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怎樣選駙馬(二):民間海選的條件、程序和趣事

明朝怎樣選駙馬(二):民間海選的條件、程序和趣事

明仁宗之後,因永樂年間成祖諸駙馬多參與到仁宗和漢王、趙王的帝位鬥爭中,使得皇帝對駙馬這一外戚勢力充滿戒心,開始刻意削弱之。于是之後歷朝,選擇功臣家子孫為姻親者間還有之,但與前期相比明顯下降。公主選婿開始多在平民或低級官吏家庭中選取,選擇標準也開始以年齡相貌為第一首選。

明朝怎樣選駙馬(二):民間海選的條件、程序和趣事

如駙馬趙輝,人物修偉,粗知文學,因狀貌偉麗被選。駙馬周景「美姿貌,廉靖詳雅」。駙馬樊凱「長身玉立,美須髯」同。高拱少時「隨父少卿尚賢在京邸,風骨秀異」,因而成為駙馬人選之一。明人議論稱:「本朝公主俱選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許文武大臣子弟得預。」擇其俊秀者,「遴其丰姿、體度、聲音、舉止合式者」。「至正統間,則禁例已大定矣。」憲宗女仁和公主之後的駙馬家,「例皆白屋」。直至神宗嫡長女榮昌公主選尚駙馬都督楊春元,「為故太僕卿維璁孫,(維璁)正德辛巳狀元也」,時人有駙馬之選「始復為衣冠之族」的讚歎。

明朝怎樣選駙馬(二):民間海選的條件、程序和趣事

駙馬初選,主要由禮部及司禮監禮儀房統一進行。「累朝定例,凡遇公主長成當擇婚配。聖旨下禮部,榜諭在京官員軍民人等。」凡有子弟年若干歲(十四至十六歲,臨時裁定),容貌齊整、行止端莊,父母有家教者,都可到禮部報名,經由禮部初步揀選後,請旨命司禮監禮儀房,「於諸王館會選」。面試前還要由司禮監、欽天監算生辰八字,錦衣衛百戶檢查身體有無隱疾。如果初選無人中的,就要再次在京師全城大選,或者擴大範圍到畿內、山東、河南挑選。

經過層層遴選擇出三人,「敕禮部通行原籍查勘,鄉貫保結,以憑擇日進看」。一切就緒後,「選吉日親赴御前,由皇帝欽定一人為駙馬,陪選二人送本處儒學,充廩生」。駙馬已訂立婚約的,即行廢止,令女方另尋婚配。因為選擇範圍主要是京師周邊以及山東、河南,故而明代駙馬多北方人。這可能和古代交通不便,故而每次選擇「不及遠方,恐滋擾也」。

明朝怎樣選駙馬(二):民間海選的條件、程序和趣事

選取駙馬過程嚴格,如果禮部選擇的駙馬家庭有問題,不僅要另外再選,選官也要負連帶責任,受到相應處罰。如世宗妹永淳長公主受冊選婚,候選者陳釗已由皇帝親定,但有選官上奏,稱:「釗父本勇士家,世惡疾,母醮庶妄言,請逮治之。」世宗立即取消了陳釗的資格,並下令重新選擇,還將具疏請罪的禮部侍郎「有旨切責,奪俸六月」。

駙馬的最終選擇,決定者一般為皇帝、太后或后妃,以及一些有地位的太監。即使婚後公主對駙馬不滿,也只能認命。世宗時永淳公主選駙馬,是由太后決定人選。「故事,三人入宮,惟內廷所擇。時宮嬪、內臣皆目屬中元,乃章聖太后取中者為河南謝詔。」又如「萬曆中,選擇尚主子弟三人入見」。神宗將三人名字上呈太后。「太后置金瓶中,焚香祝天,選其一,以緋袍覆之,送入春曹。」這一方式別具一格,有點像後世的金瓶掣籤。

明朝怎樣選駙馬(二):民間海選的條件、程序和趣事

《稗說》回憶明朝選駙馬,「遴其丰姿、體度、聲音、舉止合式者二三人具聞,上或親視,或偕後共視,召入大內」。世宗皇妹永福公主選附馬,未來的附馬爺鄔景和,「姿貌中常。選尚之日,賜宴內廷,一時公卿子弟咸自矜持」。只有鄔景和頗具右軍坦腹的遺風,「飲啖如常,太后謂是能食天祿者,遂得尚主」。

《酌中志》則記載,神宗女壽寧公主(文中誤載為壽陽公主)選駙馬時,初選「顧姓者二人,冉姓者一人」。御前親選當日正值暑天,顧姓兩人「白玉大簪,極細亮帽,發可以鑒,香氣襲人,衣服楚楚,鮮鞋凈襪」,而冉姓者「則衣不求鮮,戴圓羅帽,兢兢叩拜,不敢仰視」。神宗重其人品樸實老成,隔簾向鄭貴妃指而目之,最終選中冉姓者即後來的駙馬冉興讓。這段故事裡,即可以看出皇家對駙馬人品的重視,也可窺知得寵母妃在選駙馬時,對選擇也有一定的影響。

明朝怎樣選駙馬(二):民間海選的條件、程序和趣事

萬曆皇帝

同一故事還見於清初成書的《定陵注略》,但選婚公主卻變成了神宗同母妹壽陽公主,同選三人也是兩人「極意修飾,衣服楚楚,香氣襲人」,最終的駙馬侯拱宸卻是「羅帽絹衣,兢兢叩拜,不敢仰視。」皇太后親自為女選婿,自簾後細閱,指著侯拱宸對神宗說:「此子渾樸不雕,真我家兒也。」於是點為駙馬。

更有趣的是這一故事還見於萬曆年間來華遊歷的葡萄牙傳教士曾德昭《大中國志》中,內容大同小異,可見以上故事中選駙馬的方式並非杜撰,而是當時實實在在的程序。同時據曾氏聽聞,中國皇女在選駙馬時,是有選擇權的。每逢遴選,「盡量挑選17到18歲強壯漂亮的少男」,帶他們進入宮中,由隱藏在暗處的公主「仔細觀察後,挑選其中兩人,再讓皇帝觀察,皇帝看中的那一個,就成為駙馬」。這算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記錄,然出於真實還是旅行者的傳聞已不可考。

明朝怎樣選駙馬(二):民間海選的條件、程序和趣事

此外,宦官在駙馬選擇中扮演的角色亦不容小視。弘治、萬曆年間,大太監李廣、馮保都曾干涉選駙馬而鬧出風波。弘治年間司禮監太監李榮、嘉靖年間內官監太監辛壽,也都曾主持選駙馬一應事宜,卒後更將事迹刻在墓誌上以示榮寵。直到明末長平公主選駙馬,中選兩人,「其一人,內臣糾家教失謹,即掖。群內侍環都尉歡曰:『貴人!貴人!是無疑矣。』」固仍可見宦官積极參与的身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海春 的精彩文章:

明朝怎樣選駙馬(一):駙馬與政局、外交、仕途
奪門之變首功石亨覆滅記

TAG:鄧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