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通過內容做智能音箱,能成為一門好生意嗎?

通過內容做智能音箱,能成為一門好生意嗎?

獵雲網註:當有天我們脫離手機存在的時候,在車、家庭和行走的空間內,收聽這個事情並且是與我們自己相關的收聽,能以最自然的交互方式落地下來,在一個時間段來看,我認為智能音箱是最佳的承載體。基於智能音箱,我可以做到把聲音的延續、用戶使用時長的增加回落到這個具體的產品形態上來。文章來源:騰訊創業(ID:qqchuangye)。

如今,在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後,國內智能音箱的戰場已然從「硬體戰」升級,內容入口成為中國智能音箱品牌相互競爭的一塊高地。

從入局的各大企業布局來看,天貓精靈和叮咚音箱支持語音購物,百度小度音箱以音頻內容和兒童交互模式為宣傳點,小米主打智能家居互聯,喜馬拉雅的小雅音箱則是主打平台音頻內容。

喜馬拉雅從一家國內的音頻分享平台起步,到現在跨界做智能音箱,在硬體載體上注入本身海量優質的內容資源,使得自家產品能迅速實現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可以說是一種十分聰明的做法。

到現在,喜馬拉雅已不再是單純的音頻平台,而是出版行業的新形態。

那麼,這樣的內容版圖具體有著怎樣的「方法論」?而作為喜馬拉雅的投資方(創世夥伴資本)又是如何考慮的?

8月22日,喜馬拉雅副總裁李海波、創世夥伴資本合伙人梁宇參與「騰訊創業01CLUB」第三期,就「智能智能音箱的內容創新還有哪些想像力?」的話題進行了對話分享。

此次的線上分享有五大精華觀點:

智能音箱並不是剛需,其優勢在於便利獲取內容的可能性。

智能音箱的內容邏輯設計主要從用戶和產品交互的使用時間維度來考慮。

智能音箱通過語音交互的優勢,可觸達智能手機切不到的市場。

智能音箱有不可替代性,藍牙音箱無法滿足用戶聽Hi-Fi音箱的要求。

外觀設計和應用點為智能音箱初創企業的競爭關鍵點。

以下為第三期的具體分享內容:

梁宇: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和李總談一談關於智能音箱的話題。先說個「題外話」,李總對個人職業發展的規劃,當初是怎麼想到要加入喜馬拉雅並且做智能音箱的?

李海波:梁總好,大家晚上好。2016年之前,我一直是在做發燒音箱領域,在那年加入喜馬拉雅之後,開始關注到人工智慧交互音箱這個產品方向。

當時大家也都奇怪,喜馬拉雅一個做內容的平台為什麼要進入到這個領域。因為從現在的市場發展來看,這個領域內看到好像已成一片紅海。

不管BAT巨頭還是小米等知名公司,都在做這個方向,那麼喜馬拉雅做這個產品又能有怎樣的出發點和優勢。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在這些方向上面的探索。

首先,我從亞馬遜的echo中學習與探索中,判斷到語音交互的趨勢。我自己是一個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的愛好者,我發現在偏未來的交互方式上面,語音交互一定是勝過文字和其他交互方式。它是非常自然並且符合人類信息傳播的方式。

在智能手機的出現後,它提供了一個語音信息和人的個體化的交互的全新方式。在這個方式中間,喜馬拉雅本身是踩到了一個很好的點——抓住了音頻把信息作為承載和分發的手段。

所以,在判斷基於今天已經存載下來的6年的時間,喜馬拉雅的上億條的內容,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更好的分發方式、更棒的分發場景。

比如說當有天我們脫離手機存在的時候,在車、家庭和行走的空間內,收聽這個事情並且是與我們自己相關的收聽,能以最自然的交互方式落地下來,在一個時間段來看,我認為智能音箱是最佳的承載體。

基於智能音箱,我可以做到把聲音的延續、用戶使用時長的增加回落到這個具體的產品形態上來。所以,在我加入喜馬拉雅之後,我開始考慮從以終為始的思維角度:什麼樣的產品、什麼樣的技術、什麼樣的產品形態,能夠把今天通過6年的積累沉澱下來的優質內容去觸達到用戶?

我們在前期亞馬遜的echo給了我們很好的案例,通過語音交互的方式是可以做到這件事情,才有了2016年年底開始正式立項小雅音箱的項目。


1、從用戶和產品交互的使用時間維度來設計內容邏輯

梁宇:剛才李總提到過echo,其實echo最開始的是從電商的角度切入這個市場,用導購等等來增加亞馬遜上的購物體驗,使得交互更自然,並且語音的發展支持了這個市場往交互體驗的方向去走。

但從喜馬拉雅角度來說,更多的是從內容切入,你覺得做智能音箱,從內容切入的贏面大不大?

李海波:不論是語音交互和所謂的人工智慧音箱,其實只是一個工具和手段。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原有的平台,看企業自己的護城河和核心競爭力到底在哪裡,通過語音交互的方式,能夠放大我多少的價值。

以亞馬遜智能音箱ehco為例,整個Alexa系統最早還是在基於自己的電子書和電子版權這部分,它希望有一個最好的承載方式,所以才去做這個研發的方向,最後意外在IoT領域大放光芒,反而不是他最初要的目的。

那麼喜馬拉雅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情,內容的優勢在哪裡?當聲音成為新的代碼,成為文明傳播、信息傳播和交互傳播的一個新路徑的時候,我們從用戶的交互行為、在智能音箱這個領域的落地數據中可以看出。

我們看兩個數據:第一,根據QuestMobile今年春季互聯網報告,我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小雅音箱用戶交互行為收聽時長和交互次數,都是非常高的,幾乎高於其他產品接近7到8倍之多。

目前,我們從後台看到的數據是:小雅音箱的日均交互次數在15-30次左右,日均的使用時長是94分鐘,這些時長彌補了喜馬拉雅APP 4.7億的用戶。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喜馬拉雅每天的平均使用時長是135分鐘,在小雅音箱這個硬體上,喜馬拉雅的平均單日用戶停留時長從135分鐘增加到了3.5個小時。這個其實是在手機端之外又增加了使用時長。

第二是根據中國信通研究院泰爾實驗室發布的數據。五個榜單裡面,小雅的銷量其實並不大,沒有達到數百萬台的量級。但是在用戶體驗等維度上面,在五個評分榜裡面4個都佔到第一、第二名,最後的總榜單也是第一名。

總而言之,用戶價值在於用戶和產品價值交互使用時間的維度上,我們是在回到自己喜馬拉雅背後承載下來內容分發邏輯上去做智能音箱這個產品。


2、通過語音交互可觸達智能手機切不到的市場

李海波:在這個方面,我們重點來看兩個數據,這個數據其實也是在背後說明AI和內容的關係:

我們發現用戶的交互行為中間針對老人、兒童和盲人這三個非常獨特的市場,喜馬拉雅的產品用戶交互的次數是非常多的。因為老人對智能手機是有一定的使用門檻,他很難去準確搜索到自己想聽的這些內容。

而對6歲以下的兒童而言,一方面家長控制使用手機、Pad的使用時長,但是又希望他們收聽到優質的內容,所以通過語音交互,你是在切中一個智能手機切不到的市場。

另外,我們跟中國殘聯盲人群體也是在重點做探索,希望能夠通過AI和語音的交互,能夠把足夠多的優質內容、足夠多的信息通過語音互動的方式去服務這些人群,避免他們並不擅長的各種觸屏設備。

其次,我們一直在試圖從2014年開始建立喜馬拉雅的大數據推薦演算法。在過去,我們大部分人都有一個聽電台的習慣,但我們對電台是有點又愛又恨的,恨的是它的廣告,愛的是它的內容。相信大家都希望針對每一個人的定製電台,那麼其中就需要演算法邏輯的精準推薦。

我們通過一組數據來看這些邏輯的推薦。喜馬拉雅平台上熱門的有聲書播放量已經超過10億次,高頻有聲書用戶平均一年聽書15本以上。


3、智能音箱並不是剛需,優勢在於便利獲取內容的可能性

梁宇:確實我也很有感觸,尤其涉及到小朋友和老年人、像我們家的小朋友會成天在家裡面喊著小雅,已經可以和音箱的內容進行交互,這極大提高了用戶體驗,也擴大了用戶群,這樣的體驗也依託於喜馬拉雅的AI技術。

那麼貴公司是如何看待AI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和角色的?在產品設計角度是怎麼看待它的?內容背後的推薦演算法又是怎樣工作的?

李海波:作為一個音箱很多年的發燒友和從業者,我認為智能音箱並不是剛需,它和藍牙音箱的不同在於便利獲取內容的可能性,而不是說突出在音質和IoT方面。

回到音箱本身,大家需要的並不是一個叫做音箱的這個產品,而是音箱背後所能提供的服務內容甚至情感的因素。

這就涉及到把基於喜馬拉雅沉澱下來的內容我們要做如何的匹配,我們一直說人工智慧無非是算力、演算法和大數據這幾個匹配才能讓它更智能。我們在這三年的探索中間,也遇到了很多的難題,這些難題我相信大家都有過一起的。

4、智能音箱的內容演算法推薦有兩大難點

李海波:首先是「清洗」的問題。我舉個例子,比如說在這個上億條的龐大資料庫裡面,精準的清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要想精準定義並且準確地調出來用戶想聽的內容,需要在後台做大量的匹配和清洗工作,因為數據在原始數據階段都是很亂很龐雜的,這是一個天量的工作。

第二個叫智能化探索。我們今天大部分的音箱其實都是在死板的執行一些比較規範化的命令,造成了大家覺得是智障音箱,不是人工智慧。舉個例子,當我們要求智能音箱換歌時,需要說「要聽下一首」。

我們希望以後用戶也可說成「這個不好聽換一個」,或者「來點其他的」等類似的話,不一定非要僵硬準確對智能音箱說相同的指令。

還有「第二個維度」的智能化探索,是希望能夠打通場景。比如我聽《講明朝那些事》,我在車上用隨車聽,或者跑步的時候用手機聽,或者inside到裡面各種設備在聽。

但是當我回到家的時候,我會問小雅「剛才我在路上聽到哪了」,它就必須準確定義到那一秒,並開始問我,是不是要繼續播,要繼續播我就可以直接觸達到我想聽的內容。

所以,綜合來看我們希望自己的產品還是回歸到內容屬性,我們也許在IoT連接、家電控制、Skill和功能上並不能做到足夠多,我們把小雅音箱定義成喜馬拉雅整個音頻的一個分發工具和分發方式。

我希望用戶在使用喜馬拉雅音頻的這個路徑上面,能夠有更好的工具來體驗,而不需要我早上起來先去找到手機解鎖,進APP,找到我要播的內容,再去點。

這個過程超過10-20秒,我就直接放棄了我希望說一句話小雅早上好,我醒了,就可以繼續播放我最喜歡的內容。


5、30歲以下用戶為音頻內容產品的主力軍

梁宇:確實,在用戶交互的體驗提升的情況下,大量的用戶數據和命令其實都會被整個系統學習,不斷迭代下來。

包括用戶的收聽偏好和用戶之間的匹配,這種數據也都被後面的產品所分析,那麼從喜馬拉雅目前的用戶數據來看,不知道國內的受眾群對內容的偏好是怎樣的?有沒有特別的特徵?

李海波:我們分享幾個好玩的數據。現在喜馬拉雅上20-39歲的年輕用戶比例最大,占所有用戶的73%,明顯有年輕化的趨勢。

在喜好上,北京、上海和天津的男性用戶喜歡懸疑小說,蘇州、廣州和北京的女性用戶喜歡言情小說。而排名靠前的十個主播佔用了大家585.9億分鐘的時間。

從付費行為來看,2018年上半年喜馬拉雅的最高付費用戶的付費行為是13411.4元,他喜歡聽秦朔、吳曉波、德雲社等各種內容。

還有一個數據,叫「一億小時俱樂部」。就是在喜馬拉雅有一個超過一億小時播放的主播俱樂部,裡面有丸子、大斌這些知名主播。這些很有意思,我們會逐漸分解這些用戶和場景再去做出不同的產品。

還有一次我們在社科院給大家演示小雅音箱和黨建相關內容,一上午兩個半小時我們都在聽黨團課這個內容。

中間茶歇的時候用小雅放一首歌,讓大家輕鬆一下,你知道小雅放的什麼嗎?是《在希望的田野》上。小雅可通過前面用戶交互行為推導出來你下一步會喜歡的內容。


6、藍牙音箱無法滿足用戶聽Hi-Fi音箱的要求

梁宇:太有趣了,尤其是聽到《在希望的田野上》,你描述的時候我差點一口水噴到屏幕上。

典型的70後小時候聽過的東西和喜馬拉雅現在主流的用戶群,完全不匹配,這也說明人和內容的匹配,人和內容的匹配也正是智能分發和AI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細緻的工作在。

剛才您提到藍牙音箱又提到智能音箱,我問個稍微尖銳的話題,如果說我家裡面有一個藍牙音箱,而且音質比較好,完全可以用它來播放喜馬拉雅APP裡面的內容,這樣的話和買一個喜馬拉雅音箱的區別大不大,你怎麼看?

李海波:我家裡有六七十個不同的音箱,慢慢你會發現日常的「隨便聽一聽」和隨便聽高級Hi-Fi(高保真度音響的)音樂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實際上,常規情況下,藍牙音箱無法滿足我聽Hi-Fi音箱的要求,所以一般都會用我自己的產品來聽。

當我要聽一些小說,我更在乎的不是音質而是便利性,如果你希望我拿出手機再去打開藍牙音箱,再連接,再通過手機APP去做推送,這些事情的便利程度超過10秒鐘我一般會放棄收聽。

我希望真正的智能產品是,比如說我今天下班回到家開門,對智能音箱說:「小雅,我回家了」,智能音箱馬上就能通過我這句話,能夠去感知到用戶是不是想要聽剛才在車上沒有聽完的內容,要不要繼續播,它能夠產生主動的推送行為。

目前小雅音箱有幾個「特殊」的落地場景。舉幾個例子。

我們和中組部、社科院還有一些黨委組織以及新華社做了一套系統,這套系統首先把我們黨團課收聽量巨大的頻道先落地到人工智慧的音箱上面,然後再通過一整套的評分系統對你學習黨課的進程、進度、體會、交互做一個匯總。

還有,在陝西西安的幾個縣中,我們做農業信息精準扶貧。小雅音箱替換了農戶家裡當年的小喇叭這個功能,把一些農業的信息每天做推送。

還有在廣東省的每個校園裡開展教室裡面「最小圖書館」。所謂最小圖書館就是一個小雅,因為它背後有上千萬本的圖書以及海量的教育內容,我們希望把10萬名師搬到學生的身邊。

我認為類似AI音箱這樣的設備可以帶入到全國的中小學、全國三四線以及農村的中小學裡面,讓城市裡面北大附小、清華附中老師講過的最好內容,讓村裡面的孩子有公平的獲取機會。

把全國教育不公平的狀況通過智能硬體改善,這也是智能音箱背後可以承載的意義。

7、外觀設計和應用點,為智能音箱初創企業的競爭關鍵點

梁宇:聽你這麼解釋我也理解,市場上的競爭得看競爭的實質和競爭的場景。目前我們看到人工智慧音箱市場看上去是一個巨頭的戰場,當然有很多的初創企業紛紛進入到這個領域當中。您對入場的企業和創業者有什麼建議嗎?

李海波:對於初創企業我有兩大建議。

第一,外觀設計一定要漂亮,現在是一個看顏值的社會,比如我們曾老師的貓王音箱為什麼能賣的好,好看是第一要素。

至於好不好聽那是第二要素,能不能拿的出手送人是第三要素。我們希望從設計端你就可以找到用戶的情感鏈接在哪裡,讓它足夠溫暖,讓它足夠動人,要麼萌要麼美,就這兩點。

第二,巨頭們都入局成為操作系統的時候,我們要在這個操作系統上找到自己的應用點在哪裡。具體講我針對的用戶在哪,我們要切分自己這個企業能夠去拿到的場景和需求在哪裡。

我做金融服務的,銀行就是我的客戶;我做保險服務,保險用戶是我的客戶;我做教育行業,教育是我的用戶;做IP,IP的這些粉絲是我的用戶。

AI和智能音箱當做一個能夠去push到用戶的連接工具就可以,只有這樣才可以突破那些BAT的機會。那麼IoT有沒有機會?我認為機會很少,這都是大佬在做的事情,我們也盡量避免。

舉個例子,這是我們即將在9月份發布的甘布兒童機器人音箱,我們藉由一個300多集的動畫片,相當於《小豬佩奇》一樣的形象,甘布飛行員把它內容做的足夠深度優化,針對兒童的喚醒再做優化,針對喜馬拉雅的大量兒童內容再做具體的匹配。我只針對兒童市場就可以有很大的銷售量。

再比如我們最近和中國佛學院做的佛學定製版、國學定製版以及和組織部社科院做的黨建學習定製版,這都是to B的巨大市場,先找到用戶,先找到需求,反向根據我的內容以及形成的統一的技術再去定製to B的產品。

梁宇:這是非常經典的關於市場切入的回答,像普通的消費品當新創一個企業,大家要考慮到這個市場segment的問題,而李總考慮了以什麼樣的細分市場切進去滿足該segment的需求,要往細分市場去扎,找到特定的用戶群場景當中segment的需求並且滿足它。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如果想成為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當中的亞馬遜,這裡是藉助亞馬遜這個概念,需要具備哪些核心競爭力?喜馬拉雅本身又是怎麼做的?

李海波:我們自己不去做這個奢望,成為中國的亞馬遜echo,首先你在基礎的技術層面的積累,你需要綜合訊飛的技術能力、騰訊的數據能力、喜馬拉雅的內容能力,把這幾者綜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有這個希望成為中國的亞馬遜。

另外,市場不一樣,用戶的教育也不一樣。中國的用戶分層是比美國的市場要複雜的多的一件事情,我還是建議大家切細分市場,而不是去試圖一統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拓普基因完成近億元Pre-B輪融資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