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產、豐田擴大產能 中國市場依然是塊大蛋糕

日產、豐田擴大產能 中國市場依然是塊大蛋糕

眼前,中國的汽車市場,早已經沒有了當初的一片繁華。SUV的大潮已經開始消退,之前那個只要隨便推出一兩款SUV就可以包打天下,賺它個盆滿缽滿的時代可以說已經是漸漸地遠去了。看看今年的乘用車市場,根據乘聯會的數據,7月份狹義乘用車的銷量為157萬輛,同比下滑5.5%,環比下跌7.1%,SUV銷量64.0萬輛,同比下降6.9%。

日產、豐田逆勢而為

而就在中國的乘用車市場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的當下,日產、豐田這些跨國巨頭們卻逆勢而為,先後都推出了擴大產能的計劃。

就在近日,有媒體報道,日產汽車計劃與東風集團投資約9億美元,到2021年將在華汽車產能提高40%,這一計劃將令日產汽車在中國的產能擴大至210萬輛。日產將與其合資夥伴東風集團在武漢建立一座新的汽車裝配廠,將公司產能擴大30%。還有消息稱,位於江蘇常州的東風工廠將增加新的生產線,產能將增加12萬輛。目前,日產在中國擁有廣州、襄陽、大連、鄭州4家整車生產基地,具備130萬台/年的生產能力。

而在前不久,也傳出了豐田將擴大在中國市場產能的消息,豐田要在2020年把中國市場的產能擴大到每年200萬輛。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豐田將通過擴建廠房,分別擴大與中國的合資公司一汽豐田的天津工廠、廣汽豐田的廣州工廠以及四川一汽豐田成都工廠的產能。

而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大眾而言,擴大產能早已經被提上了日程,今年,一汽大眾有長春Q工廠一期、青島工廠一期、佛山工廠二期、天津工廠一期(8月底)等四家工廠建成投產,整體產能將增加約105萬輛。

中國市場很重要

對於這三大國際巨頭來說,在中國乘用車市場勢微,新能源汽車風起雲湧的大背景之下,還能逆勢而上,當然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的。對於它們來說,中國市場還是一塊大蛋糕。

就在2017年,日產新車在中國的銷量達到了151.9萬輛,同比增長12.2%,緊隨大眾和通用,位列第三位。2017年,大眾與通用在華銷量分別為406萬輛與405萬輛。成為大眾與通用之後中國的第三大汽車製造廠商是這一輪擴產的重要目的。而作為日產征戰中國市場的主力軍,東風日產在2017年的業績也是一片飄紅,總銷量112萬輛(含進口車),同比增長10.6%。 居於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之後,位列第四。通過產能擴張,推動東風日產躋身合資品牌前三也是應有之義。

再看看豐田,從全球的銷量來看,豐田2017其總銷量達到了1044.1萬輛,位居次席,落後老對手大眾。在這當中,中國市場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就在2017年,豐田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達到了131.6萬輛,同比增長7.9%。豐田在中國的兩大合資企業,一汽豐田與廣汽豐田分別貢獻了69.3萬輛與44萬輛。相比於大眾1092萬的年銷量,中國市場400萬的年銷量,豐田在中國市場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再說說大眾。大眾在中國可以說是有著最高的知名度,這當然很大程度上要歸結於其早早地進入了中國市場,先入為主,雖然經過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中間也出過這樣那樣的事情,但其在中國市場上的地位從來沒有動搖過。在中國市場的優秀表現,成就了大眾全球銷量第一的寶座。今年,是一汽大眾的產品大年,先後推出了全新一代寶來、探歌、全新一代CC,還將推出一款中型SUV探榮,產品的密集推出,自然需要有相應的產能上的提升。這在上文已經說過了,就不再贅述了。相比起來,大眾其在全球其它市場自然是沒有這麼風光,或是基數太低,或者踏步不前。因此,大眾自然是十分地重視中國市場。大眾對於中國市場的研究那可不是吹的。

燃油車市場還有紅利

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衝擊,在這一點上,要說這些跨國巨頭們不擔心,那當然是不準確的。大眾與江淮成立了合資公司,豐田、日產等等也都是開始逐漸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加力入局,加入這一市場的角逐當中。之前,由於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領域自主品牌的扶持,合資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直沒有動靜,但伴隨著國家對於自主品牌扶持力度的下降,國家對於合資企業股比的放開,合資品牌加大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的力度。即便如此,這些跨國巨頭們仍然對於傳統能源汽車保持了不小的力度。歸根到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沒有那麼迅速,沒有我們看到的數字所展示的那樣紅紅火火,這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於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車型的補貼。

同時,儘管一些國家已經公布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中國也已經開始研究禁售燃油車的時間的問題,一些中國汽車企業,如北汽、長安等都提出了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但現實遠沒有理想那麼地美好,一些關鍵性的問題尚沒有得到解決,比如車輛的續航里程,目前,很多的新能源車型的續航里程都在300公里之下,而這尚不能很好地滿足用戶日常的使用需求,更多地只能是局限在城市區域的通勤用途,稍遠一點的就會受到限制,而要解決續航的問題,關鍵的就是要解決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還有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時間、充電樁的普及程度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程度。

同時,傳統動力也遠沒有達到其生命周期的終點,還有著不小的潛力可挖。因此,傳統的燃油動力汽車仍然有著不小的生存時間,正因為如此,那些跨國巨頭們才可以在燃油車領域繼續如此大的投入,來收穫更多的紅利。

相比起這些跨國巨頭們的咄咄逼人,目前,一些自主品牌企業就沒有那麼樂觀了,目前,自主品牌的產能總體上是過剩的,在競爭日甚一日的當下,為新勢力們代工是一種選擇,但這終究不是長遠之計。業內認為,未來新勢力最多只會剩下 3-4家,可別忘了著名的「5家」論,曾有業內人士稱 未來五年中國品牌只有5-10家能夠生存下來。

市場決定產能,中國市場已然成為跨國巨頭們的歡樂場,份額不斷提升,產能的擴張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對於自主品牌們來說,本土作戰,更要加把勁了,畢竟時不我待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氏觀市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將中國建廠,狼真的來了嗎?
突然剎車失靈怎麼辦?記住這幾招就能提高保命的幾率

TAG:高氏觀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