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金門823炮戰60年,蔣蔡格局不可同日而語

金門823炮戰60年,蔣蔡格局不可同日而語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炮彈塊還留在我背上……」

今年是「823炮戰」60周年,台媒訪問在炮戰中倖存的金門老人,炮戰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是右腳中指被截肢,背上一塊突出處,則是當年動手術遺漏未取出的炮彈塊。

接受採訪的金門老人(圖自台媒)

炮戰60年後,久為缺水所苦的金門人,總算盼到了來自福建晉江的水。背上留著大陸炮彈,手上拿著大陸水,電視上播放蔡英文在與薩爾瓦多「斷交」後的「抗中」演說,倖存老人心中想必也是五味雜陳。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兩岸關係已經不只是兩岸問題,也是區域問題的一環。『中國』對亞洲的企圖心、蓄意挑戰,已經取代傳統力量主導的國際秩序,尤其『中國』加深對台灣的壓力,凸顯在區域的影響力,顯示『中國』對台灣主權進逼力道非往昔可比……」(取自蔡英文關於薩爾瓦多「斷交」的演說)

1958年蔣介石的「國慶」演說,則是在歡慶823炮戰「勝利」,他說:

「在這六個多星期的惡戰苦鬥中,不僅打破了『共匪』在金門登陸作戰的陰謀,制壓了他侵略東南亞的野心,更將他虛聲恫嚇、圖窮匕見的一切弱點,都對世界暴露無遺。」

60年前「反共」,蔣介石的概念是,「中華民國」才是中國;60年後「反中」,蔡英文的邏輯是,台灣不是「中國」,也不是其一部分,而「中華民國」四個字只有選舉時才拿出來用。上次「斷交」,她連呼十二次「中國」,為選舉吹響號角;這次「斷交」,她連呼四次「中華民國」,為選情告急吹響號角。

在我讀過的教科書里,「823炮戰」是一場攸關「中華民國」存亡的戰役,而我們成功守住了金門最前線,「粉碎了中共赤化台灣的企圖」。不過時至今日,關於這場戰役也浮現了許多不同的說法。對大陸朋友而言或已熟知,但對台灣人而言卻比較新鮮的觀點是,823炮戰其實是「中共放水」。

「823炮戰」,大陸稱為金門炮戰,由解放軍發起,「國軍」反擊,從1958年8月23日,打到1979年中美建交。這次戰爭被歸為「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一部份,面積只有台北市1/2的金門,承受了60萬顆炮彈。1960年,卸任前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來台訪問,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美國總統來台。

關於此役,歷來大約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大陸就是要攻取金門、馬祖,攻克後再以和平方式解放台澎。第二種是,大陸要支援中東,牽制美軍。第三種是,大陸要防止美國製造「兩個中國」,甚至「一中一台」。

1958年金門「823炮戰」(資料圖)

所謂「中共放水」一說,就是指第三種說法。

金門的政治地位,按蔣介石的規劃,就是「反攻大陸」的跳板,也是維持統治台灣正當性的重要象徵,因為「中華民國」是中國,台灣僅是其中一部份,按「中華民國憲法」是要謀求最終的統一。這就是蔣堅持要留著金門、馬祖的用意。

但是,美方的態度卻非如此。當時美蘇正處於冷戰階段,切分世界,蔣介石成功地讓美國相信,台灣是圍堵「共產勢力」的重要力量。然而,美方雖承認台灣在軍事戰略地位上的重要性,卻不願意捲入戰爭。金門、馬祖離島對美國而言,在軍事上協防不易,並容易引起中美間的直接衝突,在政治戰略上,也無法將台灣切割出中國。所以在1954年台美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蔣共同防禦條約)里,不包含金馬地區。

在炮戰期間,美國不斷慫恿蔣介石從金馬撤軍,但蔣偏要反其道而行,在金門駐紮十萬大軍,逼美國認,而這也一度成為當時美國總統大選的一個辯論焦點。結果最後美國採取折衷方式,還是只承諾協防台澎,但以第七艦隊護航台金之間的補給,並宣布不進入三海里的領海範圍。

對大陸而言,金、馬不在美國保台範圍內,發動炮戰主要策略是「直接對蔣,間接對美」,打金門,不打台灣。在「中共放水」一說里,認為毛澤東主要是為了摸清美國人對國共內戰的態度與底線,而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當時甚囂塵上的「兩個中國」傳聞。

從美蘇間的歷史文件里可知,艾森豪威爾其實主張的是「兩個中國」,就如「兩個德國」一般,與蘇聯切分全球勢力。故而,這個說法有一定程度的可信度。關鍵在於,蔣介石對「兩個中國」的態度又是如何?

有一種看法認為,當時因為美國不支持,所以蔣介石心知反攻大陸無望了,所以對於美方「放棄金、馬,以海峽中線切分兩個中國」的提議,有所動搖。這看法有問題。

1961年,肯尼迪任內,美國務院希望根據「國家繼承」理論,讓聯合國將兩岸雙方視為中國的「兩個繼承國」,而不討論哪一方代表中國,使兩方都能成為聯合國成員。蔣介石雖深知聯合國席位對「中華民國」的重要性,但對於美國要求他遷就,適應偏安的現實,不能接受。對蔣而言,一旦接受「兩個中國」,台灣無異於美國的殖民地。

在國民黨彙編的《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里,記載了蔣當時對聯合國的想法:

「以中華民國為非法之組織,並視台灣為美所佔領之殖民地,國民黨為殘餘集團,且富有造成台灣為國際共管之陰謀,此可忍乎?……不能忍受此種奇辱與悲劇,故決定退出。」

所謂的「國際共管」,就是指美方企圖切割大陸與台灣之間的歷史文化及政治關係,否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推行「兩個中國」政策,以維護美國在遠東的利益,台灣可屬於美國,甚至日本,就是不能屬於中國。這也是台獨主張「台灣地位未定論」里的關鍵概念。

當時兩岸雖處於熱戰,但無論政治立場為何,所有兩岸三地包含海外華人幾乎都反對「兩個中國」,更別說什麼「一中一台」的概念了。這也是蔣介石明知退出聯合國事關重大,也在所不惜的時空背景。

也就是說,蔣介石最後是以不惜退出聯合國,換來台灣至今的自主性。

在「中共放水」的這一說法里也特彆強調,毛澤東當時警告,「一中一台」與「兩個中國」都是北京不允許的,故而對於金門戰役,下達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命令,不是大陸打不下金門,而是刻意留給蔣介石,以免讓美國成功製造了「兩個中國」的現實。

毛蔣雖勢不兩立,但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上,可謂殊途同歸。故而,金門的存在,也可以說是兩岸在「一中原則」上的共同象徵。這也是為什麼,台獨一向主張應該放棄金、馬離島的緣由,因為他們寧可割捨離島不要,也要台灣成為美國殖民地,甚至日本殖民地。

毛澤東與蔣介石(資料圖)

蔡英文在這一次「斷交」後的演說上,終於拿出「中華民國」作為底線,表演受虐,做選舉動員。原本這場演說,是要為自己在美國的所謂「外交突破」自我歌功頌德一番,結果因「斷交」而未果。而事實上,島內輿論包含呂秀蓮在內,都一再揭穿蔡此行根本沒有所謂「突破」,一切都是粉飾,全部都是吹牛。

蔡英文就薩爾瓦多與台「斷交」發表演講(圖自台媒)

比起蔣介石雖靠美卻終究還沒有完全聽任美擺布,自我作賤為美鷹犬的蔡英文與台獨當局,可謂無恥無「底線」。現在無論「台獨」怎麼搖尾乞憐,就算舉債買武器,都難獲得美方支持台灣重返聯合國,所以對蔣介石恨之入骨。

至於國民黨,到了今天還不敢去還原蔣介石當年為了台灣的「自主」,與美國周旋的歷史。

時至今日,國共內戰在法理上仍未結束,但大陸60年前送炮彈,現在送飲水,為的還是「一個中國」,所不同者,金門人是苦盡甘來。曾經承受過戰爭的苦難,現在享受兩岸和平最甜的那一塊,也是應該的。

倖存老人回憶,國共對峙時期,金門所有建設都以作戰為導向,民生、經濟建設停滯不前,甚至倒退。「823炮戰」期間,實施「全民皆兵」,女性也一樣要加入戰鬥,很多民眾要去搶灘、協助運補,政治上也被剝奪許多權利。台灣本島都已民選了,金門則是直到1992年才取消官派。

在兩岸中間作為第一線的觀察者,金門人說:一般人可能以為大陸開放比較晚,比台灣落後。但1979年鄧小平倡議改革開放時,廈門都已經開放了,金門卻還在「反攻復國」,而且國民政府還在不斷加強金門戰地印象。

金門人看待台灣,與大陸人不同,與台灣本島人也不同,他們特別珍惜和平,務實看待兩岸關係,厭惡台獨意識形態。這樣的態度,就是823炮戰留給他們的珍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是否支持朱立倫再選台灣地區領導人?台網友一邊倒
美國航空公司整改「台灣」選項,台當局連夜回應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