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天文猜想!銀河系已經死了一次,現在我們進入了它的第二人生!

天文猜想!銀河系已經死了一次,現在我們進入了它的第二人生!

銀河系是一個殭屍。不,不完全是,它不會吃掉其他星系的大腦。但它確實「死」過一次,然後又重新復活。這是一位日本科學家在研究了銀河系恆星的化學成分後得出的結論。

在銀河系的一大片區域,根據其化學成分,恆星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種群。第一組更豐富的元素稱為α-氧、鎂、硅、硫、鈣和鈦。α第二不太豐富的元素,並在鐵明顯更豐富。

這兩個不同種群的存在意味著在形成階段發生了一些不同的事情。但其背後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

日本東北大學天文學家Masafumi Noguchi相信他的模型給出了答案。這兩個不同的種群代表了兩個不同的恆星形成時期,中間有一個靜止或「休眠」的時期,其間沒有恆星形成。

基於早在2006年提出的冷流星系吸積理論,野口勇模擬了銀河系100億年的演化過程。

最初,冷流模型是針對大得多的星系提出的,它提出大質量的星系在兩個階段形成恆星。野口勇相信,由於其恆星的化學成分是一分為二的,這也適用於銀河系。

這是因為恆星的化學成分取決於形成恆星的氣體。而且,在早期宇宙中,某些元素——比如較重的金屬——還沒有出現,因為它們是在恆星中產生的,而且只有在這些恆星變成超新星之後才會傳播。

根據野口勇的模型,在第一階段,星系從外部吸收冷氣體。這種氣體結合形成第一代恆星。

在經歷了大約1000萬年(這是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尺度)之後,這些恆星中的一些在II型超新星中死亡。這種傳播α元素在整個星系,納入新的恆星。

但是,根據這個模型,在大約30億年之後,一切都有點完了。

東北大學發布的一份報告稱:「70億年前,當衝擊波出現並將氣體加熱到高溫時,氣體停止流入星系,恆星停止形成。」

在大約20億年的間隔期間,第二輪超新星爆發發生了——一種更大尺度的Ia型超新星,通常發生在恆星壽命約10億年之後。

正是在這些超新星中,鐵被鍛造出來,並噴射到星際介質中。大約50億年前,當氣體冷卻到足以重新開始形成恆星時,這些恆星的鐵含量要比早期的恆星高得多。第二代包括我們的太陽,它有46億年的歷史。

野口勇的模型與我們最近的星系鄰居仙女座星系的研究一致,仙女座星系被認為與銀河系大小相同。在2017年,一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發現仙女座的恆星形成也發生在兩個階段,中間間隔相對靜止。

如果這個模型成立,這可能意味著星系的演化模型需要修正——儘管較小的矮星系經歷了持續的恆星形成,但對於大星系來說,可能是一個「死」期。

如果未來的觀察證實了,誰願意重新命名我們的星系弗蘭肯斯坦?

野口勇的論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仰望星際 的精彩文章:

NASA重返月球!獵戶座宇宙飛船為歷史性地返回月球配備了防護盾
機遇號安全了!在這些新照片中,火星上巨大的沙塵暴消失了

TAG:仰望星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