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生 今日處暑

養生 今日處暑

2018年處暑時間

8月23日 12:08:30

農曆 七月(大)十三

星期四

>>>>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進入處暑節氣,炎陽不再炙烤,蟬兒不再鳴叫,熱情的盛夏便漸行漸遠了。嫵媚的秋色在天地萬物間一點一滴地開始瀰漫,秋意漸濃。

>>>>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從而開始一年之中最美好的秋高氣爽的時節。「立秋處暑天氣涼」「立秋處暑有陣頭,三秋天氣多雨水」,這是處暑節氣的特徵,也是千百年來民間總結出的諺語。???

>>>>

處暑節氣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處暑養生之道

調起居、解秋乏 增加睡眠一小時

暑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因此,從養生的角度來看,此時起居作息應作相應調整。

增加睡眠一小時,並且保證有質量的午覺,可以讓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養精蓄銳。

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氣血會呈現陰陽俱虧的狀態,會產生白天沒精神,晚上睡不著的現象。

現代研究發現,夜間0至4點,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中午12至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有統計表明,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因此,子午覺既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

2

秋燥易傷津虧陰

中醫學認為,秋季是多事之秋,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過度階段,從立秋到處暑,秋陽肆虐,溫度較高,加之時有秋雨綿綿,濕氣較重,天氣以濕熱並重為特色,故有「秋老虎」之說。

入秋以後,雨水會明顯減少、空氣濕度漸漸降,「秋燥」最容易引發咳嗽。這種情況往往是外燥所致,外燥是由外感燥邪所致。

此時應該多喝水補津液。除了多喝開水、淡茶、豆漿等飲料以補水外,保持居住環境的濕度也是潤燥的重要環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家中種些花或養魚,不然的話早晚多往地上灑點水,或用濕拖把擦地等。

3

適量運動保陰氣

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選擇輕鬆平緩的項目。尤其是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

登山是秋季戶外運動的不錯選擇。登山能增強人體的呼吸和血液循環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臟收縮力增大,對哮喘等疾病還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並能降低血糖,增加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分張家港 的精彩文章:

TAG:十分張家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