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第二大漢奸,被抓住後,說:投靠日軍,是為了更好的救國

中國第二大漢奸,被抓住後,說:投靠日軍,是為了更好的救國

文 | 史哥哥

陳公博生於1892年,廣東南海人,他出生在一座豪華別墅里,是年近六旬的廣西提督陳志美唯一的兒子,由於是老來得子,所以陳公博從小便備受寵愛,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富家少爺的生活,享受著這種家庭的溺愛,讓他變成了一個嬌生慣養的人。

不管他要什麼,陳志美都會無條件地滿足他,甚至小時候看禁書,被父親發現,非但沒有責罵教育他,反而一起與之分享討論,可見對其的溺愛程度。也許正是這種過度的溺愛導致了他以後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

早年,陳公博接受的是漢學教育,但是他對四書五經並不感興趣,反而對當時改革等新思想頗有興趣。成年之後,更是對傳統教育方法持尖銳的批評態度。陳公博雖不喜經書和歷史,但是他對小說卻情有獨鍾,他幾乎看遍了廣州能夠找到的所有小說。

在北京大學就讀期間,他認識了孫中山等人,那時的他還是個愛國分子,他帶著不成熟的新思想急於施展抱負,於是參加了興中會,並一起發動了革命。但是革命失敗後,由於黨內意見分歧,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共產黨,隨著留學大浪去南洋留學。

回國後,他便受到國民黨的邀請,成為了汪精衛的左膀右臂,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個見風使舵、溜須拍馬的人。然而,在蔣介石政治崛起的時候,他又轉投蔣介石座下,後人評價他的這一行為,簡直是絲毫不覺廉恥,忠誠對他而言不過是利益的工具。

但沒想到的是,1931年,汪、蔣居然連成了一致對外的合作聯盟,這讓陳公博心焦不已。此時的他也受汪精衛的管轄,自然逃不過汪精衛的報復,以至於他度過了一段非常艱辛的日子,這也許就是他當牆頭草的代價吧!但是不久後,汪精衛鬥法失敗後便辭職出國修養了。

作為汪的舊部,疑心重的蔣介石自然也不會重用他,只能把他雪藏起來,其實他只是汪、蔣政治鬥爭中的一枚棋子。於是他辭去所有職務,致力於營救汪精衛儘快回國掌控局勢,但讓他始料未及的是,蔣介石的老婆此時站了出來,作為一個女人,居然在這風口浪尖里挽救了她丈夫的政治前途。

無奈之下,汪精衛、陳公博等人與日本代表在上海簽署了秘密協議,徹底成為了日本人的走狗,然而他們卻還為此提出了一個荒謬的借口,就是所謂的「曲線救國」。他們認為此時已無力對抗日本,只能先與其合作,然後再找機會反敗為勝,但這不過是他們自我欺騙的說辭罷了,他們已經被眼前的利益沖昏了頭腦,徹底成為了日本人的漢奸走狗。

後來,陳公博去南京擔任偽政府的重要官員,為日本人對抗抗日力量不遺餘力,是日本人的大功臣,在汪精衛死後,他便代替汪成為了手握百萬重兵的大將,也就是所謂的中國第二大漢奸。但這次他好像又選錯了戰隊,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後,陳公博被逮捕,並以叛國罪處死,厚顏無恥的他當時還詭辯稱投靠日軍是為了更好的挽救中國,真是可笑之極。

1946年,陳公博槍斃後,被葬於上海公墓,但是面對他無恥的賣國行為,激情的老百姓竟然一個炸彈炸掉了他的墳墓,害怕被牽連的女兒此時也不得不連夜逃亡海外,至今,他的後人都不敢回國探親,實在是枉為中國人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刨根問史 的精彩文章:

尚比亞黑人青年:在中國,沒有種族歧視
連專家都束手無策的3處墓地,更別說盜墓賊了,如今都成了景點

TAG:刨根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