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韓疼痛醫學交流的使者

中韓疼痛醫學交流的使者

信息時代的醫學是交流的醫學。學進來,走出去,都是醫學發展必不可少的方式方法。 今天我們介紹的就是在中國、韓國兩國疼痛醫學界交流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醫學專家——李昌熙。 李昌熙醫師來自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朝鮮族人,2006年畢業於四川大學研究生院(華西臨床醫學院)並取得醫學博士學位。當年,工作於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創立疼痛醫學科並擔任主任至今。

疼痛醫學是一門新興學科,主要任務是治療各種各樣的慢性疼痛。我國大陸的疼痛醫學發展稍晚,最早的專門疼痛醫學醫療機構是1973年延邊大學附屬醫院,由有「中國臨床疼痛醫學之父」美譽的嚴相默教授開設的疼痛門診,至2007年衛生部正式下達公文確認「疼痛科」作為一個新的正規科室出現在各級醫院的診療目錄中。新興學科,起步較晚,就更加突出了交流和相互學習的重要性。

在李昌熙主任的帶領下,蘇北醫院疼痛醫學團隊發揮語言、民族優勢,積極努力、用於探索,在中國、韓國兩國疼痛學界的交流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橋樑作用。入選江蘇省「外專百人計劃」的李相哲教授就是典型的例子。 「外專百人計劃」是國家以及各省引進引進國外人才智力的重要項目。

2017年韓國麻醉醫學和疼痛醫學界功勛人物李相哲教授入選當年的江蘇省「外專百人計劃」,也是至今為止唯一一名醫學科學類專家,是繼2014年俄羅斯米哈伊爾?丘爾巴諾夫院士之後,揚州市入選的第二名外國專家。李相哲教授在揚州間斷進行了為期一年、總長二個月的駐院交流和工作。除李相哲外美國新澤西州疼痛中心主任、硬膜外腔鏡世界權威專家崔勇國;韓國廣惠醫院院長朴慶佑韓國蔚山大學醫學院麻醉和疼痛醫學科梁弘錫、崔相植

大韓疼痛研究會學術理事朴政律;大韓疼痛學會前任會長金榮哲、現任會長曹大玄;韓國清州關節愛心醫院院長卞在龍等十數位韓國疼痛學界知名專家都在李昌熙主任的協調下來到中國,在北京、上海、廣州、南昌等等各地通過參加學術會議、進行手術演示、參加現場討論等多種方式與國內的行業專家進行深入的交流。

同樣,中華疼痛學會主任委員樊碧發、副主任委員張達穎,南昌大學附屬醫院張學學等一批國內疼痛醫學專家也自李昌熙的溝通下前往韓國參加各種學術活動。例如2016年5月26日至29日,第1屆世界脊柱疼痛大會在韓國光州舉行。李昌熙應邀參加會議,並作大會學術講演。

2017年7月13日,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南昌大學附屬醫院疼痛科、蘇北人民醫院疼痛科三家承辦的「第二屆國際脊柱疼痛學術大會」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召開。大會共有來自中國、中國台灣、韓國、日本、俄羅斯、新加坡、美國等七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參加。

自2016年至2018年,李昌熙主任還接連被邀請參加了第61屆至63屆的大韓疼痛醫學會學術年會,並介紹中國疼痛醫學界的獨創技術、治療經驗學術報告。目前廣泛應用於全國各級醫院的慢性軟組織疼痛主力治療技術「銀質針導熱治療術」和河北石家莊鉤活術總醫院的魏玉鎖院長發明的中華鉤活術,就是李昌熙藉由各次交流活動介紹到韓國的。

韓國廣惠醫院院長朴慶佑的專利醫療技術「經皮骶裂孔穿刺硬膜外神經松解術和側路椎間孔韌帶切除術(椎間孔擴大成形術)」和第二代L-Disc低溫等離子髓核射頻消融術也是由李昌熙引進國內的。「經皮骶裂孔穿刺硬膜外神經松解術和側路椎間孔韌帶切除術(椎間孔擴大成形術)項目」的中國推廣啟動儀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瀏覽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瀏覽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