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關東大地震死傷慘重,北洋政府全力援助,日本:做夢都沒想到

日本關東大地震死傷慘重,北洋政府全力援助,日本:做夢都沒想到

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區爆發了7.9級強烈大地震,史稱關東大地震。這場地震造成了15萬日本人死亡,200多萬人無家可歸。

常言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句話用在關東大地震可能不是太合適,可它真的發生了。注意,關東大地震發生時,中日關係因日本在一戰後強佔青島異常緊張,但出於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北洋政府仍然給予了慷慨救助。

當日本地震的消息傳到中國後,政府行動之迅速,讓人瞠目結舌。北洋政府先是派人前去日本駐華使館表達了慰問,時任外交總長顧維鈞更是提出,「我國本救災恤鄰之義,不容袖手旁觀,應由政府下令,勸國民共同籌款賑恤。」

此時的北洋政府,大總統黎元洪被逼下野,內務總長高凌蔚為攝政內閣。攝政內閣召開緊急會議,號召全國人民:廣募捐款,盡數撥匯,藉資拯濟,以申救災恤鄰之至意。

政府的號召立即起了作用,全國各地為日本捐款行動層出不窮,大家有錢出錢,有物捐物。遠在廣州的孫中山立即致電日本攝政裕仁親王(即後來的裕仁天皇),孫中山在電報中表達了自己的慰問之情,「值貴國京城和國家遭受空前災難,造成生命財產損失之際,請接受中國人民的深切慰問。」

當時捐款捐物進行地最熱烈的是上海,據說有20多個慈善團體參與了「中國救濟日災義賑會」,而輪船招商局提供的「新銘輪」裝載的救災物資,成為日本收到的首批國際救災物資。

當時,張作霖正在擴建自己的兵工廠,資金比較緊張。即便如此,張作霖還是決定向日本提供救災物資麵粉2萬袋、牛100頭。

對於中國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救援行動,日本各大媒體也給予相關報道。比如《大阪朝日新聞》作出了詳細的報道,「中國人會出此熱心來救日人的災難,是日人夢想不到之事。大驚嘆中國人此次行動之敏捷,而感謝中國人的高義。」

另外,關東大地震後,日本政府派出了所謂的「國民表謝團」來中國,「此次貴國人民,對於敝國震災所給予偉大之同情,與貴會派遣醫隊之協助,殊足使敝國上下一致感動。」顯然,日本沒有真正感謝中國人,抗戰十四年就是最好的證明。

參考資料:《關東大地震中國援助始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陸小曼與徐志摩婚後的奢侈生活:每天睡到中午,每月花掉五百大洋
張勳復辟失敗後,他的下場如何?躲入了德租界,生活堪稱奢華糜爛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