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想買5G iPhone?庫克:不存在的

想買5G iPhone?庫克:不存在的

每一次的移動網路升級,對消費者來說體驗的提升都是非常大的。比如從3G到4G,小雷(微信公眾號:leitech)就感受到了不同時代網路之間的巨大差異。

更重要的是,當時小雷還是一名移動手機卡的用戶,那升級幅度簡直是感天動地。

就像孩子總是對甜食念念不忘一樣,嘗過甜頭的我們,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會理所當然地對5G網路充滿期待。

日前,世界上大多數的電信運營商好像約定好了似的,紛紛表示5G網路會在2019年年末到2020年商用,5G時代的到來也有了明確的時間。

尤其是在手機商家的宣傳下,他們把5G時代是描繪得如此美好。

「網速快100倍」,「更低的延時」,「一秒鐘下載藍光電影」、「支持3D視頻通話」等等,不需要等到廠商如何「畫餅」,小雷已經覺得,5G和「未來」二字已經划上了等號。

更讓人興奮的是,智能手機廠商們紛紛給出了自己的5G時間表,例如華為、三星會在明年春夏之交發布5G手機,OPPO、vivo會爭取成為首批發布5G首批的廠商,小米也表示在加緊部署。

等等,蘋果呢?讓人感到奇怪的是,作為業界領頭羊的蘋果,好像在5G相關領域野心全無。而今早BGR的報道,揭露了殘酷的真相:想買到蘋果的5G手機,那麼至少得等到2020年。

會不會是因為英特爾晶元這個拖後腿的,拖慢了蘋果研發5G手機的進度?

當然這也是原因之一,但小雷(微信:leitech)認為,蘋果不急於研發5G手機,還是出於自己對該技術的評估和考量。

簡單的說,「5G」在現在來看,與其說是技術概念,不如說是營銷概念。當下的5G盛況,是廠商炒作下的「虛假繁榮」。

我們都以為,智能手機升級到5G很簡單,不就是升級基帶,換一塊晶元的事情而已。

但經過深入了解之後,小雷(微信公眾號:leitech)發現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如果還有那麼一點物理常識,那麼肯定知道做的功越多,發熱量越大。5G網路的傳輸速度是4G的100倍(理論值),那麼可想而知,5G模組的發熱量也會相應提高。

不過小雷也不知道發熱量增加的具體數據,姑且用「大得多」來形容吧。

在此認識下,第一個問題就來了,如果在現有手機上塞入5G基帶,那麼以當下手機的散熱系統,肯定是扛不住的;為了解決散熱問題,那麼給基帶晶元留出更多空間是很必要的。

如此一番操作,最後的結果是,手機變厚了,就像這樣:

不,放錯圖了。應該是像這樣:

現在索尼XZ2 Premium這個厚度和重量已經被罵死了,如果手機還要變厚,那還得了?

其實我們參考華為的5G終端就知道了,華為的5G終端CPE體積堪比小型的音箱,和智能手機的形態差遠了。

你以為華為不想把終端做小嗎?那是因為實在沒辦法,散熱真的太重要了。

其二,其實大家有所不知,對於5G來說手機的射頻天線設計也非常重要。

一說到網路通訊,大多數只會想到基帶啊,頻段啊這些,但天線設計總是被忽略。

以前的iPhone和魅族手機都曾因為天線設計不過關吃過虧,但在5G網路上,有關天線的「坑」可能只會更加深。

為了滿足5G毫米波通訊的要求,設備至少要配備4到8個天線,數量是4G設備的一倍。

高通在今年7月才推出首款支持5G毫米波的天線模塊,內含4個天線;但如果想要完美髮揮高通X50 5G基帶的實力,那麼設備內就需要16個天線,也就是配備4個該模塊。

一個模塊如1美分硬幣大小,那麼四個呢?對於寸土寸金的智能手機來說,這麼大的空間佔用,簡直要了結構設計師的命。

數量是一個問題,如何擺放又是一個問題,還記得iPhone 4上的「死亡之握」嗎?

當下應用在4G手機上的天線設計,基本都要推倒重新設計,可想而知要滿足5G網路的天線要求,到底是有多難。

又要保持手機輕便,又要保證信號強度,小雷要是結構設計師,估計頭髮都掉光了。

然而讓人感到絕望的是,困難還不止上述這些。

除了發熱大和天線難設計之外,5G晶元還有一大特點,那就是特別耗電。

當然這也是發熱有直接關係,畢竟發熱就要耗能,耗能就是耗電嘛。君不見摩托羅拉推出的5G模塊還額外加了2000毫安時電池,要不然就智能手機3000毫安時左右的電量,估計半天都撐不住。

(Moto 5G Mods內部結構)

現在問題也來了,在5G時代,3000毫安時電池都遠遠不夠了,難道沒有5000毫安時以上的電池,都不配叫智能手機了?

這時候工程機拍桌子了:「得了,明白了,說白了還得加厚度,塞電池」。

如果真的要滿足散熱、天線、電池三個條件,那麼5G手機的造型,估計要倒退30年,直接倒退到「大哥大」時代。

如果你是消費者,你會為了100倍的網速,帶著「大哥大」出門嗎?別嘲笑Moto Z3+5G Mods的組合非常笨重,但如果其他廠商推出5G手機,體積上估計也差不多。

大家這麼一鬧,看來這5G手機,還不如不出了呢!小雷(微信公眾號:leitech)估計,蘋果現在的工程師,也是這樣想的。

據說有些手機廠商正在研發低功耗、低發熱的5G技術,但何時推出那就不知道了。

如果說廠商的煩惱和消費者無關,那麼我們就說點現實的,5G網路對消費者來說真的有用嗎?

根據邊際遞減效應我們可以知道,在4G網路速度已經可以滿足大多數日用需求的情況下,5G網路再快,帶給我們的震撼已經要比以前小很多了。

下載影片、3D視頻通話、甚至未來的全息投影,這些功能的實現確實是依賴於更高的網速,但現在來看,除了這些特有的、使用頻率並不高的應用場景,其他場景下5G真的那麼重要嗎?

在整個5G產業鏈沒有上游,沒有應用前景和消費群體的前提下,也難怪手機廠商對5G並未表現出太多興趣了。

要知道,說到逐利本質,蘋果的嘴臉相信大家都是了解的。今天他不打算搞5G手機,那麼最大的原因肯定是無利可圖。

至於明年推出的5G手機,我們可以期待,但不必抱有太多的期望。

在5G技術尚未徹底成熟的這一事實下,包括華為、三星等廠商推出的5G手機,肯定會帶有「試水」的性質,能否大量量產都成問題。

至少三星和華為,是不敢讓出貨量超千萬的Galaxy S系列、華為P系列手機作為小白鼠,去試探市場對5G的反應的。

只不過,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有朝一日電信網路始終會完成更新換代,5G網路肯定會一統江湖。

但小雷(微信公眾號:leitech)比較認同台灣《電子時報》的觀點,現在談論5G普及還為之尚早,5G時代真正到來的時刻,大概在2021年左右。

在此之前,無論是晶元供應商如華為高通,還是手機終端廠商,都要先解決5G晶元和天線方面給手機結構帶來的影響。

上游廠商解決問題的速度,直接影響到5G普及的速度。

此外,未來帶動5G普及的核心設備,可能也不再只是智能手機,可能是IOT設備,可能是無人車,可能是AI技術、VR/AR虛擬顯示技術等等。

當我們的生活進一步升級,網路成為了瓶頸,5G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才會有廠商願意主動跟進。現在談5G?不如想一下等下下班,晚飯吃什麼吧。

更多熱門閱讀:

三星Note9評測:這個機皇並不完美 但綜合素質依然最強

1958元起!小米驍龍845旗艦海外發布:這價格瘋了

雷軍身價又要漲了?小米上市後首份財報公布:營收利潤瘋狂增長

----------

更多熱門資訊、產品評測、玩機技巧、深扒科普

歡迎關註:雷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科技 的精彩文章:

蘋果iOS 12首個公開測試版發布:主力機仍不推薦升級
微軟不死心 零售店客服爆料稱:微軟品牌安卓機正在路上

TAG:雷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