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馬哈蒂爾取消中資項目,中國真的吃虧了?

馬哈蒂爾取消中資項目,中國真的吃虧了?

如果只看眼前,中資企業可能暫時蒙受一定損失,但如果放到中馬雙邊關係視角,從兩國經濟合作的大局來看,項目取消後,中馬合作勢必會得到進一步擴展。

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道(文/杜薇)還記得那幾個懸而未決的馬來西亞中資項目嗎?昨天(21日),它們正式被取消了。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於昨天正式結束了為期5天的訪華行程。在離開北京前,他宣布,馬來西亞決定暫時取消東海岸鐵路計劃和兩項油氣管道計劃。

對於項目取消的原因,馬哈蒂爾直言是因為馬來西亞「債務壓力過大,無法支付以上項目」。

其實上任數月以來,馬哈蒂爾對涉中資項目的態度一直備受關注,此番中資項目的被取消,更是空前引發猜測聲浪。一些西方媒體甚至再次拋出「中國吃虧論」並進而斷言「中馬關係將因此生變」。

那麼核心問題來了:中資項目被取消,中國真的吃虧了嗎?

項目取消後的關鍵一環:違約金談判

馬哈蒂爾這次中國之行,被外界稱為「關係修復之旅」。

而他本人也在行前公開說起,此次訪華的主要目的就是解釋馬來西亞政府立場以及面臨的財務問題,並解決前總理納吉布政府欠下的債務。

幾天之後,馬哈蒂爾親自向外界宣布了「項目的取消」。

緊盯事態發展的一些外媒藉此紛紛拋出馬哈蒂爾「殺回馬槍」「背叛中國」等論調。

但接下來,中馬雙方的表態卻在最大限度上消弭了以上負面猜測。

「以前存在一些誤解,現在中國理解我們為何取消上述項目。」21日在北京召開的記者會上說,馬哈蒂爾說,自己已經就相關問題向中方領導人做出了解釋,並獲得了理解。

馬哈蒂爾和夫人一起乘坐中國高鐵

回到馬來西亞後,馬哈蒂爾更是繼續高調錶示「馬來西亞將繼續和中國保持友好關係」。

同天的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陸慷則回應表示,任何兩個國家之間開展合作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在不同時期也可能出現一些不同的看法。中馬兩國將從友好和雙邊關係長遠發展出發、友好協商妥善解決。

而毫無疑問,「協商解決」的關鍵部分在於:作為既定項目合約的一方,違約的馬來西亞將付出怎樣的代價?

新華社駐吉隆坡記者林昊告訴小銳,具體賠償數額目前未有定論,賠償方案還待雙方商討。

馬哈蒂爾則進一步透露,後續賠償事宜將交由馬來西亞官員和中國企業進行談判。

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東南亞問題專家駱永昆看來,雙方能不能按照合同賠償違約金是項目取消後的關鍵一環,「對中國來說,嚴格依照合同談違約金,是儘可能降低中方損失的有效辦法。」

算大賬,中馬關係正在穩步升級

兩個綜合項目,總金額超過200億美元,體量不可謂不巨大。

而如此「巨無霸項目」,即使暫停一天虧損額都高到令人咋舌,那麼項目取消意味著中國「損失巨大」的說法,看上去似乎有其一定道理。

那麼中國真的虧了嗎?不見得。

先來看中馬雙方此番發布的聯合聲明。

在這份信息量巨大的聲明中,馬哈蒂爾對於「一帶一路」的堅定支持堪稱亮點,除此之外,從雙邊貨幣互換,到棕櫚油出口、榴槤冷凍等多方面、多領域的合作協議的簽署,則傳遞出更為豐富的信息。

「項目取消了,但合作還要繼續,甚至更廣泛、更緊密,馬方對於這一點非常明確,而這也是維護中馬既有合作關係乃至進一步惠及中馬經濟利益的途徑。」駱永昆說。

駱永昆向小銳算了這樣一筆賬:如果只看眼前,中資企業可能暫時蒙受一定損失,但如果放到中馬雙邊關係視角,從兩國經濟合作的大局來看,今後中馬合作勢必會得到進一步擴展。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訪華馬哈蒂爾拜訪了阿里巴巴、吉利等公司,與馬雲等企業家大談技術。回到吉隆坡之後,馬哈蒂爾更是說了兩句話,一是要藉助馬雲的電子商務把馬來西亞的糕點賣到世界每一個角落,二是要派人到中國跟馬雲學習網路技術。

用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8日援引馬哈蒂爾的話所說,馬來西亞「非常渴望」利用阿里巴巴集團的各種高科技平台來促進經濟增長。

「這意味著馬哈蒂爾想要挖掘中馬合作中新的領域:電子商務。更意味著中馬經貿合作將進入新的創新領域——相比此前大型貿易和基建投資,下一階段兩國合作將著眼於電子商務和農產品領域。此外,貨幣互換協議續簽後,馬哈蒂爾高度評價稱有助於貿易戰的背景下保持馬來西亞貨幣的穩定,而這也是互聯互通的一個體現。」駱永昆說。

對此,廣西民族大學中國-東盟海上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葛紅亮則認為,通過馬哈蒂爾與中國領導人的對話、訪華行程安排和聯合聲明等,「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馬在尋求雙方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穩步升級。」

「中國展現出了耐心、友善和調整的意願」

「馬哈蒂爾成為反華叛逆者?別急著下結論……」

今天的一篇報道中,《南華早報》這樣為馬哈蒂爾此次訪華定調。

報道指出,儘管中資項目被取消,但中馬雙邊關係與合作皆不會受到影響——這一「信心」背後是中國與馬來西亞之間深層次的彼此需要。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西方媒體的附議。

美國CNN網站21日稱,馬哈蒂爾在訪華期間「態度軟化」;BBC中文網21日分析說,馬哈蒂爾其實對中國沒有敵意,他仍然歡迎中國投資,但前提是馬來西亞能夠從中得益。

馬來西亞本土媒體《星洲日報》則評論認為,馬來西亞作為發展中國家,歡迎包括中資在內的任何外資,這個立場並沒有因為政權的更迭而改變。

「在馬中互相尊重的友好基礎上,中資的課題預計可以獲得良好解決,不會對馬中關係造成負面影響。」文章說。

對此,駱永昆也向小銳指出,「首先企業應嚴格按照合同和法律來市場化操作項目和違約談判;此外在洽談項目和簽訂合同時一定要全方位做工作,與各級政府、社會乃至非政府組織保持全面溝通;再就是心態上要更成熟。」駱永昆說。

香港《亞洲時報》網站21日刊文稱,一些中國問題分析家指出,通過馬來西亞的案例,中國展現出了耐心、友善和調整的意願,北京的利益也將得到更好維護。

(編輯/杜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英媒:法國航運巨頭退出伊朗 因擔心美國制裁
軍情銳評:高超音速武器將成大國博弈新方向 中俄「後來者居上」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