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檢查下心臟!」常德女子每年都被醫生提醒,45歲才知患先心病

「檢查下心臟!」常德女子每年都被醫生提醒,45歲才知患先心病

常德的楊大姐今年45歲,因工作需要每年都需辦健康證。

每次辦證體檢時,體檢醫生們都會提示楊大姐去醫院對心臟做進一步檢查。

年輕時的楊大姐,平時工作較輕鬆且並沒有感覺心臟不適,雖醫生交代需要到醫院複查心臟,因沒影響日常生活,便沒在意此事。

隨著年齡的增大,楊大姐最近四年在運動後會明顯感覺胸悶氣短,想著每年辦證時體檢醫生的提示,今年8月,楊大姐來到湘雅常德醫院心胸外科就診。

黃日茂主任接診楊大姐後,仔細查閱檢查結果後指出: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中度三尖瓣關閉不全及肺動脈高壓。

患者應及早手術,手術越遲風險就越大。

考慮到楊大姐的實際情況及工作特點,及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後,決定為其實施微創心臟手術——正中小切口不停跳房間隔缺損修補術(此類手術難度大、技術要求高、術後併發症處理複雜)。

這樣楊大姐穿上衣服後就看不見疤痕,避免以後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不便。

充分做好術前準備後,由黃日茂主任主刀,為楊大姐完成了正中小切口不停跳房間隔缺損修補術,創口僅為傳統手術切口一半不到。

一周後複查了心臟彩超,提示無殘餘分流,目前患者已完全康復出院。


微創心臟手術的優勢

傳統的心臟開胸手術,一直是治療心臟疾病的主角,胸部正中25cm的手術疤痕,也挽救了無數患者。

但開胸手術給患者所帶來的創傷大、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大、術後併發症發生率高且嚴重、住院時間長等,也使不少患者望而卻步。

胸前一道長長的手術瘢痕更是時刻提醒著手術經歷的痛苦。

隨著醫療水平不斷的進步,微創外科手術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術後併發症少、恢復快,最主要的就是患者的傷口小之又小,甚至有的時候肉眼是無法看見手術疤痕的。


心臟外科小切口技術

屬於心臟外科微創技術的範疇,目前大部分心臟手術都可以開展微創小切口技術,比如常見的房缺、室缺,瓣膜手術及冠脈搭橋手術。

相比於傳統的手術切口,具有切口位置隱蔽、切口小、切口美觀度高、手術疼痛感少、手術併發症少、術後恢復時間段等特點。

黃日茂教授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派遣至湘雅常德醫院擔任心胸外科主任,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從事心臟外科手術20餘年,心臟手術例數有4000例以上。

(編輯Eliza。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湘雅常德醫院 騰燕妮 劉茂林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炎炎夏日「拚命」吹空調?小心感冒,更要小心視神經炎!
醫生薪資大曝光,是合理還是委屈?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