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霸說:我最大的興趣是和媽媽撿破爛

學霸說:我最大的興趣是和媽媽撿破爛

GIF

(本文作者為理解孩子編輯王娜,一位喜歡用文字記錄孩子成長時光的寶媽)

小妹的班裡有一名男生,各科成績都名列前茅,是老師、同學公認的學霸。

有一次,他應校方邀請為學弟學妹們做一次演講,講述他的學習經歷,傳授他在學習上的心得。

學霸說:「其實我從小都不怎麼學習,因為我很忙,忙著跟媽媽撿破爛。」

台下嘩然,議論紛紛。

學霸接著說:「我從沒有報過什麼輔導班,也沒參加過興趣班,我最大的興趣,是和媽媽撿破爛。每次在撿破爛的過程中,我都期待著能發現一些『寶貝』,每當發現了一些特別的物品如舊書、舊玩具,或可以穿的衣物時,我和媽媽都能高興好久。」

「我從不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因為我不覺得我們是在撿破爛,我覺得我和媽媽是在探險、是在尋寶。當我上學之後,跟其他同學一樣期待周末和假期,但不同的是,同學們是為了玩兒,而我是為了繼續和媽媽去完成探險。」

「我媽媽告訴我,學習也是一種探險,她相信我是一名優秀的探險家,一定會完美的完成探險任務。因為媽媽的信任和鼓勵,讓我對學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覺得媽媽說的很對,學習真的是一種探險,你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很多樂趣。」

「如果說我在學習方面和別人有什麼不同,那應該就是心態吧。在媽媽的影響下,我把學習當成了一種遊戲,以一種輕鬆、快樂、無壓的方式去學習,效果自然就好一些。」

從學霸的講述中,我能感覺到,他的媽媽是一位樂觀、積極、熱愛生活的母親,生活的艱難沒有奪走她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沒有奪走她面對困境的樂觀和勇氣。她雖然沒能給孩子創造優越的生活環境,卻給孩子創造了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讓孩子擁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能力。

1

曾看過一部很感人的印度電影,14歲少女尹希婭和她的父母、弟弟、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僅僅依靠父親的工資來維持,十分拮据。女孩從小就有唱歌的天賦,也有一個美麗的「明星夢」,可是他的父親不允許她做夢,甚至不允許家中有歡聲笑語。

幸運的是,女孩有一個溫柔、善良的母親,在這個充滿陰霾的家庭里,母親像是一縷陽光,為家中帶來溫暖和歡樂。為了支持女兒追逐夢想,母親瞞著父親偷偷攢錢,甚至賣掉自己唯一的金項鏈,給女兒買吉他、買電腦。她默默承受著生活的壓力,承受著丈夫的謾罵和毆打。當自私、霸道的父親要斷送女兒的前程時,這位善良的母親勇敢抗爭,最終幫助女兒實現了夢想。

母親的一句話讓我深受感動:「生活中很多東西我都無法給與你,以後也沒能力給與你什麼,不要奪走我看到你笑容的機會。」

當站在星光璀璨的舞台上時,尹希婭激動地說:「大家以為我是神秘巨星,其實真正的神秘巨星是我的媽媽,是她書寫了我的人生,給了我做夢的機會……」

生活在同樣貧窮的家庭中,做夢和追夢都是奢侈的,但是母親給了女孩兒做夢的機會,也支持著她去追逐夢想。這位堅強的母親為孩子撐起了一把傘,把困難和壓力擋在傘外,把希望和美好留在了傘內。

2

今年,高考生王心儀以707分的優異成績順利考入北大,她寫的一篇名為《感謝貧窮》的文章受到了社會的熱議。

王心儀講述道,她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家裡因外婆的病欠了許多外債,而母親由於要照顧生活難以自理的外公,無法外出工作。全家人只能靠父親一人打工養家糊口。父親工作不穩定,工資又少得可憐,一家人的日常花銷都要靠母親精打細算,才勉強讓收支相抵。家庭的貧困也許只會讓人同情,但她對母親的講述卻令人動容。

心儀和弟弟要到鄉里去上學,鄉里的路破爛不堪,極其難走。母親騎著家裡唯一的自行車,每天接送他們,從不誤時。

本來他們可以寄宿在學校,但是學校伙食貴,母親更擔心他們在學校吃不好,耽誤了長身體的黃金時期,所以母親寧願拖著羸弱的身體,也要堅持去接送他們。

即使是大雪天,雪積了有一尺厚,自行車出不了門,母親依然頂著風雪步行到學校。姐弟倆在雪地里興奮得不得了,一邊玩雪一邊走,不知有多少雪融化在母親的臉上,她也一點不著急,三個人就這樣走到天黑才到家。

心儀母親早早的教她開始背詩算數,以至於她一歲時就能夠背下很多唐詩。母親讓她比別人早上一年學,並不是因為自己的攀比心理,而是盼望著她更早地擺脫蒙昧與無知。王心儀在文章中寫道:謝謝你,貧窮,你讓我能夠零距離的接觸自然的美麗與奇妙,享受著上天的恩惠與祝福。我是土地的兒女,也深深的愛戀著腳下堅實而質樸的黃土地;我從卑微處走來,亦從卑微之處汲取生命的養分。

3

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物質的匱乏帶來的不外是兩種結果:一個是精神的極度貧瘠,另一個是精神的極度充盈。而我,選擇後者。我來自一個普通但對教育知識充滿執念的家庭。母親說過,這是一條通向更廣闊世界的路。從那時起,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便深深的紮根在我的心中。

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農人們都知道,播種的時候將種子埋在土裡後要重重地踩上一腳。第一次去撒種,我也很奇怪,踩得這麼實,苗怎麼還能再破土而出?可母親告訴我,土松,苗反而會出不來,破土之前遇到堅實的土壤,才能讓苗更茁壯的成長。

做父母的都希望給子女創造優越的條件和舒適的環境,讓他們無憂無慮地健康成長。可是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給予子女富有的家庭。如果你給孩子的是一個貧窮的家庭,你會怎麼辦?是自怨自艾還是拔苗助長?

以上三個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貧窮的家庭和堅強的母親。她們雖然沒有能力給予孩子優越的物質條件,卻能夠給予孩子富足的精神和面對困難的勇氣。所以說,孩子優秀與否不在於貧窮窮還是富有,而在於父母的胸懷、格局和愛。

陶行知先生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有了愛,他們才會忽略生活中的苦難,感受到美好和陽光。如果我們不能把最好的物質帶給孩子,沒關係,我們還可以給他們最真的愛、積極的心態、寬廣的胸懷、堅韌的性格,這些都是超越物質的,最寶貴的財富!

(本文為理解孩子原創,版權歸理解孩子所有,轉載請申請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理解孩子 的精彩文章:

婆媳之戰,嬴了對方輸了娃

TAG:理解孩子 |