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新加坡郵政公司嗅到了東南亞「最後一公里配送」商機

新加坡郵政公司嗅到了東南亞「最後一公里配送」商機

上周三,新加坡郵政公司首席信息官、首席數據官 Alex Tan 在2018年阿里雲亞太峰會上表示,東南亞電商市場正面臨著百年難遇的契機。

Tan 在主題演講中指出:「我們的視野不再局限於新加坡,而是要放眼整個東南亞地區。」他還補充說,人口居世界第四的印度尼西亞,其電子商務市場的潛力尤為突出。


困難重重

Tan 表示,除新加坡外,東南亞地區的互聯網市場要想在2025年達到2千億美元的規模,必須客服七大挑戰。

新加坡郵政公司首席信息官 Alex Tan 認為,東南亞目前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不理想;

地理結構導致配送難度大;

開發商數量有限,缺乏號召力;

退場途徑少,單筆投資規模大;

支付和銀行服務機制問題;

互聯網基礎設施薄弱;

客戶信任度不高

對於公司針對實施「最後一公里」服務的計劃,Tan 還是非常樂觀的。他在演講中提到的一個方案就是「自提」。新家坡郵政公司在新加坡國內有150多個郵政站點,高科技無人儲物箱幾乎遍布全國各地。只要是與新加坡郵政公司合作的公司,比如淘寶、天貓、Qoo10、Zalora、優衣庫,其用戶都能在服務台說明他們希望提貨的網點。

智能革命

2017年6月,新加坡郵政宣布「智能郵政」計劃,其中就包括對1000多名郵遞員開展培訓,教他們使用專業應用投送各類可跟蹤郵件。公司 CEO Paul Coutts 稱,該計劃將會在2019年3月全面實施。他說:「我們準備從『最後一公里配送』切入,畢竟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

由於具備豐富的資源,加之其深諳地區市場,又有國內完善的基礎設施作為後盾,新加坡郵政應該能夠藉此東風,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後一公里」配送的實際服務提供商。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是新加坡郵政的眾多資源之一,持有其14%的股份。

此外,阿里巴巴還擁有業務遍及整個東南亞的地區最大電商 Lazada。為了提高工作流效率,Lazada 已於2017年將其在新加坡的倉儲業務,搬遷至新加坡郵政運營近兩年的地區電商物流配送中心。

從財報來看,新加坡郵政的物流業務有所增長。2017年,新加坡郵政虧損250萬新幣(約合180萬美元),而據今年8月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得益於旗下「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企業 Quantium Solutions,當季已盈利8.6萬新幣(約合6.2萬美元)。

此外,其跨國、國內電商快遞業務營收也在增長,無疑會支撐其在此領域一展身手的信心。

Tan 表示,新加坡郵政希望於2018年底前,在其所有郵局網點推行阿里巴巴的移動網路支付平台「支付寶」。他還補充說,公司同時也在試點打擊假冒偽劣的技術,開展與無人商店的合作等。

36氪國際站KrASIA出品,編輯:令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今日頭條否認赴港IPO傳聞,張一鳴不為上市潮所動?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