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生物醫療瞄準生物樣本庫生態建設
生物樣本庫(Biobank),被美國時代雜誌曾預言將是改變世界的十大新概念之一,未來生物醫藥領域核心競爭力之一。
美國國際生物和環境樣本庫、加拿大腫瘤生物樣本庫、英國生物樣本庫、泛歐洲生物樣本庫、北京生物銀行……生物樣本庫領域,不僅西方發達國家競相入場,以海爾生物醫療被代表的一批中國生物醫療人,正積極推動生物樣本庫建設,從信息孤島,走向資源共享。
生物樣本庫,信息共享曙光初現。
一
生物樣本庫:
未來生物醫藥領域核心競爭力之一
生物樣本庫又稱生物銀行(Biobank),雖稱之為「銀行」,但它存儲的不是錢,而是人以及動植物的樣本。
我們經常聽到的骨髓庫、蛋白質庫、細胞庫、基因庫等,都是生物樣本庫的具體種類。
這些樣本庫為血液病、免疫系統病、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未來,誰擁有生物樣本資源,誰就能掌握世界醫學科技主動權,佔據醫學競爭制高點。」中國醫藥技術協會組織樣本庫分會成員、海爾生物醫療馮敏認為。
馮敏所在的海爾生物醫療是我國生物樣本庫行業標準制定委員會中,唯一的企業成員。自2009年,中國醫藥技術協會成了專門的組織樣本庫分會以來,中國樣本庫的體系化、正規化建設正好走過了10個年頭。
近年來,隨著生命科學各領域的蓬勃發展,以及龐大的生物樣本基數,我國生物樣本庫建設蓬勃發展起來,大有領銜歐美之勢。
二
生物樣本庫何時告別信息孤島?
「生物樣本庫存在的意義絕不僅限於『存儲』,更重要的是如何將樣本資源轉化為數據資源,並使這些資源實現有效開放與共享,更好的為人類健康服務。」馮敏介紹說,但現實情況是我國生物樣本庫一直處於信息孤島狀態,共享機制遲遲未能建立。
其中原因複雜,從孤立的生物樣本庫資源,到新葯研發的轉化之路任重道遠。
樣本收集存儲、樣本標準和質量、樣本信息大數據化、對接臨床信息、個人信息安全、倫理和法規、共享機制……從信息孤島到開放共享是一條漫漫長路。
轉化醫學的核心基礎是,實現生物樣本庫自身建設的標準化和規範化,也只有這樣,未來生物樣本庫的大數據化才有可能更快的實現。
三
走進海爾生物醫療生物樣本庫平台生態
今年3月底,我國第十屆生物樣本庫大會在上海舉辦,海爾生物醫療發布的全球首個物聯網生物樣本庫平台生態,引發業內廣泛關注。
著眼未來,海爾生物醫療要做的絕不是僅僅是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而是瞄準更為長遠的生物樣本庫轉化醫學平台生態建設。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海爾生物醫療更高級的目標是,通過生物樣本庫租賃、第三方生物樣本庫和生物樣本大數據生態體系建設,吸引產業鏈資源、學科專家、用戶參與生態共創,
在資源及大數據開放、共享的基礎上,通過各參與方的交互共創推動平台生態的發展壯大、有序迭代,實現利益攸關方的共贏,最終實現生物樣本資源的共創共享,為人類健康造福。


TAG:萬鏈新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