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宰相放走殺人犯後向國君請罪,國君原諒了宰相,宰相卻堅持要死

宰相放走殺人犯後向國君請罪,國君原諒了宰相,宰相卻堅持要死

在我國古代,有很多死板、愚忠的例子,讓我們開放的現代人很難理解。

今天要講的也是這樣的故事。

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國相名叫石奢,深得國君楚昭王的信任和器重。

石奢為人剛正不阿,清廉正直,他既不會阿諛逢迎,也不會膽小避事。最主要的是,他能秉公執法,從來都不徇私情。

因此他在楚國威信很高,後來被司馬遷記載入《史記·循吏列傳》中。

但這樣一位將國法放到至高無上地位的人,若遇到需要大義滅親的事情,他會做如何選擇呢?

有一天,石奢巡視屬縣,竟碰到一起當街殺人事件,兇手在殺人後逃跑。

身為國相,遇到這麼惡劣的事件,豈有不管之理。於是石奢立馬派人前去追趕,將兇手抓獲。

當兇手被帶到自己眼前時,石奢驚呆了,因為兇手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這可如何是好?

像石奢這種人,處置自己的兒子估計能做到,但要說斬了自己的父親,還真做不出來,那可是大不孝啊。

經過激烈地思想鬥爭之後,石奢最終決定:放走父親,自己擔罪。

於是石奢命人把自己捆綁起來,押送去見楚昭王。

楚昭王見此情形,忙問這是怎麼回事。

石奢敘述完事情經過後說:「我若殺了父親,那是不孝,現在放了父親,屬於不忠。我徇私枉法,該當死罪。」

對楚昭王來說,石奢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怎麼會因為這種事懲治他呢?而且石奢的做法足以表明他的忠君愛國之心了。

於是楚昭王對石奢說:「碰到這種事怎麼能怪你呢?就當你沒抓到兇手,趕快起來辦理國事去吧。」

正常人在得到國王的原諒後,也就算了,頂多以後多為國家分憂報答王恩嗎。

可石奢偏偏就不,他對楚昭王說:「多謝大王不殺之恩,但我有罪,必須承擔後果。」

說完,石奢不顧楚昭王的勸阻,毅然自刎而死。

無獨有偶,《史記》中還記載了一個人的故事,跟石奢的故事很相似。

說在晉國,有一位法官名叫李離。因手下官吏向他彙報了錯誤的信息,使他枉殺了一條人命。

後來李離知道了這件事,就把自己抓起來並判以死刑。

國君晉文公同樣是為李離圓場,他對李離說:「這是你手下人的過失,不是你的罪過。」

李離說:「我身為他們的長官,沒有把官職讓給他們。我的俸祿也很多,也沒有把它們分給下屬。現在我聽察案情有誤而錯殺了人,卻要把罪過推給別人,沒有這種道理。」

晉文公又說:「按你這麼說,那我也有罪嗎?」李離並沒有回答晉文公這個問題,而是堅稱自己有罪。

最終他不接受晉文公的赦令,同樣自刎而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讀春秋 的精彩文章:

作為開國皇帝,他不殺功臣,五虎將全都善終,因沒防住一人而慘死
這位鐵帽子王散盡家財搞復辟,失敗後不讓子女再做中國人

TAG:寶讀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