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產航空引擎研製形勢喜人:又一個完整研製發動機的單位誕生

國產航空引擎研製形勢喜人:又一個完整研製發動機的單位誕生

有這麼一個研究所,其發動機研究部門僅有在職職工116人,最近卻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成果頻出,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關注,其重大研究進展還寫進了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院士領銜、200多位專家歷時1年多深入研究推出的《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研究報告中,那就是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吳仲華院士創建的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近年來,熱物理所在搞好航空發動機理論研究的同時,也面向國防和工業應用主戰場,開展了具體的航空發動機型號研究。我國的大型國有航空發動機科研院所型號研製進度緩慢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問題,而熱物理所不等不靠,「土法上馬」,發動機型號一個接著一個,讓人驚嘆。

據最新資料披露,在大型國有航空發動機科研院所很少顧及的中小推力渦扇和燃氣輪機領域,已完成60千克推力,80千克推力,100千克推力,140千克推力等多種型號渦噴發動機的批量生產工作,並已結合靶機進行了多次試飛,各項指標達標,可用於小型高速高機動無人機和巡航導彈的發動機動力。更大推力的200千克推力等級發動機也已完成了持久性試車,進入小批量試製階段,與數家無人機或導彈總體研製單位完成進發匹配,即將進行試飛,可用於大型無人機和遠程巡航導彈。最新研製的190 千克推力帶加力渦噴發動機完成了性能試驗、高原起動試驗和持久試車試驗,將作為國際上首台帶加力小型渦噴發動機將配合國內首款超音速靶機試飛。

據悉,在競爭激烈的1噸級推力渦扇發動機領域,已研製成功750千克推力渦扇發動機,根據國家軍用發動機定型試驗標準,已完成持久性試車;初步開展了渦扇高空摸底試驗,為下一步完成發動機高空全包線性能試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主研製的可載客6到8人的小型行政機用1000公斤級推力等級渦扇發動機研製進展順利,也已完成各系統改進、排故、性能調整和持久性試驗,即將開展高空試驗考核。上述兩種渦扇發動機也可用在類似美國的「捕食者」系列大型國產高空高速查打一體無人機上。如成飛研製的的雲影大型高空無人機目前就採用就為落後的渦噴11C發動機,最大推力850公斤,油耗是渦扇發動機的一倍。

在海軍急需的1.5噸級大型艦載無人直升機用350千瓦等級渦軸發動機方面,已經掌握了小型渦軸發動機設計關鍵技術,構建了小型渦軸發動機整機驗證平台,完成了整機集成和試車,達到設計轉速和設計功率,完成了與無人直升機匹配,最近已完成首飛。在航空發動機衍生的燃氣輪機領域,自行研製出1000千瓦級(1360馬力)燃氣輪機,可用於移動電站,下一代全電坦克,內燃機車動力,最近又加裝了燃氣輪機回熱器,進一步降低了發動機油耗。與貴州黎陽發動機公司合作,由熱物理所主導設計將渦扇-13(RD-93)發動機改型為4000千瓦級燃氣輪機,用於大功率車載移動發電或艦船副機動力。

為滿足下一代我軍艦船動力和能源領域裝備需求,開展了30MW級新型燃氣輪機研製,目前已完成總體氣動和結構設計,以及壓氣機、燃燒室、渦輪、傳動部件、各類外部管路等的結構設計、工程圖紙和工藝設計,開展了1365℃條件下渦輪部件的高溫試驗。在國際首創的推比15新原理髮動機壓氣機部件研製獲得重大突破,低壓轉子40%至100%轉速與高壓轉子90%至100% 轉速組合下壓比、效率及裕度等各項性能全部達標,對轉壓氣機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完成了高超音速和高推重比兩型發動機的總體氣動和結構詳細設計。

為滿足眾多航空發動機型號研製的需要,避免與航空發動機部門爭搶我國唯一的航空發動機高空試驗台資源,不等不靠,自籌資金,自行設計,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專門用於中小型航空發動機高空試驗台,能夠模擬20000米以下1500千克級發動機整機和關鍵部件高空各種試驗,能夠支撐各類輕型航空動力研究,將大大加快型號研製進度,研究所也一躍成為國際上第四個能夠開展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高空性能實驗的科研單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軍事 的精彩文章:

警告無效!多枚伊朗導彈突然來襲:美方盟友首都遭到密集轟炸
沒想到還有今天!美軍自己首次承認主戰坦克:已落後亞洲國家

TAG:圖說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