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再過個把小時,淮南人將迎來一個重要時刻!需要注意的是……
「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維《山居秋暝》
」
當暑天的炎熱逐漸褪去
曠達的初秋便華麗登場
「一場秋雨一場寒」
淅瀝的雨
把歲月一點點
送入秋的國度
漸涼的是溫度
漸安的是心情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北京時間今日12點09分
我們將迎來
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
GIF
天上雙星合 人間處暑秋
---24節氣之處暑篇
處暑是24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斗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50度為「處暑」。「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就要結束。氣溫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氣逼人。處暑節氣,有時候會跟「七夕」巧相逢。清代愛新覺羅·胤禵的《七夕處暑》就寫出了這十幾年才會一遇的天文巧合:「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處暑時節,夜空清朗,此時「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不由使人想起那牛郎織女美麗動人的傳說,品味宋詞名家秦觀那首《鵲橋仙》里的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所蘊含的軒昂和崇高。
夏去秋來,常引發一些心緒不佳,前程失意人們觸景傷情的悲秋之感。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和岑參寫的「殘暑蟬催盡,新秋雁戴來」以及「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卻把夏去秋來的自然界變化表現得十分富於詩意,稱殘暑是急切的蟬鳴之聲催促而去盡,新秋季節是北雁南飛所引來。抒發了經過炎夏的折磨,人們終於迎來涼爽新秋時的愉悅樂觀心情。
而唐代大詩人劉禹錫那段寫處暑秋意的《秋詞》,讀來更令人精神為之一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摘選自《二十四節氣詩話》
作者:張純林
在此,麻燦君提醒大家
處暑時節
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節
人體內的陰陽盛衰隨自然而變化
養生保健應注意
養肺滋陰與祛暑化濕並重
遵循「收養」的原則
處暑時節大家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1
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入秋之後
睡上一個有質量的午覺
可以保持精神
在冬天來臨之前養精蓄銳
天氣轉涼
被窩讓人更加留戀
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亦可緩解「秋乏」的疲勞感
2
多吃清熱安神食物
處暑之後
早晚溫差加大
是腸胃病的高發時節
宜多食用清熱安神的食物
如銀耳、百合、蓮子、海帶、芹菜、菠菜
多吃梨、冰糖、鴨子等滋陰潤燥食物
益氣保健
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物
以免加重秋燥
3
「春捂秋凍」
體溫在初秋不宜過高
增加衣物循序漸進
更有益於身體康健
早晚要注意增衣保暖
此外
夜寢關好門窗,腹部蓋上薄被
注意胃部保暖
多開窗通風、少用空調
也能幫助你遠離疾病
秋天的魅力
在天高雲淡
任雁南飛的自由
在生命逐漸凋零
卻依然翩翩起舞的倔強
更在夜涼如水
想為他添上一件薄衣的牽掛
寒來暑往
一葉知秋
撿起飄落在腳邊的
第一片金黃的落葉
你在牽掛誰?
來源:淮南發布綜合新華社、安徽氣象等
看完文章,請給個


※帥,他從礦山跑進國際大賽!
※淮南一重點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程實施方案獲批,總投資近30億!
TAG:淮南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