鱒僅用100年完成進化!

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驢》一文講了這樣的故事:貴州本無驢,一好事者將一頭驢帶入貴州。在野外,驢遇到本地物種老虎。起先老虎不知驢之底細,看似龐然大物,不敢貿然動手,試探幾次後,終於將其吃掉。

在現代科學看來,柳宗元講的其實是外來物種引入適應進化的問題。貴州本無驢,好事者引入,屬於引入外來物種。這個外來物種能否適應新的環境,就看它的造化了。造化好的話可說迅速適應當地環境,比如紅火蟻。無法適應的話,就地淘汰,如這黔之驢。

比黔之驢更幸運:美國虹鱒僅用100年完成進化!

圖1 驢和老虎(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進化速度:幾分鐘還是幾百年?

提到進化,一般人都會以為是漫長的過程。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自從地球上有了第一個生命開始,進化的齒輪就開始運轉,永不停息。歷經35億年,進化的力量造就了地球上豐富的物種多樣性。

其實不然,進化的速度和物種的壽命相關,有快有慢。一般而言,越是壽命長、高級的動物,進化的周期越長,比如人類;反過來,越是壽命短、低等級的動物進化越快,像細菌,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一次進化。

當然,進化還和周圍環境變化、物種競爭等因素相關,比如適應性進化和協同進化。通常,外來引入的物種面臨的新的生態環境條件與其在本土範圍差別很大。因此,研究外來引入物種可以更好地探討適應性進化過程

所謂的適應性進化(adaptive evolution)是指,物種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了適應特殊的環境,局部結構和功能發生了變化,這也就是為何不同的物種存在於各種特定的區域中的原因。適應性進化不同於協同進化,協同進化是指關係密切的兩個物種,在進化上發展相互適應的特性。

改變自己:虹鱒適應新環境之路

黔之驢是不幸的,還沒來得及適應,就進入老虎腹中。相比之下,美國虹鱒幸運多了。在19世紀90年代,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被「好吃者」引入密歇根湖(淡水湖),在那裡生存繁衍下來,成為外來引入物種。原本虹鱒在河流中孵化,卵成年回到海洋中生活。而這些生活在密歇根湖的虹鱒雖然會繼續到上河流產卵,不過成年後不再返回海洋,而是回到密歇根湖。

為了研究它們如何適應從海水(半生海水半生淡水)到淡水的環境,科學家們對264條虹鱒進行了基因組測序。這264條虹鱒一部分來自密歇根湖,剩下的來自原產地。

經過對比,科學家確定人為引入導緻密歇根湖的虹鱒所有29條染色體的遺傳多樣性一致降低。儘管遺傳多樣性降低,密歇根湖的虹鱒三個染色體區域發生了改變,這些改變與適應新環境相關。第一個區域里包含神經醯胺激酶(ceramide kinase)的功能發生變化,這可能會改變密歇根湖虹鱒的代謝和傷口癒合率,可以修復寄生蟲帶來的傷害。很多淡水魚類具有這樣的特徵。第二個和第三個區域編碼碳酸酐酶和溶質載體蛋白髮生改變,二者都對滲透調節至關重要,可以令密歇根湖虹鱒在生理上適應淡水。

比黔之驢更幸運:美國虹鱒僅用100年完成進化!

圖2. 虹鱒(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這項研究表明,儘管全基因組遺傳多樣性減少,物種可以迅速適應新的環境,不可思議的是密歇根湖虹鱒僅僅用了百餘年就完成了生活史的轉變,這是典型的快速進化。

時光不可逆轉,進化上卻可溯本求源。由於人為的引入,密歇根湖的虹鱒經歷的環境發生了變化,這些鮭魚體內的基因開始發生變化。基因的突變是無序、偶然的,一部分個體不經意間發生有利的突變。於是它和它的後代存活下來,慢慢繁衍。而那些發生不利突變的個體就被無情淘汰。百餘年後,這些適應新環境的個體完全適應了淡水的生活,進化完成!

比黔之驢更幸運:美國虹鱒僅用100年完成進化!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治世求穩,亂世則變。相比於黔之驢,美國虹鱒在密歇根湖的生存、繁衍全賴快速進化之福。物種的進化和自身的生活史密切相關同時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一般而言繁衍快、壽命短的物種更容易完成進化。

與此同時,劇烈的環境變化比平穩的環境更能迫使動物產生進化。與驢相比,虹鱒壽命更多、繁殖周期更快,它所面臨的環境變化更加劇烈,這是在短短100年內虹鱒完成適應性進化的原因。

參考文獻:

Willoughby JR et al. 2018. Rapid genetic adaptation to a novel environment despite a genome-wide reduction in genetic diversity. Molecular Ecology, doi: 10.1111/mec.14726.

(本文中標明來源的圖片均已獲得授權)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趙序茅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關注|百童百服秀未來——2018即墨國際童裝節盛大開幕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