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鹿原》中她的做法是錯誤的,可是觀眾說:我也會這樣

《白鹿原》中她的做法是錯誤的,可是觀眾說:我也會這樣

《白鹿原》是根據陳忠實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電視劇。 劇中有這麼一幕,一位觀眾說,「她的做法是錯誤的,可是換做我,我也會這樣,和她一樣犯錯。」這是一件什麼事情呢,而犯錯的人又是誰呢?這個人就是白嘉軒(張嘉譯飾演)的母親、小白靈的奶奶,事情是給四歲的小白靈『纏足』。

為什麼說『換作我,也會和她一樣犯錯呢』? 眾所周知,纏足在今天看來是腐朽、落後、摧殘女性身心健康的傳統陋習,是絕對錯誤的。 可是在《白鹿原》中,小白靈所處的那個時代,女孩子纏足被普遍認為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由此,問題就來了,一位觀眾說,「如果我們生活在那個時代,我們是像白嘉軒那樣,是堅決反對給女兒纏足,還是像白嘉軒的母親那樣,硬起心腸,狠著心地給孫女白靈纏足呢?」

女性纏足的痛苦,先是肉體之痛,將一雙正在發育的腳用布帶裹緊,並且裹成標準的弓形,達到「美觀」的效果。 人所共知,鞋子小了,會擠腳,擠腳是何等的難受。而纏足,硬生生地把一雙腳裹成『三寸金蓮』,比穿小一碼的鞋子,擠腳時的疼痛還要疼上一百倍以上,而且永遠脫不下來。 再是心理之痛,走路晃晃悠悠,顫顫微微,女人的獨立生存能力、外出行走天下的能力,幾乎就此喪失了。 《白鹿原》中,那個腐儒許先生振振有詞地引經據典說,「唯女子也,需相夫教子,繡花織布,絕不可隨意的拋頭露面,所以這男尊女卑之理不可變也,故纏足約束之。」,可見,這樣的「知識」是有害的,用一位觀眾的話說,「他的觀點是『反人性』的。」

如此痛苦的纏足,為什麼觀眾竟然會說「如果是我,也會犯和奶奶一樣的錯誤呢?」劇中,小白靈的奶奶在燈下哀嘆說,「裹一雙小腳,流眼淚一缸!」她是過來人,深知纏足的痛苦。可是她為什麼非要狠下心來為小白靈纏足呢?兩個字「婚姻」。自南宋開始流行女子纏足,曆元、明、清三朝,千百年來,男子娶妻,女子的小腳是一個剛性指標。 小白靈得已逃脫纏足之厄,是得益於白嘉軒心疼女兒,不忍心。 在今天看來,《白鹿原》中,小白靈長大之後,纏足之風已經被『解足』取代,大腳開始吃香,趕上了好時代。

如果說時間往前推十年二十年,沒有纏足的小白靈長大了,到了婚嫁之年,因為一雙大腳沒人願娶她,此時此刻,白嘉軒會是一副什麼樣的心情?白靈又會怎樣地看待父親當年的「不忍心」?會不會嗔怪父親當年太縱容、溺愛自己,毀了自己的終身大事?為此,白嘉軒會不會懊悔不已,痛悔當初「狠不下心腸」?而這,就是那個觀眾說的「如果是我,我也會這樣像她奶奶那樣『狠心』地給她裹腳,以免害了她的前途」吧?人生的選擇,明知是錯誤的,有時候卻脫離不了社會性,不得不為。

古人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生活中,我們是否都如此呢,為了孩子的前途,為了孩子將來好,從小開始,各種學習上的各種逼迫、各種規劃。一位文化人說,「人生經不起規劃。 如果你從小就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一個人生目標,多數人實現不了。人生最重要的是修正能力,不斷地修正自己的上一個錯誤,而不是規劃後按部就班,以為就能實現。」是不是這樣呢?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在社會性下,有時候明明是「對」的,可它卻是「錯」的,比如小白靈的奶奶為她裹小腳。她無法預料到十幾年後,小腳反而是被人嫌棄的對象了,不用為嫁不出去發愁了。有時候明明是「錯」的,可它卻是「對」的,比如白嘉軒阻止母親給女兒裹小腳。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如何才能分得清楚呢?

一位學者說,「人要看得遠一點、視野開闊一點,讀好書、多學習、多吸納新知識,思想開化,才能更上一層樓,可窮千里目。」 《白鹿原》中,智慧無雙的朱先生就是這樣的一位人物吧?他比別人看得遠,原因主要是思想不固執,能不斷地接受新的東西,從而把准事物發展的脈搏。是不是這樣呢?

由於看不清未來的走向,人們才會如那位觀眾所言「她的做法是錯誤的,可是如果是我,我也會這麼做」吧?只因人類的經驗是,『當你看不清未來的走向時,就會沿襲舊識,按部就班,認為這樣最穩妥。』這就像當年人們抱著「鐵飯碗」看別人「下海經商」一樣;就像為了跳出農門,直到八十年代,不少優秀的農村女子嫁給了平庸的、甚至有殘障的城鎮男子一樣,十年之後,城鎮戶口的優勢就蕩然無存;就像填高考志願時,專業熱門,畢業冷門一樣,不一而足。是不是這樣呢?

《白鹿原》中,小白靈的奶奶「狠下心腸」來給她纏足,確實讓人想起極多,生活中,如何才能破解「形異質同」的類此之事。對此,大家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娛情的雅寧 的精彩文章:

混血女神除了富二代和愛馬仕,還有什麼秘密?

TAG:談娛情的雅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