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胎,人權還是罪惡?
70年覆蓋讀者3000萬
全球華人地區最權威瑜伽哲學雜誌
墮胎,人權還是罪惡?
2018年5月26日,愛爾蘭就廢除墮胎禁令舉行了公投。結果,愛爾蘭民眾以壓倒性的優勢,推翻了禁止墮胎的法案。年輕的人們為之歡呼雀躍:「她」自由了!我們自由了!
人們不禁要問,我們是自由了還是邁向了更深的無知和罪惡?生命從何而來?感官享樂的代價為何需要多年懸而不決的公投來判決?墮胎,究竟是文明社會女性權益的象徵還是道德的迷失和另一種形式的殺戮?我們何去何從?
「我的身體,我的權利」
謀殺 vs 通向自由享樂的醫學手段
混亂的年代,囂雜的塵世間,人們庸碌奔走,瘋狂追逐些許的感官享樂,對生命的真相毫無所知。生命的孕育有時成了享樂後的負擔,年輕的人們手足無措,墮胎成為許多人無奈的選擇。兩情相悅之後無數哀傷的故事不斷上演。自然法則讓受孕成為性生活的結果,我們是否可以輕描淡寫地用墮胎去否定?
有位著名的婦科醫生曾說過:墮胎不是謀殺,也並非違背道德,它是幫助每個婦女有權做出自己選擇的醫學手段。
但是必須看到,墮胎,已經成為世界一大災難。
每年,全球有7500萬例意外妊娠,而以人工流產告終的有2600-5300萬例。每年中國的墮胎數在1300萬例以上。(南方周末2018-04-01:墮胎大數據丨中國每年有多少折翼的天使?)從藥品公司出售的國內墮胎所用藥物的銷售情況來看,這個數字可能高達4000萬。如果這一數據屬實,那全世界有將近一半以上終止妊娠的情況在中國。意味者在中國每一個孩子出生,就有2.5個孩子被流產。
血淋淋的數字還在增長,而現代文明標榜的人權自由,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我們應該如何明白生命真正的法則?
生命何時進入子宮?
當我們還在母親子宮裡的時候,如果她選擇了上述的醫學手段,我們就不會在這個世界上了。
是否有人想要否認軀體成長是生命的特徵?也許有人會說,那個時候的「我」不在母親子宮裡,那只是一個我即將擁有的一個「軀體」。
靈魂在受孕的時候,也就是男女結合的時候就進入了子宮。母親的子宮胚胎無法沒有靈魂而存在。如果靈魂離開胚胎,這意味胚胎的死亡,出生的將是死胎。
如果靈魂在出生時才進入子宮,那腹中的胚胎只是一個腫瘤,那麼我們又如何解釋蛋的發育?如果一隻鳥生了一個蛋,鳥寶寶就是在其中發育,而且完全是獨立的生命體。
當一隻雞生下一枚蛋的時候,靈魂,即生命力,一定在那個蛋里,否則它如何怎麼會在蛋中成長變化?我們可以使用早產嬰兒的恆溫箱,把嬰兒放在那裡,給他合適的營養,他也能夠發育成為一個孩子。
胎兒是否有知覺
我說:在某一刻你存在於母親的子宮裡。你會說:在將來某刻,你會在墳墓里。
我們永遠不會呆在墳墓里。我們的身體會。它不會繼續活躍,它會腐爛。你不能把腐爛的身體和子宮裡鮮活成長的孩子相提並論。每個母親都知道這一點。孩子活生生地在她的子宮裡。有時候他很開心,有時候不開心。按照韋達經典,第7個月後,子宮裡的孩子有了知覺,能感知到周圍環境的變化。
難道我們也會住在墳墓里嗎?
成長和知覺是靈魂存在的特徵。子宮裡的孩子就有這兩個特徵,兩者在墳墓里腐爛的屍體上沒有體現。這難道不是很明顯嗎?懷孕就意味者另一個靈魂的存在。母親的子宮提供了孩子發育的環境,孩子直接從母親那裡得到滋養,但是,孩子是獨立的一個人。
受孕之前靈魂在哪裡?
母親懷孕之前的一個月,我們在哪裡呢?
死亡時,按照我們的活動,靈魂會去到不同的地方。一個罪惡的人會去死神閻羅王(Yamaraja)的法庭受審判。他很有可能會被送去地獄。一個罪惡的人肯能會被提升到天堂,我們也有可能繼續在這個星球上投身。一個有神覺的人在死時可以回歸家園,回歸神首。靈魂被安置在什麼樣的母親的子宮裡取決於我們的上一世的所作所為。母親懷我的一個月前我還在別處待著,我,這個靈魂卻是永恆的。只是我的軀體在變老和死亡。
《聖經》在多處把生命描述為呼吸。是的,呼吸和「氣」密不可分。在體內我們有不同的氣體循環,被叫做脈輪,這些脈輪是靈魂所在的不同的地方。所以這些氣已經存在母親子宮裡的孩子體內。
死時 ,對一個普通人來說,生命之氣從口中離開。但這氣體在他還是腹中胎兒時就已經存在。
物質世界出生的痛苦
子宮不是孩子的舒適之地,七個月後的胎兒有完全的知覺。他感知到他的環境,他知道他為什麼存在於他的所在。如果他有一些虔誠,他會向神祈禱:「當我出生時請不要讓我忘記你......」 然而出生是如此痛苦以至於孩子忘了他在子宮裡的所有經歷。
世人總在告訴我們相反的事情:子宮溫暖舒適,羊水也在保護胎兒免受外在衝擊。
還有更糟糕的,當母親吃得太辣,或者她吸毒酗酒......這些反應會加倍作用在胎兒身上。你現在還想回到那個狀態?被擠在如此狹小的空間里,母親的消化液在一邊,她的糞便和尿液在另一邊,充滿了細菌甚至蟲子。
事實上,更痛苦的是,出生時孩子忘記了一切。出生意味著遺忘。
在母親體外,他開始接受漸漸適應的環境,一個還相對舒適的環境,於是他/ 她確信他/ 她就是這個軀體:「我是一個美國男人,」 「我是一個俄羅斯女人。」 如此,他/ 她的生活致力於物質享樂之中。
然而我們的物質世界危機四伏。我們不應該待在這裡,這不是我們原本的居所。我們原本生活在靈性世界,神的國度。如果這裡太舒適了,我們也許就不想離開,所以這個世界充滿了挫敗和沮喪。它就是這麼被設計的。
墮胎會讓靈魂無法無法來到這個物質世界,而他會繼續在不同的母親的子宮中受苦直到找到一個不會殺死他的母親!
對性負責
這是一個黑暗而罪惡的年代,虛偽自私而紛爭混亂的卡利年代。很多人處於無知之中,沒有真正的知識,掙扎於感官享樂中尋找最後的存在感。我們接受韋達經——來自古印度的靈性書籍。它們包含了絕對的知識,對每個人都是正確適用的。
至尊人格神首奎師那
韋達經典中的至尊人格神首奎師那(Sri Lord Krishna)是一切韋達知識的源頭,他告訴我們,不應該沉迷於以性為首的感官享樂,毫無節制的性生活必然帶來不想要的人口,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一方面,墮胎讓一個靈魂無法正常在這個物質軀體中存在,他被迫轉移別處;另一方面,墮胎的參與者也會遭受罪惡的果報。
我們都是吝嗇鬼,為了一己利益而活,都想成為享受者,成為神。可是沒有人能以這種方式獲得快樂。我們如此先進的物質生活,並沒有讓我們變得更快樂,也沒有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同樣的,不負責的性生活的最終結果是殘酷的束縛和果報,所謂的自由不過是性放縱的自我安慰,我們無法脫離神的存在而獨自享樂。
墮胎並不是現代文明的標誌,恰恰是卡利年代墮落和愚昧的標誌。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控制自私的感官享樂,把神放在生活的重心,用我們所有的天賦和能力以及個體性去服務他。就性生活而言,努力為了培養有神覺的孩子進行性生活。如此,我們才能以合作的心態愉快地生活,並且在離開軀體後返回家園,回歸神首。
最後,物質世界的感官享樂並非有益無害,母親的子宮並不是理想之地。
特別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帶水印圖片為「BBT中國」版權圖片,轉載請保留水印或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回歸神首雜誌》(back-to-godhead)
— 奉愛瑜伽Yoga,健康快樂覺悟的生活方式 —
英文雜誌Back to Godhead姊妹刊,一本介紹奉愛瑜伽哲學Bhakti Yoga與印度靈性文化韋達文獻的專業雜誌。由世界梵文學者、瑜伽靈性大師聖帕布帕德1944年創刊。70年來全球覆蓋超過3000萬讀者。
?微信 |back-to-godhead


TAG:回歸神首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