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說說鄙視鏈里的茉莉花茶

說說鄙視鏈里的茉莉花茶

茉莉花

一提起茉莉花茶,「老茶客」們往往不齒。北京茶店裡幾十塊一斤的「高末」——袋泡茶拆開的即視感,衝下去一股香精的味道——實在是沒啥美感可言。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茉莉花茶給人一種難登大雅之堂的刻板印象。

每當遇到有所謂老茶客,一提起某一茶類就露出鄙夷的表情時,常讓我忍不住默默吐槽:「那是你沒喝過好的吧。」茶圈似乎有一條條隱形的鄙視鏈,喝老茶的瞧不上新茶,喝岩茶的瞧不上普洱,喝重口的瞧不上輕口……反之亦然。茶有真香,茉莉花茶作為再加工茶類,連原味茶都算不上,自然不是有「品位」之人所愛,在鄙視鏈躺槍,也屬正常。

高末 圖源網路 侵刪

喝茶要虛心,否則喝不到好的。所謂虛心,得喝茶的人先把自己的心虛化了,剝落先見,才有再次融納好東西的機會。自認愛茶之人,如果對於某一類茶,只停留在聽故事、追大師,頑守邊邊角角的一鱗半爪而未涉及茶本身,既沒有認真走透產地,又沒有真的接觸過好的,甚至連多喝幾款都不願意,就先一悶棍打死,以為自己很厲害,實不過是葉公好龍,決非真愛啊。再加工茶也是茶,怎麼能不去探索呢?

始於福建,始於茉莉

撇開少數文人自創的小眾雅趣,茶葉窨花的歷史並不算悠久。有些茶類教科書說:在交通不便的時代,南方的綠茶往北方運送的耗時過長,又沒有冷藏配送的條件,綠茶到北方後經常是氧化變質,沒什麼香味了。因此,聰巧的茶商在綠茶中拌入茉莉花,讓茶葉在運送途中吸收花香,這樣既為不新鮮的茶葉遮了丑,又因花香而成為北方市場的新賣點。這種流傳甚廣的說法賦予了茉莉花茶乍聽靠譜的歷史背景,而仔細分析起來卻有些想當然爾,似乎下了莫名的價值評斷,又未見甚可靠的依據。

茶是這麼運到北方的? 圖源網路 侵刪

林馥泉先生曾在查訪史料無獲的情況下,拜會經營花茶五十年以上的劉崇妙和黃漢水兩位先生,訪談中得到一些茉莉花茶的片段口述歷史:花茶的製造史大約可以追溯到咸豐初年(1852),當時的北平煙庄為提高鼻煙的香氣,曾在福州的長樂縣利用茉莉花熏制鼻煙,煙味特別優良。之後茶商起而仿效,遂有花茶問世,福州亦成為花茶著名產地。

然而,可能是特定的歷史原因,也可能因為福建好茶太多、花茶不受重視,現在的茉莉花茶市場,福建並不佔優。廣西橫縣的茉莉花茶雖創製不足半個世紀,然已佔有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此外,江蘇、浙江、四川、湖南、台灣等地也分別有名優茉莉花茶出產。然而,以品質優良、工藝傳統與歷史悠久論,或許還是福建的茉莉花茶更為上乘。

香花的種類:氣質型與體質型

熏制茶葉的香花,由於芳香物質的形成和揮發特性的差異,可以分為氣質型與體質型兩種。氣質型的香花如茉莉,其香精油物質以苷類的形態存於花中,隨著花蕾的成熟、開放,在酶的催化之下,不斷形成和揮發。體質型的香花如玫瑰,其芳香物質以遊離態存在於花瓣之中,隨著花朵的開放,其香氣散發逐漸減少。換句話說,氣質型花的香氣更具時效性,花不開不香,花全開了亦不香,香氣最為濃郁的是花的短暫的開放過程;而體質型的花,其香氣更為持久,即使花朵已經開放,哪怕是乾燥了,只要花瓣還在,其花香亦可保持。

玫瑰紅茶

全都是茉莉?

較低等級的茉莉花茶,第一次窨制往往採用白蘭花先行熏制,稱之為「窨底」。白蘭花是體質型的香花,其花瓣肥厚,花香濃郁而持久。用白蘭花窨茶,配花量比茉莉少,而且不用像茉莉一樣經通花—篩花—復火等繁複的工序,故而是很多茶廠降低成本的好選擇。用白蘭花打底的茉莉花茶,窨後雖不夠清純,然茶中已初具花香。之後幾次窨制再用茉莉花,做得好的話,茉莉花的清香可以蓋過窨底的白蘭花花香,也不失為一泡好茶。當然,不到位的窨制就會出現茉莉香與白蘭花香相間、香氣不純凈的情況,俗稱「透蘭」。嚴重者甚至會伴有茶香,乃至花香薄弱、茶香突出,俗稱「透素」。「透蘭」與「透素」都是花茶工藝缺陷而導致香氣不純正的表現。

有人說茉莉花茶是用花香來「遮醜」,也有人說是茉莉花在杯中的「重生」,說遮醜的大概更加專註於茶,而講重生的則更在意花。遮醜也好,重生也罷,如果以高檔茉莉花茶的標準「五窨一提」來說,達到遮醜或重生的目的基本綽綽有餘了。而到了「七窨一提」,乃至「九窨一提」之功,怕是已步入追求極致的境界。遮醜、重生之外,還要美妝、活得精彩,容易嗎?

本文未結束,續文請關註明日推送《茉莉花茶關鍵工序詳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讀書 茶經儉說
「佛系」無糖茶飲料了解一下?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