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藥師:使用海外代購藥品需謹慎!

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藥師:使用海外代購藥品需謹慎!

最近,《我不是葯神》的熱映火了海外藥品代購,但是代購的海外藥品真的要更好嗎?作為一名藥師,對代購的藥品保持謹慎的態度。


一、代購藥品真的更好?

盲目地使用國外代購的藥品,而藥品成分、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項等等都不甚明了,存在較大用藥風險。

有些家長或者通過網路購買,或者委託親朋好友不遠萬里去買感冒藥,美國、日本的都有,結果帶到醫院一看,成分和國內的泰諾類似,既花了冤枉錢,又存在許多用藥風險。


二、人群不同藥物代謝可能不同

新葯在上市前,都要按照新葯審批的規定做臨床試驗,觀察受試驗者的受耐性和藥物在人體內的療效及不良反應。這些試驗材料可作為臨床上合理使用新葯的依據。

進口葯臨床接受試驗的是外國人,外國人除了體重比中國人重,還因種族不同,而造成肝臟的代謝能力、酶的種類與活性、腎臟的排泄能力均不同,所以藥物的體內反應會產生很大差異。

如以心血管葯普洛奈爾為例,美國白種人比中國黃種人的服用劑量要多一倍;而服用呼吸抑制的嗎啡正好相反,國人服用的劑量是白種人的一倍多。

「進口」葯的看似沒問題,但是人群種族差異,有可能出現嚴重的毒副作用。

三、代購者可能存在違法風險

我國對藥品進口的管理有著明確嚴格的規定,《藥品管理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藥品進口,須經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審查,經審查確認符合質量標準、安全有效的,方可批准進口,並發放進口藥品註冊證書。」

同時《藥品進口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第三款明確規定:「進出境人員隨身攜帶的個人自用的少量藥品,應當以自用、合理數量為限,並接受海關監管。」

即個人攜帶少量自用的藥品入境不需按照《藥品管理法》的規定申請進口藥品註冊證書,不用辦理進口備案等手續。

但是大量購買藥品帶入國內進行轉手銷售的行為就與「自用」和「少量」相違背,屬於違法行為。


四、遵醫囑用藥更靠譜

藥品是特殊商品,各國都對處方葯銷售有嚴格管理要求,需在醫師或者藥師指導下服用處方葯。

很多國家的藥品是需要醫生處方才能買到的,這些海外代購的處方藥品來路就比較可疑。即使葯是真的,其運輸和保存也不一定符合要求,如果後續覺得葯有問題,要維權難度也非常大。

同時,藥品不同於衣服、食品、奶粉、玩具,對專業知識的要求比較高,許多代購的藥品,消費者可能連說明書都看不明白,因為裡面有很多專業名詞術語,一旦用錯葯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綜上所述,專業藥師提醒大家,使用海外代購藥品需慎之又慎!

(編輯Max。圖片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 湖南航天醫院 藥劑科 王曙光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五十多歲大媽「返老還童」了?原來是它出了問題
鼻腔里長「荔枝」,15歲男孩做了五年「鼻涕蟲」!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