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今天:承載近代中國希望的艦隊,卻被清政府一小時糟蹋完

歷史上的今天:承載近代中國希望的艦隊,卻被清政府一小時糟蹋完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承載近代中國希望的艦隊,卻被清政府一小時糟蹋完



作者:我方團隊子繇

1884年,即光緒十年的8月23日下午1時56分,在距離福州20公里的馬江江面上,法國海軍的遠東艦隊突襲了清朝的福建海軍。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內,堪稱當時國內近代化裝備程度最高的福建水師就以近乎全軍覆沒的慘敗結局收場。


而更加令人咋舌的是,這場海戰竟是福建水師的首次出師,首戰告敗,而且是一敗塗地。慘淡經營了幾十年的福建水師是當時國內噸位最大的一支新式海軍艦隊,也是晚清海軍的希望,不料最後竟以這奇恥大辱的敗績被載入史冊,不得不讓人感到痛心疾首。

1、一支寄予厚望的新式水軍

福建海軍是中國在近代海軍建設中最早成軍的一支,它的建成不僅是眾多仁人志士慘淡經營幾十年的結果,亦耗費了清政府大量的財政物資。


早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左宗棠就花了大力氣來引進近代外國的先進技術以改進國內的船艦製造水平,先是建立起了福州船政,接著又開辦了配套的海軍學院,這近代化的專業范兒算是立起來了。


在左宗棠和沈葆楨的苦心經營下,福州船政不負眾望,連續建造出「萬年清」、「湄雲」和「福星」3艘兵艦。沈葆楨認為光有兵艦還不夠,還得建立一支與之配套的新式海軍。


於是在沈葆楨的倡議下,1870年,清廷任命具有豐富經驗的水師提督李成謀為輪船統領。清政府這次是動了真格想要建立一支近代化新式海軍艦隊,故對此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此後凡是福建省船政建造的船艦一律編入了福建海軍之中。


同治十三年(1874年),此時的福建船政局已經初具規模、不可小覷。已擁有自造的揚武號、萬年清號、湄雲號、福星號、伏波號、安瀾號、鎮海號、飛雲號、超武號、靖遠號、振威號、濟安號、永保號、琛航號和大雅號,再加上從國外購來的海東雲、長勝和建威三艘兵艦,共計有18艘兵船。


兵船數量猛增,海軍建設自然也不能落後了,特別是在發生日本兵船侵犯台灣事件後,清政府更是意識到海防為當務之急,為了加強台海防務,1879年7月4日清廷發布上諭,詔令閩局輪船先行練成一軍,福建水師由此正式成立。中法戰爭前夕,福建水師已經成為當時中國噸位最大的一支艦隊。兵船數量已有26艘,主力戰艦十數艘,總噸位達二萬二千八百四十五噸,成為中國近代海軍的主力艦隊。


擁有實力如此強勁的一支水師戰隊後,人人都摩拳擦掌拭目以待,盼望著這支艦隊能首戰告捷揚我國威,可誰都沒有料到這一戰來得如此之快,更讓人始料未及的是,整整數十年的心血就在短短一小時之內盡數付之東流。

2、一場空前屈辱的馬尾海戰

十九世紀中後期的法國,正處在「共和國」與「帝國」的交匯時期,資本主義殖民擴張意圖強勢覺醒,他們先是將手伸向了亞洲的越南,發動了對越的侵略戰爭。


可醉翁之意不在酒,法國的真實意圖也並非越南,而是中國。前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無疑將清政府的外強中乾暴露在世人眼中,軟柿子人人都想捏一把,更何況是這麼大一塊肥肉。


1883年8月,法國強迫越南簽訂了《順化條約》,取得了所謂的對越「保護權」。此後侵略軍繼續向北進犯,揚言要攻佔越南的山西、興化、北寧,實際上則是將矛頭對準了中國。

清政府一貫息事寧人的態度卻正好給了法軍充足的備戰時間,待到一切準備就緒,法國軍隊開始向駐越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中法戰爭由此爆發。戰火迅速從越南北部延伸到中國東南沿海境內。


從1884年7月中旬起,法國便將軍艦大搖大擺地開進了馬江海域的馬尾港口。馬尾是位於福州東南部的天然港口,福建海軍和船廠均設在此。



對於法國的這一狂肆行徑,清廷居然下達了「不可釁自我開」的訓令。清政府的軟弱讓法軍更加肆無忌憚,8月23日法國方面竟公然要求中國福建水師撤出馬尾港。當然,這不過是法軍刻意挑起爭端的借口。

23日下午,趁著落潮之機,法國遠東艦隊在司令孤拔的指揮下突然向中國軍艦發起攻擊。戰爭開始時,法軍擁有艦船8艘、魚雷艇2艘、重炮 77門,總兵力達1800人。福建海軍方面有軍艦11艘、炮45門、兵員1100人。從綜合實力上比較,法艦隊一方佔有明顯的優勢。由於是突然襲擊,福建海軍艦船未待起錨就已經有2艘被擊沉、多艘被重創。整場戰役中法軍炮火猛烈,福建水軍雖遭受重擊卻一直英勇迎戰。「揚武」號在用尾炮襲擊法軍旗艦後,不幸被法軍魚雷艇擊沉。


「福星」號雖在開戰之即就受到重擊,但後來在管帶陳英的指揮下立即起錨轉向,毅然沖入敵艦發起一陣猛烈射擊。隨即便遭到了敵艦的圍攻,在陳英「今日之事,有進無退」的高呼聲中,「福星」號因火藥庫中彈而爆炸,全艇官兵殉國。接著,「福勝」號管帶葉琛、「振威」號管帶許壽山等全都英勇無畏壯烈犧牲。



整場戰役持續不過一小時,福建水師軍艦被擊沉9艘、重創2艘,清軍陣亡者521人,傷150人,失蹤51人,而法軍方面不過陣亡5人,傷15人,軍艦損傷3艘。這樣一支強大的水軍艦隊卻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內幾乎全軍覆沒,這到底是福建水師外強中乾,還是清政府腐敗無能?

3、一個腐敗無能的晚清政府

若論馬尾海戰失敗的原因,清廷的腐敗無能必是首當其衝的。早在法軍侵略越南之時便已然暴露出狼子野心,可清廷不僅沒有多加防範甚至一邊裝聾作啞、放任不管,一邊躲在紫禁城中祈禱戰火不要禍及自身。


不知是清廷目光短淺還是被列強打怕了,近代每每遭遇列強侵略,朝廷內部總會分為「主戰派」與「主和派」,兩派照例爭辯一番後最終往往會倒向「主和派」,然後朝廷便堂而皇之地打著和平的旗號簽訂各種喪權辱國的條約。


中法戰爭也是如此,由於戰前清政府的一味退讓使法軍一方贏得了充足的準備時間,由此自然失去了先機。


即便在法軍軍艦開進馬尾港後,清政府還下令海軍絕不能主動挑起爭端。


有腐敗懦弱的政府便有腐敗懦弱的官員,當時主持福建軍務的大臣張佩綸、閩浙總督何璟等人不僅沒有絲毫警覺,竟然還對進駐的法軍艦笑臉相迎。


上下一氣的縱容懈怠使法軍悠然等到了退潮的絕佳戰機。清政府的被動迎戰是建立在「主和派」的誠惶誠恐上的。真正主導戰爭的是「力持議和」、「力保和局」的李鴻章以及他的親信張佩綸。


而實際指揮戰役的是「實不知兵,而意氣極盛」的張佩綸,一個曾對法艦隊笑臉相迎的庸才如何能指望他真心抗戰,只怕即便是有心也沒有那個能力。


從兩軍實力的對比狀況來看,福建水師雖強但綜合實力終是不及法軍艦隊。中國軍艦數量看似更多,但軍艦均為木製,質地脆弱,極易為法艦重炮擊沉。


近代中國雖然也曾極力向西方學習,但真正的核心技術還是牢牢掌握在列強手中,列強的船堅炮利一時間非所能及。但實力上的差距畢竟不是主要原因,假使清政府能早日積極備戰並下定決心應戰,再憑藉地利、人和等條件,福建水師擊敗遠東艦隊並非是不可能的。



滿清朝廷畢竟地大物博,要從外部摧毀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若是從內里開始腐敗,不待列強來攻就急著將國土拱手送人,那便經不起幾日的折騰了。大清王朝從來都不是被列強打敗的,而是被自己糟踐完的。


參考資料:《清史稿》、《福建海軍艦船編製考略》、《試論馬江之戰福建水師失敗的原因》、《淺議馬江之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風雲派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洋人遇刺引發清末國恥,直至20世紀90年代才洗雪
乾隆真如《延禧攻略》中寵愛富察皇后嗎?乾隆:朕明明做得更好

TAG:歷史風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