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程興林:抱朴守拙 以書寫心

程興林:抱朴守拙 以書寫心

程興林老師創作中

蟬聲蛙鳴,無車馬喧。一池荷花,一架葡萄,滿地瓜菜,滿眼莊稼,鐵門大狗,還有家人和自己喜歡的藝術,這裡便是位於京郊外的程興林老師工作室。走進他的書房,碩大的畫案佔據了屋子的一多半,牆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作品,或揮灑自如,似行雲流水,或遒美健秀、入木三分……落坐,特別接地氣的那種久違了的真誠、質樸迎面而來,純粹得一如到了世外桃源。

程興林老師順手打開一件最近創作的《心經》手卷,頓時墨香撲鼻,清風自來。滿紙剛柔妙合,墨韻天成。透過作品不難看出書家內心的寧靜和筆底的功力。禁不住想起了清代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所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程興林老師為人低調坦誠,洒脫沉穩。其作品以行草見長,以帖學為基,每件作品率意瀟洒,空靈飄逸而寓有淡淡的禪意,加之愛人中醫世家傳統文化的潛移默化影響,他的作品成為一種精神的注入,其筆性跳躍、墨色變化,既蘊含了靈動的藝術之美,又體現了豁達的心境之美。字裡行間,仔細咂摸好像裡頭有很多的故事訴說,值得回味,值得品鑒。

曾有知名作家為他評論「其作品包容傳統文化品格和人文情懷,細膩而不甜膩,秀美而不嫵媚,幽邃而不乏味,艷麗卻無粉氣,是耐看耐識的作品。」「他的作品有魏晉韻致的清新雅逸,又有宋元名家的瀟散簡遠,意態平和,給人以美與自然的享受」。但他認為:「學書是終生的學業,需要長期浸潤和修養。功夫在詩外,不過,最高的藝術是心存善念,無論說得多好,首先要把大寫的人做好。自己的作品還需要不斷精進。」

程興林老師話雖不多,卻率真地透出如今這個世道不多有的真,對於書法,對於藝術,自有他自己超然物外的理解和追求:「古不乖時,今不同弊」,不隨時人,不棄古人, 質樸而不違時宜,妍美而不同時弊。他真正做到了遠離喧囂與浮躁,讀帖、潑墨、養心、怡性。任歲月飛轉,他仍在孜孜不倦地尋求屬於自己內心的筆墨線條和獨特意韻。

讀程興林老師的作品,你能靜靜地感受到他在平和簡靜的運筆中,不失放縱地大膽處理,偶有情致發揮,亦能一展率意和縱橫馳騁的筆觸,展現出其經過系統訓練的積累所具有的審美與駕馭能力;你能瞬間透過他流暢自然、一氣呵成的作品中,感受其筆墨下所蘊藏的功夫在詩外之魅力。

程興林老師每每興緻正酣時,便鋪紙設墨,心隨筆走,書一幅行草,彷彿能看到王羲之書《蘭亭序》時清新飄逸的美,看到張旭、懷素恣肆揮灑、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萬千的美;每每閑暇靜心時,書一幅小楷,或空靈隨性,或瀟散簡遠,或從容細膩,總能從一點一提,一撇一捺,一字一句中,體味到書畫人生的樂趣。每每有點感悟時,他便用小品率性地直抒胸臆,力求形式活潑新穎,有獨特的視覺效果,能直抵人心靈深處。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書法是一生的修為,她不需要華麗的渲染,只需認真寫好自己的字而已。昨天只是基礎,今天唯有堅持,明天才有收穫」。程興林如是說。

附:人物簡介

程興林,字一墨,祖籍四川,畢業於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和首都師範大學書法藝術專業。其作品曾多次參加過全國書協的大型展覽並獲獎,作品散見於專業報刊並被相關機構收藏。曾為國家人社部書協秘書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書協常務理事,供職於文化部中國國家畫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垂文揚采 的精彩文章:

TAG:垂文揚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