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建材:建材央企,穩步向好

中國建材:建材央企,穩步向好

※兩材合併,打造「巨無霸」建材企業航母

2016年8月,國資委宣布中國建材集團與中國中材集團實施重組,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無償劃轉進入新的母公司中國建材集團,隨後中國建材股份按照換股比例1:0.85吸收合併原中材股份,到2018年5月合併後的新中國建材H股正式上市交易,歷時兩年,兩材合併順利完成。

※ 合併後成建材巨擘,多項業務達行業之最

兩材合併後,集團水泥、混凝土、玻纖、石膏板、風電葉片等六項業務產能都將達到世界第一,水泥產能達到5.25億噸,混凝土產能4.6億立方米,旗下擁有8家大型水泥企業,均為全國各區域的龍頭企業。持股35.73%的石膏板龍頭北新建材產能21億立方米為全球第一,未來布局30億立方米,全球市佔率有望進一步提升。通過中材科技、中材金晶、中國巨石等實現風電葉片與玻纖業務也均為全球第一,且業績表現十分亮眼。此外合併後專門從事水泥/玻璃生產線建設等工程建設服務的企業也在全球名列前茅。

※ 主營業務可期,高槓桿帶來高彈性

1)水泥業務盈利前景明朗。在行業盈利能力總體提升的大背景下,公司作為全國產能第一將明顯受益,產能主要所在區域華東、西南、華北地區水泥價格2018年1-5月均價同比提升119元/噸、83元/噸、43元/噸,2018全年有望對公司業績產生明顯影響。2)新材料板塊隨石膏板龍頭全球市佔率進一步提升,以及風電葉片、玻纖業務增量平穩,公司新材料業績有望保持平穩增長。3)此外公司戰略由快速擴張調整為精耕,資產負債率逐漸下降;2017年公司商譽全部來自水泥與混凝土業務,在2018年水泥業務盈利向好的情況下,公司商譽占凈資產比重將會逐漸下降。4)水泥業務業績在基本面好轉的預期下,彈性釋放。高財務槓桿雖然帶來的風險較高,但在基本面向好的預期下,也會為公司帶來豐厚的回報。

※ 中國建材水泥業務被低估

中國建材水泥業務的市值明顯嚴重低估,中國建材的水泥業務184億港幣是海螺港股的十分之一不到。公司噸EV水平與海螺港股相比接近腰斬,EV/EBITDA存在明顯低估。而在未來水泥業務大幅好轉的預期下,公司的負債風險也轉化成槓桿優勢,撬動公司高彈業績,因此噸市值的優勢未來將逐漸體現。同時公司EV/EBITDA遠遠低于海螺港股與華潤水泥,再次印證了公司的過度低估。

※ 盈利預測

我們預計公司2018、19年營業收入為2384.23億港元、2499.18億港元;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137.00億港元、162.29億港元;對應EPS分別為1.62港元、1.92港元。根據可比公司2018年平均一致性預期PE為10.08倍,出於謹慎考慮,我們給予公司2018年6.9倍PE,目標價位11.18港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公司負債水平較高;基建需求不及預期;水泥價格大幅波動

證券研究報告《建材:中國建材:建材央企,穩步向好》

對外發布時間:2018年08月20日

報告發布機構 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分析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風研究 的精彩文章:

安踏體育:國內運動服飾龍頭,多品牌全渠道發展空間廣闊
金融雲SaaS,雲計算下一個風口

TAG:天風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