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佟嘉晟:紀錄片的魅力在於「今天的記錄是明天的歷史」

佟嘉晟:紀錄片的魅力在於「今天的記錄是明天的歷史」

對艱難又拼盡了全力的每一天保持樂觀,

看得清楚每一次的曲折難行,

命運起伏卻無法放棄追逐陽光的本能。

這是大三兒的,

也是大多數平凡人的經歷。

《大三兒》劇照

作者| 陳艷

《大三兒》終於登陸院線,這部豆瓣7.6分的紀錄片,講述了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大三兒,如何一步步實現,自己心心念念的西藏之旅的故事。

「苦大仇深」也許是你給《大三兒》打的第一個標籤。

「一個超級平凡的小人物,克服艱難困苦,終於完成了夢想……」也許,這是你們看到影片介紹時,心裡的又一個想法。

不可否認,大三兒確實是一個超級平凡的小人物,他的故事也能很容易的,拍成一個非常動人的片子。但佟嘉晟卻沒有那麼做,他用一種溫和的、剋制的鏡頭,平鋪直敘的,給觀眾描繪了小人物的日常生活。

之所以如此,佟嘉晟解釋道:「我不確定哪種方式觀眾喜歡,只能誠實的告訴觀眾,這就是一個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沒什麼特別的。」

大三兒/葉雲和佟嘉晟

一·向陽而生

電影的主角葉雲是導演佟嘉晟的發小,一個生活在內蒙古東部小城赤峰的普通工人,他在家裡行三,頭很大,所以外號叫「大三兒」。

大三兒是一個普通人,他沒有成家,沒有孩子,有幾個好哥們,他的夢想是去一趟西藏,看看布達拉宮,再看看珠穆朗瑪峰。

電影用細碎的生活片段,串聯出他生活的樣貌和心態:大三兒擁有非常樂觀的生活態度,他不給家人朋友添麻煩,為了夢想努力奮鬥,努力掙著不到兩千塊的工資,計劃自己的生活。

大三兒/葉雲

「我們這個行業,忙著為他們這些人感動,把他們的故事分享給這個世界,然後影響更多的人。但是後來,我發現這些普通的生命個體,和那些帶有標籤的沒有區別。」

在佟嘉晟眼中,這樣的大三兒,就是一個值得被表揚的人。

大三兒的身形矮小,家裡兩個兄長早逝,在工廠領著微薄工資,生活已經被定死一眼就能望到頭……

這是大三兒生活的表象。

而導演佟嘉晟揭開了表象,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掩藏著的、積極快樂的、精力旺盛的、充滿希望的靈魂。

「他已經站在命運的終點了,是個活得明白,也看的清楚的人。」

大三兒能毫不猶豫的給自己的生活下判斷、作指引,比如在去西藏之前,寫好遺書。而我們大多數人,很難做到如此。

整個《大三兒》拍攝劇組與布達拉宮的合影

所以在珠峰腳下,大三兒不認為自己需要被凈化,在大昭寺里,他也不願去祈禱下輩子未知的事兒。也正是這樣一個向上的靈魂,打動了朴樹,他為電影改編了自己的《空帆船》,為大三兒演繹了一麴生命的讚歌。

在佟嘉晟的鏡頭下,大三兒所呈現的生命的樣貌,彷彿是一面鏡子。觀眾能從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對應的面,多數人和大三兒一樣,也都在為了一些理由,努力的工作,向陽而生。

二·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兒?

之所以拍攝大三兒的故事,是佟嘉晟很久之前就有的想法,不存在什麼「特意」的選擇。

大概七八年前,當時他還在另一家公司上班,不過,公司當然是不同意這個拍攝計劃,覺得這有什麼好拍的呢。

《大三兒》拍攝現場

採訪中,佟嘉晟給記者講述他和大三兒曾經的過往,他們年少時曾親密無間,一起玩耍熬大夜打遊戲,一起打架共患難,在生命的進程里,他們最終走上了分岔路口,雖然始終保持聯繫,但卻已經無法融進個人的話語圈子。

其實這個世界,大多數人也都是如此。但佟嘉晟不想那樣,他很怕那個給他創作源泉和溫度的地方逐漸遠離。「如果我把那裡都丟了,那我以後也幹不了這件事了。」

所以佟嘉晟最終用了這種方式,讓父母和朋友了解自己在做什麼。

「那些經歷過一些過往的發小,我希望他們不要在原地封閉自己,能懷著善意擁抱這個世界,能自信的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其實佟嘉晟所說的過往,就是他們自己的故事,這次拍攝也可以理解為,是他對老友私人的一次描摹和致敬。

大三兒/葉雲

開拍一段時間後,大三兒在他和阿皮三個人的群里提議去旅遊,起初他和阿皮都不同意,勸了又勸,「大三兒是家的情況,讓我和阿皮心理壓力大。但他鐵了心,就想去,怕以後沒機會了。」遂有了之後的西藏之行。

不過,電影里三人商量出遊的這場戲,卻讓網友覺得有點「擺拍」的嫌疑。面對外界這樣的評論,佟嘉晟覺得特別逗:「我幹了(拍紀錄片)十幾年了,我擺不了,你能告訴他演嗎?根本控制不了嘉賓,你的拍攝人物完全進入拍攝狀態,你就瘋了。」他大聲的強調著。

「他們不是演員,有演員能搞定這個事兒,我幹嘛要拍四五百個小時呢?他們根本搞不定的。讓大家看這麼有儀式感的東西,你還騙人家,那就太缺德了。」

大三兒的西藏之旅

大三兒的很多事,佟嘉晟都知道,他們太熟了。所以,他請了自己很好的記者朋友和大三兒,面對陌生人,大三兒可以考慮願意說什麼,不願意說什麼,「這是對嘉賓最起碼的尊重。」

佟嘉晟始終覺得拍紀錄片是一個非常有儀式感的事兒。就算沒有西藏之行《大三兒》依舊是《大三兒》,買彩票、拖地、吃飯、中沒中獎都是一種生活,只是最終他沒實現夢想而已。

三·這是一次挑戰。

從策划到最終完成製作上映,佟嘉晟一共花費了近四年時間。

這件事最終能成,不是拿出資金,一路拍,剪剪素材,想放映就能有排片,觀眾就能看到。

也許,佟嘉晟自己都沒有預料到,在這段旅程里他會經歷什麼。

導演佟嘉晟

錢、時間和扛過高原反應是這件事兒能成的大前提。

佟嘉晟在自己能負擔的情況下,拿出了二十萬為保留這段時光做準備。就當是為自己的朋友準備一個禮物了,當時他這樣想著。

雖然啟動金不多,但在內容製作上,他依舊沒有降低標準,他對製片人說,「既然要做,我只要最好的製作團隊。」 除了自己能完成的部分,聲音製作、海報物料,他都邀來了藝術家級的配置。他把製作費全都用在刀刃上,這也保證了作品的技術指標,在審核的時候一次通過。

《大三兒》劇照

斷斷續續的拍攝持續了近兩年,六個人的拍攝團隊,素材累計達到五百多個小時。

雖然佟嘉晟一直在說挺幸運的完成了拍攝,但是能想像到,從內蒙古赤峰轉移到西藏布達拉宮,再到終點珠穆朗瑪峰大本營,一萬五千多公里,這段路程的艱苦。

在去西藏的路上,整個團隊每天拍攝八九個小時,導素材到凌晨三四點,第二天他仍要早早起來準備出發。

佟嘉晟在拍攝現場

大三兒的高原反應在4000米海拔處到來,影片中阿皮一直注意著的,他比常人低的血氧指數,是一個隨時會爆炸的炸彈;攝影師們也在壓力下,也開始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

這趟旅程無論是對先天缺陷的大三兒,還是作為普通人的攝製團隊,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四·溫柔的搖滾青年

佟嘉晟這個人,有點兒多才多藝,導演、製片、剪輯、拍攝、作曲,可以一把抓。

採訪中,佟嘉晟開玩笑自己一個人就能省下很多的製作費用。

佟嘉晟在拍攝現場

佟嘉晟拍紀錄片十幾年,聊到拍攝、採訪,怎麼說,他頭頭是道。提到最該注意的問題,他會了三個字「別逼逼」,就是在現場別說話,讓拍攝對象忘記你。

他說拍紀錄片其實沒什麼限制,至於很多人困擾的拍了不能上的問題,他直言「那我就不公映,自己收藏就好了。」

除了電影以外,佟嘉晟最愛的就是音樂,學過十幾年的吉他,他說自己的工作室都是琴,《大三兒》的大多數配樂,也都是他來完成的。

佟嘉晟和他的琴

雖然已經轉職非虛構影像導演,但是想成為音樂大師的心依舊不改。吉他大師們速度、風格、味道,他講起來依舊心生嚮往。不過,他卻覺得這十幾年的苦練時間裡,大師教會了他一句真理,「你學不了我們,你做你自己就好。」

他直言自從做紀錄片之後, 對影像有敏銳洞察,讓他彷彿找到了「靈魂伴侶」,這種表達方式更適合自己,「如果音樂我能到六分,那影像上我能做到十分。用朴樹的話,你不是干音樂的料,你是拍電影的料。」

也許,玩兒搖滾的人,內心深處都存在著爆炸式的荷爾蒙,從《大三兒》里藏著一個顆非常「爺們」的靈魂,就可窺一二。

導演佟嘉晟

TIPS

連日忙碌消耗掉太多的精力,讓佟嘉晟稍顯疲憊,也透出了些許脆弱。

當然,緊張的工作中,總會有一些情緒,但他說,背負的所有情緒,在回到家看到四歲的女兒時,一切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拍攝期間,佟嘉晟正在經歷最難熬的日子,在出發去西藏的早上,他失去了自己的奶奶,在接到父親信息的那個瞬間,他的腦子裡一片空白。

佟嘉晟很清楚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他也清楚作為一個成年人該有怎樣的責任,但是這件事兒卻是「巧到讓人無法接受。」

導演佟嘉晟

他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人,對這個世界,他比誰都看的清楚,也看得明白。他用鏡頭記錄著真實的故事,並試圖用影像去解構那些人物內心的波折。

也許在未來,這段影像本身也有存在的意義。

「我只是想做點有價值的事,僅此而已。要不然等我老了,我女兒長大了,我跟她吹什麼。我是她的全世界,我也盡量做一下別人的世界。我為什麼不能用好的地方,讓自己看起來更風和日麗一些。如果這些美好的東西,能給這個世界一點點影響,我就更知足了。「

佟晟嘉

現傳媒創始人,小佟實驗室導演。

生於1983年,內蒙古赤峰人。從事紀錄片製作12年,創作代表作品《幸福中國》、《青春致敬青春》、《尋找日本》等。

作品曾入選中宣部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得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等多項行業大獎,是國內紀錄片創作中堅力量。

2015年開始創作真實電影三部曲《大三兒》、《帆兒》、《城市猴子》。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一帶一路」電影聯盟:23國電影人齊聚!多元化電影市場路在何方?
繼編劇、製作平台後導演協會也發聲:影視行業一刀切式徵稅不可取!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