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取材用料有講究

取材用料有講究

話說「沒有廢料只有廢人。」這句話說明了玉石雕刻過程中工藝美術大師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在瑪瑙雕刻中究竟如何選料、如何巧妙地運用和發揮玉石原料自身的特點呢?國家工藝品雕刻高級技師、遼寧省玉石雕刻大師蹇雨波為大家——揭曉

一件好的瑪瑙雕刻工藝品的完成,與其科學考究的用料是分不開的。首先,雕刻師要對瑪瑙原料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只有掌握了它,才能隨心所欲地利用它。其次,在選料用料的過程中,要遵循其規律。畢竟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在其創作、設計上都有著有章可循的藝術規律和特點,因此,我們只有在設計和創作時遵循這些規律,才有可能創作出高水平的瑪瑙雕刻作品。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從精妙難辨的瑪瑙原石到巧奪天工的藝術品,這全有賴於瑪瑙雕刻藝術家們的奇思妙想與鬼斧神工。那麼,一塊看似不起眼的瑪瑙原石是怎樣通過藝術家們的手變成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的呢?為了便於 瑪瑙愛好者和收藏者了解瑪瑙工藝品的設計製作工藝,進一步認識瑪瑙工藝品的藝術價值,下面我就粗淺地談一談瑪瑙設計與雕刻在「用料」方面的一點經驗和體會。

蹇雨波《寒江獨釣》擺件

相石審料有講究

瑪瑙原料品種繁多,在其質地、顏色、光澤、硬度等各方面都有不同,即使是同一種瑪瑙也是千差萬別,「千種瑪瑙萬種玉」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在瑪瑙工藝品的設計製作過程中,首先要對原材料進行相石審料。所謂「相石審料」就 是對原材料本身做充分了解,看原料有無臟、綹、沙心等等。「臟」就是玉料中的一些雜質,或難看的顏色。質地鬆軟、顏色難看的料,原則上是應該去凈的,使美玉無暇。但並不是所有的「臟」都不能用的,如果用得巧也可以變「臟」 為「俏」,變「瑕」為「瑜」,成為一件好作品。所以,料裡面的「臟」在好的玉雕師眼裡並不是絕對不好的東西。「綹」就是料裡面的裂紋。凡是可以去的「綹」要盡量去掉。但有些小「綹」也可以在設計過程中加以發揮,當然也要注意避開明顯位置或盡量遮蔽處理。「砂心」是指結晶體狀的沙地與沙包,這些雜質夾雜在料種,有軟有硬,有粗有細,從在料中所處的位置、長短、深淺等情況來分析是否保留或利用。再有就是看瑪瑙料的「性」了,瑪瑙料的「性」就是指料的紋理結構,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橫性、豎性、頂性等,如同木材紋理,所以在設計製作過程中盡量使用順性,這樣既容易加工也不容易折斷。每一塊瑪瑙都有它自 身的屬性,就像每個人都有個性一樣,瑪瑙石像人一樣也有脾氣,只有掌握了它才能隨心所欲地利用它。一個從事瑪瑙雕刻設計的工作人員,需要摸透瑪瑙料的秉性脾氣,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把料用好用絕,材料本身會給予設計師創作的啟示,認識它、發現它是我們設計師應該具備的本事和才能。

雕刻用料有章法

巧用瑪瑙俏色

俗話說「一相頂十功」,相好料之後,就要進行下一項工作「剝料」。所謂「剝料」就是去掉應去掉的粗皮、臟、綹等。以便弄清玉料本身俏色的形狀、位置。剝料看起來是個粗活,其實不然,它是俏色作品設計的關鍵環節,所以,有經驗的玉雕師都親自剝料而不用徒工。剝料是相料的延伸,對瑪瑙料的各種俏色進行取捨以便構思。

瑪瑙色彩豐富多樣,一塊料上往往具有多種顏色,這就給瑪瑙雕刻工作者提供了一個發揮和想像的空間,所以說瑪瑙的「俏色」雕刻是它不同於其它玉雕作品的一個藝術亮點。在我看來,「俏色」是瑪瑙工藝設計的靈魂,它賦予了瑪瑙工藝品新的生命。一代玉雕宗師潘秉衡先生曾經說過,「分色巧用」關鍵在於這個「巧」字,旨在達到三種最高境界:一絕、二俏、三不花。

蹇雨波《冰山雪蓮》擺件

利用瑪瑙石的天然色彩,因色取巧、因材施藝是瑪 瑙工藝設計最重要的一環。首先要分清一塊料有幾種顏色,各種顏色的面積大小、厚薄和形狀,然後選定其中符合想像的一塊色為主要色,一般可以選擇顏色最艷最純凈 且石質最佳、面積最大的。這部分是瑪瑙石的精華,可以定為作品的主題立意中心,其它顏色據此決定去留或利用多少,都以此為服務中心。對於瑪瑙天然顏色的利用必須遵循取捨原則,如果一塊料上色彩很豐富,不分主次,不知取捨,一概保留,也就談不上「因色取巧」了。另一方面,俏色要遵循「順色」原則。所謂「順色」就是「本色」的意思,也就是說盡量用瑪瑙的本來顏色雕刻現實生活中同色靜物,例如紅色雕花,綠色雕葉,黑色雕山,白色雕雲等等。瑪瑙原料顏色千差萬別、多姿多彩而且沒有規律,這反而給俏色提供了廣闊天地。這也要求瑪瑙雕刻工作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想像力和堅實深厚的雕 刻技藝功底,匠心獨運,精工細琢。

材料運用有規律

通過上面的相料、剝料,我們對原材料的本身已經有充分了解,那麼在設計用料過程中就要量料取材、因材施藝。瑪瑙雕刻不像繪畫,有「廣闊的天地」任你揮毫潑墨,而只能在有限的材料範圍內量料取材、因材施藝,必須帶著料的觀念去尋找與之相適應的題材,并力求顯現出瑪瑙材料的自然美,也就是它本身所蘊藏的價值。 所以說,按照瑪瑙石原料的性質選擇題材也是瑪瑙作品設計要遵循的規律之一。原料有大小、方圓、曲直、薄厚等,形態萬千,變化多端。所以,我們要在瑪瑙原料所提供的性質條件基礎上進行構思,選擇玉料所適合的題材來 表現,不能逾越其自身條件。這些因素要求玉雕師應該思路活躍,能夠做到靈活運用。料形起伏的形體正好給他們提供了豐富聯想的條件,在這個過程中,要盡量利用原料體積的外輪廓及其高點,也就是充分的利用原料。但又要防止不顧藝術效果,一味追求占料,絕不能搞成「品如料貌」。這就需要採取「破形」的手法達到所設想的造型藝術效果。

國家工藝品雕刻高級技師、遼寧省玉石雕刻大師、遼寧省優秀工藝 美術師蹇雨波

瑪瑙同其它玉石一樣,也有高、中、低檔之分,在不同的原料上施藝的優劣,直接關係著作品的效果、質量的好壞和經濟價值的高低。首先,高檔料提倡不多 施工,但工必精,多留些素麵,目的是為了體現其質地美。質劣料,提倡不施精工,只要大形有「相」即可,目的使其不失價值。質中料,可施細工,來提升價值。 總之,瑪瑙料的天然質地美非常重要。在因材施藝的過程中,瑪瑙原料也有千變萬化,要根據具體材料質地的粗細、軟硬、艮脆和色澤以及瑪瑙原料的貴賤等因素綜合考慮,恰當施藝,做到物盡其用,才能製作成可遇而不可求的瑪瑙雕刻藝術品。

蹇雨波《千古風采》擺件

我們每一位玉雕工作者都是一塊玉,我們在琢玉的同時也琢我們自己,有道是「人琢玉,玉磨人」。我希望在長期的玉雕工作中不斷地積累和發掘自已,使自己如同一塊美玉煥發光彩。

圖文/蹇雨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珠寶首飾雜誌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珠寶首飾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