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我最不服輸的時候,是我喜歡你的時候 | 陷入迷戀的8種表現

我最不服輸的時候,是我喜歡你的時候 | 陷入迷戀的8種表現







KY作者 / 縮飛


編輯 / KY主創們



我有一個朋友最近剛從國外旅行回來。和她見面小聚時,我明顯感覺到,和她交流十分費勁——她戀愛了,對方是一個和她認識長達一周的外國男性。




這種「費勁」在於,不管我和她說什麼、問她什麼;她都像沒聽懂似地答非所問、有意無意地拉扯到她的愛慕對象上。最後,她直接拉著我和我說了一晚上,那位我根本不認識的男性。




在她說完她計劃移居國外追求愛情後,我問了她一句,「你愛他嗎?」她說「當然」。我又問了一句,「那你知道他最喜歡的食物是什麼嗎?」她說「我不知道」。




我並不否認,可能如她所說,她是愛著對方的。但她

宛如「上癮」一般的狀態,和一看就過於厚重的玫瑰色濾鏡

,讓我開始替她擔心起來。




很多人都會在即將開始一段感情、或者剛開始一段感情時,出現一種旁人看來極不理智的、痴迷於對方的狀態。這種脫離理智的痴迷是從何而來的?痴迷是愛嗎?

今天,我們想和大家聊聊親密關係中的痴迷。









首先,當一個人在親密關係中陷入痴迷時,可能會有以下八種表現:




1.難以控制的慾望




你有一種強烈的慾望,想要與心儀的對象開展一段羅曼蒂克的關係。而這種慾望,超出了生活中任何其他的需求。




2.關於對方的侵入式的想法



你的腦海中幾乎每時每刻都浮現出那個對象的樣子,和關於Ta的一切。而這些想法往往是你不能控制、自然湧出的。這些想法包括:幻想在未來與心儀對象的互動、回憶與心儀對之間發生的事情。這些幻想和回憶讓自己感到無比幸福、並且更加渴望得到Ta的回應。




3.深深的恐懼




你能夠清晰地感覺到,縱然與那個Ta的相處讓自己感到害羞、興奮、快樂,但同時也一直伴隨著由於害怕心意不被接受或不被珍惜的極度恐懼感。



4.過度敏感




你對於心儀對象的一言一行都高度敏感,幾乎會過度解讀對方給出的每一個信號,不停地分析對方是否喜歡自己。




5.盪鞦韆般的情緒



「(自我感覺)Ta喜不喜歡我、有沒有回應我」成為了主宰你情緒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你常常經歷從上一秒的大喜到下一秒的大悲的情緒轉變。




6.難以集中的注意力




你明顯感覺到,對方佔據了你全部的注意力和有限的認知資源。你不再有多餘的精力能分配給其他人事物了,包括你的工作和生活。



7.為對方辯解




你會否認心儀對象展示出來的那些不好的、自己不喜歡的特質,並下意識地找理由為Ta開脫 。




8.莫名的不服輸




如果有現實層面上的困難讓你們不能在一起(比如距離),那麼你不顧一切必須要和對方在一起的願望反而會更加強烈。




如果你覺得上述表現與你的狀態十分類似,你可能需要考慮一下,自己是不是陷入了對一個人的過分痴迷 。




這種戀愛狀態並不罕見。心理學家Dorothy Tennov在1979年創造了一個辭彙: 「limerence」(痴戀),來描述這種獨一無二的愛情狀態。在這種愛情狀態中,人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渴望著對方,為對方神魂顛倒 (Tennov, 1979)。




Limerence

的本質,其實就是痴迷。在心理學上,痴迷(obsession)被定義為一種無法自控的、持續侵入的想法、畫面或者感覺,並最終會帶來個體強烈的不適感 (Tuckett& Levinson, 2016)。 在親密關係的語境中,

痴迷的狀態就是反覆的想著關於那個人的一切,渴求與其相處相愛,使Ta成為了自己每時每刻唯一關注的事情。




這種痴迷的狀態,類似於成癮——人們會對那些給自己帶來強烈快感的事物,持續渴望、不斷重複地獲取

(Fisher, 1992)。比如說常見的酒精或毒品成癮,都是能夠給人們帶來強烈快感的。當然,愛和性也有可能造成成癮。但

limerence中對於快感的渴望,並非來源於對「愛」或「性」本身的成癮,而是對一個特定的人「上癮」

(Haward, 2017)。




Limerence並不一定是一種負面的狀態,它

可能只是一種充滿激情,但卻缺乏「親密度」和「承諾」的愛

(Keller, 2011)。親密度是基於長期的溝通交流、相互支持和平等的友情發展起來的。而承諾,是在為關係本身努力時建立起來的 (Keller, 2011)。

換言之,親密度和承諾需要在時間和經歷的打磨中獲得的。而僅有激情的痴戀,並不一定無法在後續階段發展出親密感承諾。




在關係尚未建立起長期的親密度和承諾前,痴戀可以作為一種進入穩定關係前正常存在的一個階段 (Tennov, 1979)。不過,如果痴戀過於持久,或完全不包含相匹配的親密度和承諾,就可能成為問題。

因為,健康的愛情來自於雙方的付出,並且是會變化成長的;而非良性的痴迷往往是來自於單方的,且這種狀態本身是相對穩定的

(Wolf, 2017)。










1.在尚未完全得到的情況下




痴迷和「完全沒有得到對方」的狀態是聯繫在一起的。

這種「沒有完全得到」可能包含兩種情況:1.還沒有完全確定關係;2.自己的付出沒有獲得相應的回應

(Roccaforte, 2017)




這些類似於被羅曼蒂克關係對象拒絕的行為,會給人們帶來強烈的痛苦感。這些負面的感受會進而激活人們大腦中的與「動機、獎賞、成癮和強烈的需求」相關的系統

(Fisher, 2010)

。這個階段中,人們大腦的活躍方式和物質成癮中的人們類似——一種不受自我控制的渴求狀態

(Wakin& Vo, 2008)




但比物質成癮可能還要糟糕的是,一個酒精成癮的人並不用擔心「我想喝酒的時候,酒不在了」,或者是「酒不喜歡我要離開我了」。但如果是痴迷於一個人的話,往往會有一種來源於不可控的強烈危機感和擔憂。

而這種危機感和擔憂,本身也指向了強烈的動機和需求

(Haward, 2017)




2. 對現實生活感到不滿時




對於痴迷於心儀對象的人來說,

他們的幻想 (fantasy)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自己的痴迷。




這些幻想有可能是回顧性的

(retrospective)

:為已發生的事情和已知的人加上一層玫瑰色的濾鏡,用自己的幻想強化出一個夢幻戀人。這些幻想也有可能是前瞻性

(anticipatory)

的:想像在完全得到心儀對象的愛之後,他們終於過上了幸福、完美的生活

(Tennov, 1979)




不管是回顧性還是前瞻性的幻想,

人們都用幻想逃避了他們必須面對的現實生活

(Tennov, 1979)

。但這種逃避並非人們故意為之,而更多的是不自知地行為。




人們曾經遭遇過的無力面對、不想面對的重大事件,給他們留下了「未解決的感受」

(unresolved feeling) (Roccaforte, 2017)

。很多人在挺過這些事件後,可以完全沒注意到自己還有這些「未解決的需要」。他們可以很好的生活,也可以很好的與他人展開人際關係。




但有一些人身上的某些特質,能夠觸發 (trigger)這些「未解決的感受」。人們便將這些「未解決的需要」投射到對方身上

(Wakin& Vo, 2008)

好似只要能夠和對方在一起,生活中的所有問題就不存在了。




但,非良性痴迷的確是會給我們帶來傷害的




首先,過於持久強烈的痴迷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處於痴迷狀態的人,醒著的時候注意力幾乎都是被強烈的激情和愛戀佔據的

(Wakin& Vo, 2008)

這種長時間的注意力被一個人侵佔的狀態,使得人們自己的生活失去平衡。




痴迷狀態中的人,將自我認知、價值感和情緒綁定在單一的事情上。在個人層面上來說,這可能意味著人們削弱自己的正常生活、學習工作功能,並忽視淡漠其他人際關係的維持和發展

(Haward, 2017)




其次,這種痴迷對於兩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並無益處。對於另一個人的痴迷,催生了擔心、恐懼和嫉妒之情。處於痴迷狀態的人會害怕對方不愛自己,或者是愛上了其他人

(Hollywood, 2017)




在這些擔憂的催使下,人們會對心儀的一方實施高度的控制行為:時時需要對方報告自己的地理位置和活動內容;監控對方的電子設備;甚至尾隨跟蹤對方;還有一些其他隱秘的心理操控等等

(Hollywood, 2017)




這種缺乏信任和自由的關係,從根本上來說並不具備長期健康發展一段親密關係的基本條件

 

(Hollywood, 2017)

處於痴迷關係中的人會各種擔心失去對方和對方的愛,但唯獨不會擔心對方的感受。










1.焦慮的依戀類型




從概念上來說,

痴迷的狀態類似於焦慮依戀類型的表現

(Wolf, 2017)。焦慮的依戀類型,使得人們過度敏感於心儀對象可能會遺棄自己的蛛絲馬跡。因此,人們會過度地將注意力放在對方是否會和自己在一起,或者對方是否回應了自己的心意上。實驗也證明,焦慮型依戀的人們更容易在親密關係中出現痴迷的狀態 (Wolf, 2017)。




焦慮的依戀類型可能來源於早年與撫養者的互動,也可能是後天在親密關係中造成的依戀損傷。

那些強烈的情感需求、高度的情感依附和對於拒絕的極端敏感,促使人們在親密關係中痴迷

(Whitebourne, 2012)




2. 認知能力不足的人 




從認知能力上來說,容易痴迷的人可能擁有更低的認知自控力

(cognitive control)

,使得他們更難以控制那些侵入式的想法

(Wolf, 2017)

。同時,容易痴迷的人也可能有更差的認知靈活性

(cogtive flexibility)

,這是一種能夠根據變化的環境而迅速變化應對策略的能力

(Remijnse et al., 2013)

。比如說,一個處於痴迷狀態的人即使明明在工作場合,也不能很快地切換注意力到應該完成的工作事項上。




痴迷中的人,是能夠意識到自己「無法集中注意力於其他事物」的狀態的

(Wolf, 2017)

。而且這種狀態也明顯的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平衡和正常功能。

但他們並不是不想改變,而是沒有能力改變。




3. 擁有不良的認知方式的人




從認知方式來說,「全或無」

(all or nothing)

極端思維方式也與痴迷的狀態有著聯繫

(Benitez, 2017)

這種不良的思維定勢,使得人們把事情簡化為二元的「是或不是」或者是「好或壞」。




在陷入痴迷的狀態後,人們所有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一個點上,其他生活中的存在和價值都消失了。而擁有這種「全或無」思維定勢的人,也容易對於一些小細節作出極端的定論。比如說,「,一定是深深的愛著我」,「一天都沒發信息給我,Ta肯定討厭我了」,等等。




4.自我概念不清晰的人




自我概念的清晰度

(self-concept clarity)

偏低的人,會將自我自我概念(「我是誰」)和自我價值與一些外部資源緊緊聯繫在一起,比如個人成就和社會認可。因此,人們可能會出於對自我的不確定和無價值感,而極力避免人際間的社會拒絕

(Wolf, 2017)




對於自我概念不清晰的人來說,與另一個人開展關係和獲得回應,是一種「肯定」(validation)與「確認」

(reassuance)

自我存在和價值的重要途徑

(Wolf, 2017)

。因此,與他人建立關係、獲得回應對他們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情。




這些在心儀對象處尋求「肯定和確認」的人們,會將困境視作對自己價值的測試。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會在困境中(不被喜愛、距離、家庭干預等),更加痴迷於對方。而

這種痴迷看似為愛情付出一切,實際上卻可能只是出於利己的目的。










首先,痴迷狀態中的人是能夠意識到自己狀態不同於尋常的。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理智分辨自己的痴迷到底是哪一種——是關係初始階段暫時的、普遍存在的狀態;還是完全不基於「相互了解」和「雙方付出」的個人幻想。




如果是後者,你可能更加需要思考這種「痴迷」究竟從何而來。但不管是哪種痴迷,

如果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你可能都需要學會如何應對。




對於兩人的關係:




在付出更多的熱情之前,你需要先有意地促進雙方的了解和付出。這要求人們停止為對方身上任何不好的地方尋找借口。打破自己的幻想,真實地了解對方。如果一個人太難看清,你也可以聽取身邊可信的共同朋友對於對方的評價 (Roccaforte, 2017)。




對於自己的生活:




人們需要跳出時時刻刻只有對方的世界。你可以有意地擴大交際圈,或者是更多地與家人和老朋友相聚。也可以更多地也可以練習正念冥想 (mindfulness),讓自己的思緒關注於此刻和當下 (Roccaforte, 2017)。如果你總是陷入不可控的痴戀,卻無法建立真實、長久的關係,你需要的是去挖掘和面對自己身上的問題——這個問題可能存在於過去,且持續地困擾著你。如果憑藉自己的力量太艱難,也可以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願我們都能有節制地、有紀律地去愛。最重要的,是要真實地去愛。




以上。







References:


Benitez, J. (2017). How an 『All or Nothing』 mentality creates an obsession with future. Bphope.


Fisher, H. (1992). Anatomy of Lov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Monogamy, Adultery and Divorc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Fisher, H. (2010). Reward, addiction and emotion regulation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rejection in love. Science Daily. 


Haward, J. (2017). Can you be addicted to love? We take a look at limerence. Huffington Post. 


Hollywood, J. (2017). Confusing love with obsession? Know the warning signs. Paired Life.


Keller, K. (2011). Limerence: When is it more than heartbreak. Psychology Today. 


Remijnse, P., Heuvel, O., Nielen, M., Vriend, C., Hendriks, G., Hoogendijk, W., Uylings, H. & Veltman, D. (2013). Cognitive inflexibility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nd major de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distinct neural correlates. PLoS One, 80(4), e59600.  


Roccaforte, C. (2017). Limerence and relationship-centred OCD exert a powerful grip of obsessive love. Anxiety Org.


Tennov, D. (1979). Love and Limerence: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in Love. London: Scarborough House. 


Tuckett, D. & Levinson, N.A. (2016). PEP Consolidated Psychoanalytic Glossary. New York: Psychoanalytic Electronic Publishing. 


Wakin, A. & Vo, D. B. (2008). Love-variant: The Wakin-Vo I.D.R. Model of Limerence. The Interdisciplinary-Net. 2nd Global Conference.


Wolf, N. (2017). Investigating limerence: Predictors of limerence, measure validation, and goal progress.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Whitebourne, S. K. (2012). Why Clingy parents cling. Psychology Today. 







高自戀,低自尊 | 戀愛中的「自戀型施虐者」有這6種表現
限時五折!僅需34.5:KY知乎私家課《好好談戀愛:收穫長久且平等的親密關係》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