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清朝皇家飲食是什麼樣的?

清朝皇家飲食是什麼樣的?

不管在什麼時候,皇宮裡的飲食,都比民間更講究些。清朝皇宮,更是如此。為了應付好皇族的飲食,皇宮裡就要專門成立大大小小的機構,負責各樣的事務。皇宮裡不僅有皇帝嬪妃的日常飲食,還有重大節日的宴席。

這些都要由內務府跟光祿寺專門負責。不同的機構安排不同的事務。廣儲司的茶庫,營造司的碳庫,柴庫,慶豐司的牲畜群。各樣的機構運作起來,專門為皇族服務。

當然,御膳房是少不了的。就連皇帝日常出去,也得帶一個御膳班子,專門為給他做飯。明清兩朝,都是定都北京。皇宮裡,山東廚子比較多。所以,清朝皇宮的飲食當中,山東菜是其中一個大類。

圖為木須肉

清朝是少數民族入主天下,滿族菜自然少不了。不同時期的皇帝,喜好的菜系,也有各自的不同。最初的時候,順治、康熙時期,當時皇帝吃的一般還是滿族菜為主。

這種菜,都是以野味為主,做法較為粗獷簡單,但也有一番自己的風味。較為常見的做法,便是把肉切成大塊,放入各樣的調料,一同進鍋。滿族菜在一開始的宮廷飲食中,佔有極高的分量。

圖為白肉血腸

但到乾隆時期,滿族菜的比例開始下降,江南蘇杭菜系,開始增多。相比較於滿族菜的粗獷,蘇杭菜顯得更精巧一些。味道也有很大不同。

乾隆皇帝對江南一直有特殊的喜好。就連承德避暑山莊在風格搭配中,也特意加了江南山水的特色。

圖為腌篤鮮

當然,滿族菜不會完全消失。保留最多的,就是承德避暑山莊。這裡的野味、雜糧,頗受乾隆喜愛。

乾隆善於養生,不會只吃單一的食物,但海產品卻吃的極少。光緒跟他相反,幾乎是每餐都要有。或者是海參、魚翅,或者是海蜇、海帶。可是到了溥儀的時候,對宮廷里的飲食,基本都不敢興趣。更喜歡吃西餐和素食,也不大好飲酒。

皇宮的現實環境,皇帝的個人口味,形成了清朝皇宮裡山東菜、滿族菜、蘇杭菜為主的格局。這是比較表層的東西,到了更具體的情況中,要求十分嚴格,也極為講究。

皇帝日常吃飯,都是在養心殿、重華宮用膳。如果是舉辦宴席,就要到乾清宮,太和殿,這樣比較正式的場合。要是舉行祭祀,這種更為正式的場合,就要到坤寧宮。

不過,不管是在哪裡吃飯,畢竟是皇家飲食,菜系都要極為講究的。這種講究,不是簡單的說用珍貴食材,而是這些食材都要是某個地方最好的東西。

北京玉泉山的水,京西的稻米,東北的熊掌、鹿茸、虎丹,南海的魚翅等。即便是一些普通食材,像鯉魚,也得要求是一斤半左右的才可以。

這些食材的加工,都是非常標準的。鹿茸,要求三寸以下。整個菜品的製作過程,完全都是標準的。換一個廚師,按照這些辦法做,也是完全一樣的飯菜。換句話說,如果慈禧想吃乾隆時期的某道菜,御廚也根據記載的辦法做出來。當然,今天看的話,跟菜譜其實是一樣。只是皇帝用料更精,製作過程更講究一些。

清朝也不是一開始,就有這麼做繁瑣規矩的。因為繁瑣,其實就代表著背後的奢侈。而像順治、康熙時期,都要求比較簡單。到了乾隆開始,清朝皇宮飲食,才愈加奢侈起來,最終形成一股難以剎住的風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洞外星人 的精彩文章:

安史之亂的八年中,杜甫經歷了什麼?
李自成實力雄厚且虎踞西北,又有半個中國響應,為何還是失敗?

TAG:腦洞外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