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諸葛亮的運輸神器木牛流馬真的存在嗎?

「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諸葛亮的運輸神器木牛流馬真的存在嗎?

作者:章亞軍,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木牛」「流馬」是諸葛亮北伐之時運輸糧草的工具。

諸葛亮像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有如下記載,建興九年春,諸葛亮復出祁山,用木牛運,糧盡然後退兵;與魏國將軍張郃交戰,張郃被射殺。建興十二年春天,諸葛亮與大軍從斜穀道出,以」流馬」運,與司馬宣王對陣與渭南。

流馬結構復原圖

根據上述資料,我們可以確定「木牛」、「流馬」是兩種不同的運輸工具。學者張應二認為」木牛」、」流馬」不是真的牛或者馬,而是用牛馬等畜力或者人力牽引的一種木製的運輸工具。至於它們到底是什麼?目前學術界還沒有一個共識。學者梁中效認為」木牛」」流馬」就是木製的獨輪小車。在漢代的時候,人們稱之為鹿車。根據《後漢書》有關於鹿車的記載,梁中效認定鹿車可以載人、載物,自然也可以載運糧草。梁中效和張應二都認為」木牛」」流馬」的製造者主要是諸葛亮,但是並非他一人發明製作。

木牛復原物

至於」木牛」」流馬」的具體形狀,不同的學者有著不同的觀點。我認為應該依據《三國志》的相關記載進行推測,而不是天馬行空的去幻想。裴松之在《諸葛亮傳》的注里有言:」木牛」者,頭部是彎曲的,腹部是正方形的,也就是所謂的「方腹曲頭」;有一個車輪,但是車子的前後左右共按有四個柱子;頭部向前,位於中部;穿過腹部有一條相當於可以用來剎車的舌頭。」木牛」如果覆載很重的話,行使的路程就會很少。裴松之接下來只描述了」流馬」的尺寸,比如肋骨長三尺五寸,廣三寸等等;以及一些製造方面的說明。但是沒有描述」流馬」的具體形狀。我認為,這是因為裴松之認為」木牛」和」流馬」的構造差異不大,但是尺寸上有所不同。張應二先生認為,」流馬」與」木牛」是兩種可以互補的運輸工具。」流馬」儘管形狀似象,但是載量比較小,所以,行動較為便利。據張應二先生的考證,」木牛」一次可以運輸650斤左右的糧食,運載量著實不小,而」流馬」只能運輸140斤。至於速度方面,」流馬」的速度,我們不得而知;根據《三國志》我們可以知道的是裴松之認為載著650斤左右糧食的」木牛」可以日行二十里地。

參考文獻:

[1]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中華書局,1999年版.

[2]梁中效,諸葛亮的」木牛」」流馬」文化——立足於唐宋詩詞的考察[J],成都大學學報,2014 年第6期,55-60.

[3]張應二, 王惠英,試論諸葛亮的木牛流馬 [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119-122.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趙培文

歡迎訂閱季我努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歷史百家 的精彩文章:

明朝共有16位皇帝,為何明皇陵卻被稱作「明十三陵」?

TAG:青年歷史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